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安
- 作品数:21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治疗体会
- 2004年
- 王春丽梅伟杨勇陈长安
-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脊髓压迫胸椎管狭窄
- 血管植入术治疗距骨缺血坏死的临床分析
- 1999年
- 距骨缺血性坏死常发生距骨颈骨折伴脱位,坏死率较高。我院自1987~1997年收治距骨颈骨折脱位78例,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距骨缺血坏死13例,经采用钻孔血管植入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 张占领魏松岭刘风芹陈长安
- 关键词:血管植入术缺血坏死距骨颈骨折脱位动脉分支营养血管
- 颈椎侧块螺钉钢板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1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3年2月—2005年6月,应用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1例。结果 21例患者中,3例脊髓完全损伤者,2例于术后79d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于术后出院一月后伴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8例均获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20个月,1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平均提高1.5级。术中无血管、神经系统损伤,无植骨不融合、内固定物断裂情况发生。结论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适应范围广、操作安全、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较为有效的方法。
- 郭润栋梅伟张爱丽陈长安
-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侧块钢板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探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采取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骨牵引下切开复位。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充分松解后方关节突交锁与脊髓后方压迫。然后置平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安放钢板固定。结果15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脱位均完全复位,平均融合时间33个月,无植骨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松动、脱出。无术中血管、神经系统损伤,颈椎生理曲度、脱位椎间高度、颈椎的稳定性维持良好。12例脊髓不全损伤神经功能改善。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可解除后方关节突的交锁及椎管的压迫,经前侧入路复位、植骨与固定,可完全恢复颈椎的序列,使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植骨块与上下椎体间接触面积增大,融合率较高,安放钢板操作容易,颈椎术后即刻得到稳定,减少了卧床并发症。
- 梅伟陈长安杨勇杜良杰
- 关键词:前后路联合颈椎植骨手术治疗椎体
- 地塞米松抑制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 2001年
- 为了研究地塞米松对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抑制作用 ,将 80只 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用 Allen WD法致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对照组 (A组 )只切除椎板 ,不损伤脊髓 ,不给药 ;模型组 (B组 )造模后应用生理盐水静脉注射 ;治疗组分成造模前 30 min给药组(C1 组 )及 30 min后给药组 (C2 组 )按 2 m g· kg- 1 的剂量静脉注射。于用药后 5 0 m in取伤段脊髓标本 ,纸上电泳法检测其兴奋性氨基酸含量 ;于造模后 2 4h取伤段脊髓标本 ,干湿重法测定水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离子含量 ;于造模后 72 h取脊髓标本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同 A组比较 ,B组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早期显著增高 (P<0 .0 5 ) ,水钠、钙含量也显著增高 (P<0 .0 1) ,钾、镁含量则显著减少 (P<0 .0 1) ,组织变性坏死程度严重。与 B组比较 ,C1 组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 (P<0 .0 1) ,水钠、钙含量显著减少 (P<0 .0 1) ,钾镁含量显著增高 (P<0 .0 1) ,组织变性坏死程度较轻。同 B组比较 C2 组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然而其水钠、钙含量却显著降低 (P<0 .0 1) ,钾、镁含量显著增高 (P<0 .0 1) ,组织变性坏死程度较轻 ,但重于 C1 组。认为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可以有效地抑制继发性脊髓损伤。
- 杜良杰殷晓雪杨毓华陈长安梅伟
- 关键词:地塞米松继发性脊髓损伤兴奋性氨基酸离子动物
-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不稳24例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蔺卓华陈长安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钉棒系统内固定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方式的探讨
- 2006年
- 梅伟翟明玉杨勇王春丽王春萍陈长安
- 关键词:外科治疗
- 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伤39例救治与漏诊分析
- 1998年
-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从1986年到1996年1月共救治骨盆骨折225例,其中男175例,女56例;年龄7~80岁,平均36.2岁,青壮年占90%左右;致伤原因:挤压伤72例,交通事故78例,坠落伤50例,其它伤25例。骨盆骨折的类型按Trun...
- 杨彪陈长安连鸿凯洪云飞
- 关键词:骨盆骨折腹部损伤漏诊
- 局部麻醉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针对颈后路手术中的各种麻醉方法,并发症,探讨局麻在颈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局麻下行颈后路手术病例58例。结果:通过对58例病人的术中局部麻醉观察,优:52例,良:5例,优良率98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局麻下行颈后路手术,病人保持清醒,并发症较少,可尽最大可能避免脊髓、神经根损伤,且简便易行,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 梅伟蔡钦林陈长安王少波杜良杰
- 关键词:局麻颈椎外科手术
- Hangman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4例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例;平均年龄31岁。根据Levine-Edwards的X线分型:Ⅰ型1例,Ⅱ型7例,ⅡA型3例,Ⅲ型3例。3例合并神经症状。3例采用后路Q椎弓根螺钉固定;8例前路手术,行C2.3椎间盘切除及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3例后路复位,行前C2.3椎间盘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14例全部获得5~63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3例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Ⅱ型、ⅡA型、Ⅲ型应及早手术治疗,颈椎前路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即时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不影响颈椎活动度,是Ⅱ型、ⅡA型、Ⅲ型Hangman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 梅伟杨勇翟明玉王春丽陈长安
- 关键词:枢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