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 作品数:2 被引量:63H指数:2
-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莪术GC-MS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39
- 2005年
- 目的研究中药莪术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运用GC-MS分析3种基原的18个莪术样品,所得TI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计算机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模式分析及相似度计算。通过质谱数据与文献对照检识出主要特征峰成分,并根据主要特征成分对18个样品进行SPSS聚类分析。结果3种基原18个莪术样品的相似度(全谱)计算结果较低;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可将莪术分为两类,温郁金和蓬莪术各为一类,广西莪术样品则无法成类。因此基于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温郁金和蓬莪术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分别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广西莪术6个样品因成分差异较大,暂未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论共有指纹图谱是多基原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但多基原中药莪术GC-MS指纹图谱无法建立,提示不同基原莪术化学成分差异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值得研究。
- 杨丰庆李绍平陈莹刘倩青王一涛董婷霞詹华强
- 关键词:温郁金广西莪术
- 不同来源莪术中莪术醇、吉马酮、莪术二酮GC-MS定量分析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来源莪术中莪术醇、吉马酮、莪术二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甲醇超声提取,GC-MS选择离子监测法测定3种成分含量。色谱条件: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柱流速为1 mL·min-1,柱温:100℃(2 汽化室温度250℃;载气为高纯He(99.999%)。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四极杆温度150℃;EM电压2165 V;接口温度280℃;溶剂延迟 3 min;m/z范围40-550 amu。结果:莪术醇、吉马酮和莪术二酮分别在12.4-124.0,12.4-82.3,13.0-86.7 ng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0,0.9981,0.9989。不同来源莪术中莪术醇含量均极低,大多数样品均未检出;所有样品中均可检出吉马酮,但含量差异较大(5.479 mg·g-1vs0.459 mg·g-1);莪术二酮在部分样品中未检出。结论:不同来源莪术中莪术醇、吉马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差异显著。
- 杨丰庆李绍平陈莹刘倩青王一涛董婷霞詹华强
- 关键词:GC-MS吉马酮莪术醇毛细管柱监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