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标
- 作品数:28 被引量:32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不同月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被引量:52
- 1997年
-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大鼠去卵巢后体重、骨矿含量(BMC)、骨密度(BMD)的变化,以确定骨质疏松模型形成的时间。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分成正常、2月龄、3月龄和8月龄4个组。正常组作为确定手术月龄的参考。对2、3、8月龄大鼠分别进行卵巢去除和伪手术。全部大鼠麻醉后在美国Lunar公司DPXL型骨密度仪上定期进行骨矿测量。测量前大鼠称重、测量后分析BMC、BMD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卵巢去除与伪手术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月龄施行卵巢去除BMC、BMD变化规律不同。2月龄大鼠去势后,4个月内2组的测量值没有统计学差异,均呈现增长趋势。3月龄大鼠去势2个月后BMC、BMD基本稳定,且测定值明显低于伪手术组。8月龄大鼠手术1周后,2组显示差异。结论:大鼠去除卵巢的月龄对骨质疏松造模有重要影响。本实验为去势大鼠造模提供可靠的依据。
- 秦林林陈金标龚海洋马海波葛崇华张卫
- 关键词:骨质疏松卵巢摘除术骨密度
- 骨质疏松症与遗传被引量:14
- 2000年
- 陈金标秦林林
- 关键词:骨质疏松雌激素受体维生素D受体
- 微量元素锌 铜 锰的摄入对生长期大鼠骨骼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在于探讨微量元素Zn、Cu、Mn在大鼠骨骼的生长、发育中不同摄入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21只,分成低、正常、高3组喂养。两个月后测定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BMD)及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低微量元素组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指标均低于正常组,高微量元素组与正常组对照,BMD无显著性差异,但骨生物力学指标中骨弹性指标呈显著性降低。结论:微量元素Zn、Cu、Mn的缺乏会导致骨发育不良。
- 秦林林包安德马海波葛崇华葛崇华肖艳霞张卫崔伟
- 关键词:铜锰骨密度
- 膳食钙摄入量与骨密度的关系
-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日益增加,尤其是它引起的危害,微创性骨折不断加剧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性关注.自从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骨密度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骨质疏松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能有效增加骨密...
- 张卫葛崇华陈金标马海波秦林林
- 文献传递
- 双能X线吸收法—— 一个新的体成分测量方法被引量:12
- 1998年
-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能精确测量体成分的新方法。它与化学分析法直接测定的结果比较,显示出较高的准确度;同时DXA具有很高的精确度(CV=1.0%~6.8%)。与其它的实验方法,如排水法、生物电阻抗分析、中子活化分析、CT、MRI等,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它们之间相关很好。DXA也具有快速、操作分析简单、受检者易接受、放射线剂量低等优点。临床上成功而广泛的应用于对体成分微小变化的跟踪探测,不同区域体成分的测定等方面。但目前不同仪器间尚缺乏统一的校正方法。
- 陈金标秦林林
- 关键词:双能X线吸收体成分
- 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作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72
- 2005年
- 目的: 研究骨碎补总黄酮不同剂量组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机理。方法: 购买UMA 106 01成骨细胞株进行成骨细胞培养, 观察碱性磷酸酶 (ALP) 活性和3H TdR掺入的情况。结果: 骨碎补总黄酮能提高用UMR 106细胞培养的细胞内ALP活性, 并且在不同时间 24、48、72h有相应变化, 有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 以 48h最为理想。骨碎补总黄酮对3H TdR的掺入 48h比 24h有明显增加, 有时效关系。结论: 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均有促进作用。
- 谢雁鸣秦林林邓文龙陈金标赵晋宁
- 关键词:骨碎补总黄酮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碱性磷酸酶
- 不同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欧洲腰椎体模测定结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1999年
- 利用欧洲腰椎体模对三家公司生产的8台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作了测量分析。结果显示,6台仪器间测量结果在同一分析条件下有较好的同一性,BMD最大偏差为3%,BMD平均偏差为1.0%。两家不同公司生产的两台仪器间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可达10%以上。从测定结果所得的校正公式与国际DXA标准化委员会所提供的校正公式之间有较好的可比性。
- 包安德马海波秦林林秦林林张元勋陈金标孙积惠袁艺张元勋孙士华李瑾
- 关键词:双能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胃癌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01年
- 关劼周天红徐梅曹淑兰樊艳华范慕贞邱林陈金标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端粒酶活性胃癌
- 781例15~50岁健康者骨密度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5
- 1999年
- 目的进一步确定骨峰形成的年龄和影响峰值骨量、骨密度的因素,为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对781例15~50岁健康人进行骨密度测定和生活因子调查,对生活因子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子和有利因子。结果体重每增加10kg,男性不同部位骨密度值将相应升高0.028~0.056g/cm2,女性升高0.050~0.086g/cm2;青少年时期男性运动量每增加1个等级,骨密度在不同部位升高0.034~0.078g/cm2,女性腰椎和全身约升高0.035g/cm2;15~24岁的男性腰椎骨密度与饮酒总量呈负相关;25~50岁者全身和腰椎骨密度与抽烟总量呈负相关;女性腰椎骨密度与初潮呈负相关;女性平均母乳喂养时间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加强青少年时期体育锻练,能有效提高峰值骨量,保持适当体重和减少烟、酒摄入量有利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
- 秦林林陈金标葛崇华马海波张卫肖艳霞包安德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
-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技术研究被引量:7
- 1996年
- 以Lunar公司DPX-L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为例,研究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质控措施。用自检模块、腰椎体模评定仪器的体外测量精度好于1%。对10位志愿者重复2次测量,体内精度对腰椎,MPD(平均百分差)为0.46,CV变异系数)为0.75;对股骨颈,MPD为1.26、CV为0.47;Ward’s三角区MPD为2.01、CV为1.14;大转子MPD为1.66、CV为0.72。扫描图像由2位技术人员分析比由同1人分析时的误差大。测量对象体位重复和分析技术的规范化,是减小测量误差的2个重要的技术保障。为满足数据比对的需要,建议建立我国自己的体模标准。
- 秦林林陈金标张卫马海波葛崇华肖艳霞
- 关键词: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