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姣

作品数:5 被引量:8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普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他汀
  • 3篇伐他汀
  • 3篇阿托
  • 3篇阿托伐他汀
  • 2篇慢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对心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桥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肾
  • 1篇心肾功能
  • 1篇心肾综合征
  • 1篇心衰
  • 1篇血管
  • 1篇血压
  • 1篇异丙肾
  • 1篇异丙肾上腺素

机构

  • 5篇武汉市普爱医...

作者

  • 5篇彭定凤
  • 5篇陈姣
  • 4篇胡勇钧
  • 4篇唐哨勇
  • 1篇黄晴
  • 1篇彭雄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系数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基本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脂、血压及动态血压变异系数的影响。方法血脂基本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尚可)150例,在原有降压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观察24 h平均血压及动态血压变异系数、血脂的改变。结果用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24 h平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血脂、动态血压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对血压控制尚可的患者在调脂外可协同降压药物改善动态血压变异系数。
陈姣唐哨勇彭定凤胡勇钧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血压动态血压
3/4肾切除并异丙肾皮下注射致慢性心衰合并肾衰模型的制备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大鼠3/4肾切除并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致慢性心衰合并肾衰模型的制备。方法:雄性SD大鼠经"两次手术切除法"行3/4肾切除,1周后分成2组,分别皮下注射ISO(70 mg/kg或100 mg/kg,分2次,间隔24 h),对照组给予假手术并注射生理盐水,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存活率、心衰及肾衰情况。试剂盒法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Bradford法测定24 h尿蛋白量,左心室插管术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称重法测定心脏重量参数。切片HE染色观测心肌病理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无死亡,大小剂量模型存活率分别为73%、87%,与对照组相比,大小剂量模型组大鼠血清各项指标、尿蛋白明显升高,LVSP下降,LVDP和LVEDP均上升,心脏重量参数比升高,提示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损伤,发生左室心衰和左室心肌肥厚重构。且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心肾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4肾切除并ISO(100 mg/kg)皮下注射较ISO(70 mg/kg)皮下注射,更易同时诱发大鼠左室心衰及肾衰。
彭定凤唐哨勇胡勇钧陈姣
关键词:异丙肾上腺素肾衰
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7
2016年
目的观察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口服缬沙坦80 mg·d^(-1),阿托伐他汀10 mg·d^(-1);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10 mg·d^(-1),阿托伐他汀10 mg·d^(-1)。2组患者均连续应用3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8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对照组为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
胡勇钧唐哨勇陈姣黄晴彭雄彭定凤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贝那普利临床疗效安全性
心肌桥的解剖学特征和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心肌桥(MB)的解剖学结构和冠状血管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MB组为200例经解剖证实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被MB包裹,且无原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照组为100例无MB的正常人。将整条的LAD连同周围的脂肪和肌肉从冠状动脉入口到心尖取出,甲醛固定后每隔5 mm制成石蜡切片。通过图形分析软件,测定冠状血管粥样硬化指数。结果在同一血管上,MB下的血管粥样硬化发生率低于MB近端血管,近、中距离MB组在冠状血管起始部至5.5 cm处的血管粥样硬化指数明显降低,而远距离组变化和对照组是一致的,MB的厚度和长度呈正相关,冠状血管粥样硬化的抑制率与MB的长度、厚度呈正比。结论 MB的解剖学特征与冠状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陈姣彭定凤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血管解剖学结构动脉粥样硬化
缬沙坦合并阿托伐他汀对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缬沙坦(Val)合并阿托伐他汀(Ato)对心肾综合征(CRS)大鼠心肾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经"两次手术切除法"行3/4肾切除,1周后皮下注射异丙肾(100 mg/kg,分2次,间隔24 h),4周后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Val组、Ato组和Val+Ato组,试剂盒法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B型尿钠肽(BNP)、醛固酮(ALD)、C-反应蛋白(CRP),Bradford法测定24 h尿蛋白量。治疗组给予Ator或(和)Val[10 mg/(kg.d)、80 mg/(kg.d)]、Control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4周后重新检测上述血清指标,左心室插管术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称重法测定心脏重量参数。切片HE染色观测心肌病理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血清Cr、BUN、BNP、ALD、CRP、尿蛋白明显降低,LVSP上升,LVDP、LVEDP及心脏重量指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而Val+Ato组变化最显著。结论: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合用能更加有效保护CRS大鼠心肾功能。
唐哨勇彭定凤胡勇钧陈姣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肾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