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耀锋

作品数:180 被引量:1,019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1篇农业科学
  • 30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5篇小麦
  • 44篇基因
  • 36篇愈伤
  • 33篇愈伤组织
  • 22篇花药
  • 21篇幼胚
  • 18篇小麦幼胚
  • 16篇小麦花药
  • 16篇花药培养
  • 15篇普通小麦
  • 14篇抗性
  • 13篇烟草
  • 12篇毒素
  • 10篇锈病
  • 10篇基因枪
  • 9篇抗病
  • 8篇愈伤组织诱导
  • 7篇性状
  • 7篇农艺
  • 7篇种质

机构

  • 157篇西北农林科技...
  • 16篇西北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杨凌职业技术...
  • 7篇中国烟草总公...
  • 5篇榆林学院
  • 4篇淮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西北林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共陕西省委...
  • 1篇阿肯色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73篇陈耀锋
  • 69篇李春莲
  • 36篇郭东伟
  • 31篇韩德俊
  • 26篇任慧莉
  • 17篇白延红
  • 16篇任惠莉
  • 11篇权军利
  • 10篇马有志
  • 10篇张月琴
  • 9篇陈明
  • 9篇宋运贤
  • 9篇李振岐
  • 9篇闵东红
  • 9篇曹团武
  • 9篇郭月霞
  • 8篇李连城
  • 8篇李得孝
  • 8篇吕瑞华
  • 7篇徐兆师

传媒

  • 4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0篇西北农业学报
  • 16篇西北植物学报
  • 15篇麦类作物学报
  • 8篇干旱地区农业...
  • 7篇西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烟草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国棉花
  • 1篇烟草科技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14篇2011
  • 13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12篇2007
  • 11篇2006
  • 14篇2005
  • 13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木糖异构酶基因为筛选标记的玉米遗传转化被引量:11
2007年
利用木糖异构酶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可以在含有不同浓度木糖的培养基上筛选出玉米再生植株,其中50%~100%木糖浓度的总体筛选效果较好,但不同玉米基因型之间筛选的最佳浓度差异很大。通过DNA点杂交、PCR及PCR-Southern印记法检测表明,木糖异构酶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中。以木糖作为筛选剂,可以减小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
郭新梅张晓东梁荣奇张立全陈耀锋
关键词:木糖木糖异构酶筛选标记基因玉米
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MDA含量和SOD、PAL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赤霉病抗性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系)幼苗进行处理,在1h^10d内测定各品种(系)的MDA含量、SOD及PAL活性增率的变化.结果显示: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处理后,抗病和中抗品种(系)幼苗的MDA含量增率低于感病品种(系),且增加速度慢;抗病和中抗品种(系)幼苗的SOD活性在胁迫1h后迅速升高,其活性增率高于感病品种(系);抗、感品种(系)PAL活性均升高,但抗病品种(系)PAL活性增加快,且活性增率高于感病品种(系).研究表明,小麦幼苗的SOD、PAL活性增率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MDA含量增率与品种抗病性呈负相关.
郭新梅陈耀锋李春莲任慧莉
关键词:小麦禾谷镰刀菌粗毒素
影响基因枪转化小麦幼胚瞬时表达的因素研究
用 PDS-1000/He 型基因枪将抑制叶片衰老基因 Psag12-ipt 转入小麦幼胚细胞,通过对报告基因 GUS 瞬时表达的检测,研究了金粉用量、质粒 DNA 用量及轰击次数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扮用量对幼胚...
李春莲陈耀锋吕瑞华曹团武曹欣赵云祥
关键词:基因枪小麦幼胚
文献传递
食用仙人掌离体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对食用仙人掌茎盘组织的离体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茎盘组织形态学上端、中端的刺座芽(休眠芽)诱导发育率高,不同层次的刺座芽诱导发育率差异不显著。细胞分裂素6-BA和KT对刺座芽的诱导发育效果好,而单激素KT1.0mg/L水平对刺座芽无明显诱导发育效果。
张正波高书宝李春莲郭月霞郭东伟陈耀锋任慧莉
关键词:食用仙人掌离体培养
基因型及外源因子对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的影响被引量:13
2002年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及几种外源因子在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中的效应。结果表明 ,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白苗分化率及绿苗产量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高蔗糖浓度有利于获得高频率的花药愈伤组织 ,但同时又提高了花药培养中白化苗频率。动力精 (KT)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的差异不大 ,但对绿苗分化率、绿苗产量及绿苗 /白苗 (G/ W)均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随 KT浓度的增大 ,绿苗产量提高 ,绿苗分化率明显增加 ,而白苗分化率下降 ,因而 G/ W值明显增大。说明 KT主要是通过提高绿苗分化率和降低白苗分化率 ,增大 G/ W而提高花培一步成苗效率的。在与 KT的配合使用中 ,2 ,4 - D比
任慧莉李春莲秦震霓郭东伟高秀武陈耀锋
关键词:基因型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绿苗分化率
小麦花药一步成苗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花药一步成苗培养方法,选取小麦花粉细胞发育至单核中期到单核晚期的小麦幼穗,低温(2℃~4℃)预处理2天;经预处理的小麦幼穗,经常规消毒后,剥取花药组织接种在一步成苗培养基上遮光培养;待培养的花药组织出...
陈耀锋李春莲任慧莉郭东伟白延红刘丽吕瑞华李得孝胡甘
文献传递
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诱导被引量:21
2002年
幼胚胚龄和供体植株的基因型都会影响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产生。胚龄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愈伤组织诱导率 (出愈率 )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不同胚龄下差异显著。在最适胚龄条件下 ,基因型对小麦幼胚培养出愈率的影响不大 ,而主要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频率。在培养当代 ,以小偃 2 2、千斤早和西农 88(1)
王睿辉陈耀锋梁虹任惠莉李春莲
关键词:胚龄基因型小麦体细胞无性系
外源基因导入小麦引起的生化特性变化被引量:9
2002年
将外源豌豆 DNA直接导入普通小麦中 ,结果发现变异小麦的籽粒蛋白质构成及过氧化物酶 (POD)、酯酶 (ES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同工酶谱带发生了不同类型的广泛变异 :超大穗变异株系 M1 新增加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86 ku和 80 ku组分 ,相反 ,中国春变异株系 C消失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92 ku和 82 ku组分 ,它们的中分子量蛋白区亚基带染色程度也分别产生了明显的加深和减弱变化 ;同工酶不同程度出现差异谱带、酶带缺失、酶活性增强或减弱的显著变化。表明受体发生广泛变异可能是外源基因导入、基因杂合、基因互作与外源 DNA片段“重组插入”
朱新产陈耀锋付增光
关键词:外源基因导入小麦豌豆
普通小麦DH群体条锈病抗性鉴定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检测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给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参考,对源自普通小麦杂交组合(西农1376×WT212)×花育888的DH群体进行了条锈病抗性鉴定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DH群体中对当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具有苗期抗性的株系占50.7%,具有成株期抗病性的株系占51.8%。此外,利用对Yr10、Yr15和Yr26基因有效的分子标记在群体中的检测结果表明,该DH群体中有141个株系(51.5%)含有Yr10基因,但没有检测到Yr26和Yr15基因的存在;含有Yr10基因的株系均为DH群体中对CYR32具有抗病性的株系。反应型为免疫~中抗(IT:O~2),表明Yr10基因对我国当前条锈病流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性。
李春莲薛芳靳凤张芸芸王中华陈耀锋胡小平
关键词:普通小麦DH群体条锈病抗病基因
激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无性系高频率诱导的影响被引量:41
2001年
研究了 3种外源激素对 3个小麦品种 (系 )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 D能显著促进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形成 ,并存在着基因型间的差异 ,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其最佳适用质量浓度为 2 .0~ 3.0 m g/ L ,2 ,4- D的这种作用能被培养基中加入的细胞分裂素所加强 ,这种作用在不同的细胞分裂素间是有差异的 ,在质量浓度 0 .1~ 2 .0 m g· L- 1 内 ,随 KT浓度的升高 ,6 - BA浓度的降低 。
王睿辉陈耀锋高秀武秦震霓任惠莉韩德俊梁虹
关键词:小麦外源激素幼胚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