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
-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17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胸腔镜行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8例被引量:1
- 2009年
- 陈兵张骏陈昱陆中原李雄伟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胸膜固定胸腔镜
- 食管及食管胃交界癌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食管及食管胃交界癌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3例食管、食管胃交界癌患者随机分序贯肠内营养支持(SEN)组32例和全肠外营养(TPN)组31例。TPN组术后第1天经中心静脉输注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和电解质混合液,热卡30Cal/kg,持续应用8d。SEN组术后20~24h经空肠管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500ml,次日应用维沃(1Cal/m1)+肠外营养(PN),每日热卡同TPN,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维沃用量,减少PN用量,待肠内营养达到目标热卡后PN停用,一般可于第4天达全量。观察术后并发症、肠内营养耐受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前1d和术后第1、第8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术前1d和术后第8天测量体重。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两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发生,SEN组6例患者行肠内营养时出现腹泻(3~5次/d),经加大维沃稀释浓度和使用肠道收敛剂后好转。肛门排气时间SEN组(50±5)h,早于TPN组的(704-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8天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但TPN组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第1天ALB及PA均降低,第8天SEN组已接近术前水平,而TPN组仍然较低(P〈0.01)。结论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食管及食管胃交界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营养状况的改善和体重的维持。
- 陈兵张骏朱震陆中原李雄伟陈昱
- 关键词:食管癌肠内营养支持
- 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3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采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手术治疗,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围术期的处理,特别是术中采用心脏不停跳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无空气栓塞并发症。1例室缺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5 d脱离呼吸机顺利恢复。术后1周复查心脏彩超9例无分流,Pp/Ap为0.45~0.63。3例有右向左单向分流,Pp/Ap为0.76~0.82。术后3个月复查仅1例存在分流,Pp/Ap为0.74,术后6个月分流消失。12例生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功能为Ⅰ~Ⅱ级。结论采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拓宽了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的适应证,同时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术中的心肌损伤,取得了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为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供了保障。
- 陈兵张骏陈昱陆中原李雄伟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肺动脉高压
- 浅低温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心肌保护的研究
- 晶体心脏停搏液结合局部低温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经典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无可避免的对心肌产生再灌注损伤。因此自从1991年加拿大学者Lichtenstein首先提出温心外科(Warm heart surgery)以来,研...
- 陈昱陈兵张俊
- 文献传递
- 心脏不停跳手术患者心肌线粒体变化的观察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国内近年来开展并不断完善的一项术式,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本文对心脏不停跳手术与常规心脏停搏手术患者的心肌线粒体结构改变和量化计分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心...
- 张骏陈兵陈昱
-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线粒体心脏停搏
- 文献传递
- 右腋下切口心脏不停跳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外科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报告右腋下切口心脏不停跳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外科的应用。方法65例患者均采用右侧腋中线切口长约8~12cm,经第3或4肋间进胸,在心脏跳动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6例,法乐三联症矫治术5例,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2例。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空气栓塞所致的并发症。1例ASD患者术后左肺不张。所有患者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满意。结论右腋下切口心脏不停跳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化了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再灌注损伤;切口隐蔽,无胸部的畸形愈合及钢丝残留,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 陈兵张骏陆中原李雄伟朱震陈昱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心脏不停跳微创手术
- 浅低温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浅低温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24例,随机分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观察组)与冷晶体灌注心脏停跳组(对照组)各12例,分别在麻醉后10min及术后4、24、48、72h等5个时点抽取周围静脉血,通过对比观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b)的变化来判定对心肌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虽较术前明显增高,但增幅低于对照组,并在术后24h均开始逐渐下降,术后72h已基本接近正常;而对照组在术后24h时各项指标除Mb外仍持续增高,术后72h尚未恢复。结论:浅低温不停跳较冷晶体灌注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 陈兵陈昱张骏陆中原李雄伟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浅低温不停跳心肌保护
-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 常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需行主动脉阻断,灌注停跳液后使心脏停跳,虽然保证了安静、无血的手术野,但是术中心肌得不到持续的灌注,而且再灌注损伤在复跳时无可避免,这些对机体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对于术前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常因心肌...
- 陈兵张俊陈昱
-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围手术期心肌保护
- 文献传递
- 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二尖瓣置换术后过敏性休克一例
- 2001年
- 陈兵鲁金祥张骏杨仁荣陈昱
-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
-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评价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总结2001年7月至2005年11月间80例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鼻咽温维持在(33±1)℃,阻断上、下腔静脉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心脏手术完毕可顺利停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多巴胺用量2~5μg/kg·min,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尿发生率6.25%。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可避免再灌注损伤,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 陈兵陈昱鲁金祥张骏朱震李雄伟陆中元
- 关键词:心脏跳动心肌再灌注损伤浅低温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