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汶

作品数:96 被引量:89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8篇宫颈
  • 49篇乳头
  • 46篇瘤病毒
  • 44篇人乳
  • 37篇宫颈癌
  • 32篇乳头瘤
  • 30篇人乳头瘤
  • 30篇乳头瘤病毒
  • 29篇人乳头瘤病毒
  • 29篇肿瘤
  • 22篇子宫
  • 21篇子宫颈
  • 18篇乳头状
  • 18篇乳头状瘤
  • 17篇乳头状瘤病
  • 17篇乳头状瘤病毒
  • 16篇细胞
  • 15篇人乳头状瘤
  • 15篇子宫颈癌
  • 15篇病变

机构

  • 62篇中国医学科学...
  • 3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5篇中国协和医科...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厦门大学
  • 4篇深圳市妇幼保...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柳州市疾病预...
  • 3篇北京迈基诺基...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肿瘤医...

作者

  • 96篇陈汶
  • 49篇乔友林
  • 25篇陈凤
  • 19篇刘彬
  • 18篇赵方辉
  • 16篇张询
  • 13篇胡尚英
  • 13篇崔剑峰
  • 11篇刘新伏
  • 10篇潘秦镜
  • 9篇张彬
  • 8篇沈贵华
  • 7篇于露露
  • 7篇康乐妮
  • 7篇章文华
  • 7篇范金虎
  • 6篇王少明
  • 5篇徐震纲
  • 5篇高燕宁
  • 5篇李凌

传媒

  • 12篇中华肿瘤杂志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7篇中国肿瘤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肿瘤研究与临...
  • 4篇中国妇产科临...
  • 4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2
2017年
目的探讨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p16/Ki-67双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5年7月至11月间参加宫颈癌筛查并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的980名35~64岁妇女纳入研究,对留存细胞学标本进行p16/Ki-67双染检测,并与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p16/Ki-67在HPV16/18组和其他HR-HPV组的表达风险均高于HPV阴性组,OR值分别为10.64(95%CI为5.66~20.02)、5.40(95%CI为3.62~8.04)。p16/Ki-67阳性率随着TCT和病理诊断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且在CIN2组、CIN3组中均高于正常组(P〈0.05)。p16/Ki-67双染诊断CIN2+和CIN3+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89.3%和94.1%,特异度分别为69.3%和66.8%。TCT诊断CIN2+和CIN3+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60.7%和64.7%,特异度分别为49.3%和49.1%。结论与TCT比较,p16/Ki-67双染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识别宫颈高度病变和指导CIN的分级。p16/Ki-67联合HPV检测可作为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王海瑞廖光东陈汶乔友林江宇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与子宫颈腺癌病因关系研究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 HPV)阳性的子宫颈腺癌组织经显微切割后HPV型别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2005—2010年全国7个不同地区9所三级甲等医院诊断为宫颈腺癌的病理组织,进行三明治切片,对全蜡卷和显微切割后的病灶组织进行HPV分型检测,采用HE 染色和免疫组化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HPV阳性的宫颈腺癌标本169例,其中颈管型腺癌94例,腺鳞癌9例,微小偏离型腺癌19例,透明细胞腺癌14例,宫内膜样型腺癌8例,浆液性腺癌9例,未分型腺癌16例。全蜡卷共检测了14种高危型HPV型别,感染率最高为HPV16,其次为HPV18和HPV52。与全蜡卷比较,显微切割后HPV阳性率有不同程度降低,不同病理类型宫颈腺癌显微切割后HP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显微切割后HPV阳性率分别为50.8%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不同病理类型宫颈腺癌组织中p16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显微切割后HPV阳性和阴性患者的p16阳性率分别为73.9%和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显微切割技术能够更精确地了解和评价宫颈腺癌中的HPV感染及分布状况,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感染的关系不是十分密切。
刘彬吴泽妮刘潇阳孙海魁李青林春青曾亮崔剑峰于晓红张询李凌陈汶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肿瘤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免疫组织化学
生活方式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马莉高晓虹宋桂荣张翠莉李晓枫陈汶范金虎孙秀娣乔友林
关键词:帕金森病病例对照研究吸烟饮酒
第七版与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会TNM分期对口咽癌预后生存的分析比较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第七版与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TNM分期对口咽癌生存的预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p16蛋白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生存率及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142例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DSS)为55.4%,总生存率为50.4%,中位生存时间60.3个月。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7.5%(39/142)。依据第七版AJCC分期,Ⅰ期患者4例,Ⅱ期17例,Ⅲ期27例,Ⅳ期94例;Ⅰ~Ⅱ期患者5年DSS为75.9%,Ⅲ~Ⅳ期患者为52.2%,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而在第八版AJCC分期中,Ⅰ期患者22例,Ⅱ期24例,Ⅲ期27例,Ⅳ期69例;各临床分期5年DSS分别为:Ⅰ期88.4%,Ⅱ期80.5%,Ⅲ期73.2%,Ⅳ期29.1%,总体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与第七版分期相比,第八版AJCC口咽癌分期系统考虑了不同病因口咽癌患者的预后情况,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张永侠刘明波黄辉陈汶张彬
关键词:口咽预后
34例宫颈腺癌病理蜡块中人乳头瘤状病毒的分布及与不同年龄组的关系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发病的影响因素。目前,中国人群的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布情况还不够清楚。此外,腺癌中HPV感染与患者年龄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明确。方法本研究纳入了34例宫颈腺癌患者的标本,采用SPF10-PCR...
崔剑峰乔友林陈汶
文献传递
女性生殖道不同取样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的筛查效果评价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不同取样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的筛查效果。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806例受试者宫颈、上阴道、下阴道和自体取样标本的HPVDNA,对其中489例受试者的所有标本进行了线性阵列(LA)HPVDNA分型检测,分析自体取样标本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及以上病变的能力。结果HC2检测宫颈、上阴道、下阴道和自体取样标本HPVDNA预测CIN2及以上病变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2、0.793、0.769和0.773,自体取样标本与宫颈标本比较,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RLU/CO=1.00为诊断临界值,HC2检测官颈、上阴道、下阴道和自体取样标本HPVDNA预测CIN2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98.0%、91.8%、83.7%和81.6%,自体取样标本与宫颈标本比较,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当降低自检标本HC2检测的诊断临界值,其灵敏度增加,但增加量小于特异度减小量。采用LA检测自体取样标本检出CIN2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为95.7%,采用HC2检测宫颈标本的灵敏度为9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2检测自体取样标本检出CIN2及以上病变的诊断价值低于宫颈标本,降低诊断临界值并不能有效改善自体取样标本的诊断价值;采用LAHPVDNA检测技术能显著提高自体取样标本的筛查诊断效果。
张韶凯康乐妮刘彬崔剑峰陈凤刘新伏王红陈汶
关键词: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食管癌流行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 研究高发区食管癌病因基本情况,探索食管癌流行因素的变化规律,为今后食管癌危险因素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结论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认为,食管癌危险因素构成较以往有部分改变.同一地区的同一疾病的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时间阶段的...
陈汶
关键词:食管癌
文献传递
两种细胞保存液中薄层液基细胞学和HPV DNA检测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保存液(CytoRich和PreservCyt)对于薄层液基细胞学和 HPV DNA检测结果有无影响。方法:在2005例普查人群中,按就诊顺序随机分配普查对象以CytoRich和PreservCyt保存...
赵方辉鲍彦平马俊飞刘冰陈汶乔友林
文献传递
林县食管癌危险因素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点华北食管癌高发区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 ,为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以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断面 (1985年、1991年和 1997年 )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条件和非条件 L ogistic模型分析和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肉类、蔬菜和饮酒的比例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酸菜比例下降。 1985年、1991年和 1997年男性吸烟 OR值分别为 0 .9、1.8和 1.0。食管癌家族史 1.7、1.4和 1.9。体型指数 1991年和 1997年为 0 .9、0 .8、0 .7和 0 .4、0 .3、0 .2。按食用频率分层 ,肉类 1.6、1.5、1.0、1.0和 1.2、1.7;新鲜蔬菜 1.5、1.5、1.0、0 .8和 0 .8、0 .7;玉米 1985年、1997年为 1.4、1.3、1.5和 1.0、0 .8、0 .6。结论 :经济条件可以影响食管癌危险因素如饮酒、酸菜等。饮酒可能成为新的危险因素。
陈汶孙秀娣范金虎杨忠民连士勇乔友林
关键词:食管癌病例对照研究
cobas 4800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技术介绍被引量:2
2012年
0引言 子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子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由细胞分化失调到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最后发展成子宫颈癌。
于露露陈汶
关键词:子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