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雍敏

作品数:2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矫治
  • 9篇正畸
  • 4篇上颌
  • 4篇阻生
  • 4篇畸形
  • 3篇牙合
  • 3篇颌骨
  • 3篇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成骨
  • 2篇牙周
  • 2篇牙周膜
  • 2篇牙周膜干细胞
  • 2篇正畸治疗
  • 2篇三维重建
  • 2篇上颌阻生尖牙
  • 2篇托槽
  • 2篇前牙
  • 2篇切牙
  • 2篇曲面体层

机构

  • 1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2篇宁夏医学院附...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同心县人民医...

作者

  • 27篇雍敏
  • 4篇郭颖
  • 3篇窦伟
  • 2篇何琴
  • 2篇何琴
  • 2篇马静
  • 1篇王婧姣
  • 1篇黄永清
  • 1篇赵丽萍
  • 1篇赵丽萍
  • 1篇任利玲
  • 1篇窦伟
  • 1篇杨蔚
  • 1篇王建国
  • 1篇景捷
  • 1篇张学亮
  • 1篇窦伟
  • 1篇陆迅
  • 1篇陆逊
  • 1篇杨蔚

传媒

  • 9篇宁夏医学院学...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 1篇FDI、CS...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方丝弓技术加固定平导矫治深覆
雍敏
文献传递
正畸埋伏阻生牙的三维重建及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评价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中的作用。方法对常规曲面断层片和牙片均不能清楚判断埋伏牙的19例患者,应用CT进行三维重建,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经CT三维重建后,19例病例均清楚地显示了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从而有利于临床矫治。结论 CT三维重建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查埋伏牙的方法。
雍敏张学亮杨蔚
关键词:埋伏牙CT三维重建矫治
3D打印托盘在正畸托槽间接粘接中转移准确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评估3D打印托盘在正畸托槽间接粘接中的转移精准度,为正畸临床托槽粘接提供参考。方法对10例错畸形患者200颗托槽粘接前后的位置进行测量,并用完全数字化的3D打印托盘对患者的切牙、尖牙、前磨牙进行托槽粘接,使用口内扫描仪获取托槽粘接到牙齿后的数字化模型,将其与相应设定好的虚拟托槽位置的数字化模型重叠,并对托槽位置的差异进行量化。结果 托槽在近远中向、颊舌向、龈向的转移误差分别为0.00、0.00和0.10 mm,与0.5 mm(ABO-OGS评分标准规定的最小误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槽转移误差均在0.5 mm限制范围内。结论 使用3D打印托盘的间接粘接将设计好的托槽位置转移到患者的牙列,在近远中向、颊舌向、龈向具有很高的转移准确性。
马小东陈琦雍敏
关键词:间接粘接
AngleⅢ类骨性反牙合的前牵引矫治
2001年
为探讨骨性反牙合的早期矫治。对 14例AngleⅢ类骨性反牙合临床资料分析 ,采用口内环托式活动矫治器或口内固定矫治器 ,口外用面框式前牵引装置联合矫治。结果疗程最短 5个月 ,最长 15个月 ,平均 10个月 ,反牙合解除 ,颜面恢复协调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后牙中性关系。
雍敏
关键词:骨性反HE前牵引矫治口腔正畸治疗
上颌骨宽度不足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2年
上颌骨宽度不足常伴有后牙反和咬合干扰,对牙周组织、颞下颌关节、上气道及颌面部的正常发育等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正确诊断上颌骨宽度不足、建立协调的颌骨间横向关系、达到稳定的咬合对患者的口颌系统及全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类错畸形中,宽度问题也是治疗中首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对于上颌骨宽度不足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且诊断方法多样,准确性不一,随着锥形束CT(CBCT)的广泛应用,多种CBCT横向分析法被提出。本文对上颌骨宽度不足的诊断方法作一综述,为临床医生精准诊断和矫治设计提供参考。
张丹楠雍敏崔文月刘伟
关键词:上颌骨牙弓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102例前牙反的矫治
反(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本文通过对102例年龄28/(12)岁~38岁前牙反(牙合)患者,反(牙合)达Ⅰ°~Ⅲ°者,据其反(牙合)程度不同,分别采用上颌(牙合)热式舌头活动矫治器、上颌(牙合)垫式颌燿...
雍敏窦伟
文献传递
自锁托槽与传统结扎式托槽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自锁托槽与传统结扎式托槽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探讨更有效更合理的矫治方法。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类拔牙患者,其中12例采用日本生产的In-Ovation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18例采用国产新亚直丝弓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自锁托槽组矫治总疗程、关闭间隙时间少于传统结扎式托槽组,整平排齐阶段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较传统结扎式托槽矫治器在临床上有明显的优势,临床上应视患者错类型及经济状况来考虑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
雍敏赵丽萍
关键词:自锁托槽矫治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测量研究
2022年
目的 通过对骨性Ⅱ错[牙合]畸形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磨牙后间隙的测量及对比,从而评估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磨牙后间隙的差异。方法 选取就诊于正畸科并拍摄锥形束CT(CBCT)影像的患者,随机筛选符合实验组纳入标准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60例。根据垂直骨型分类标准将实验组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各20例,三维重建后对各组上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RL)、宽度(RW)、高度(RH)进行测量。结果 骨性Ⅱ类低角组上颌磨牙后间隙RW为(12.81±1.96)mm,高角组上颌磨牙后间隙RW为(12.18±1.8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角组与低角组上颌磨牙后间隙宽度存在显著差异,低角患者的磨牙后间隙更有利于推上颌磨牙向远中,可为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正畸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马静张俊陈琦赵恬雍敏
关键词:CBCT
氧化苦参碱对牙周膜干细胞干性标志物表达和成骨分化的作用
2025年
背景:人牙周膜干细胞是牙周再生组织工程潜在的功能细胞,然而长期体外培养会导致牙周膜干细胞干性减低并发生复制性衰老,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在体外对牙周膜干细胞干性维持和骨向分化的影响,并寻找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从人牙周膜组织中分离、培养得到牙周膜干细胞,并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间充质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用0,2.5,5,10μg/mL氧化苦参碱孵育牙周膜干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氧化苦参碱对牙周膜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后续实验合适的药物质量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牙周膜干细胞中干细胞非特异性蛋白SOX2和OCT4的表达,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牙周膜干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CCK8实验结果显示2.5μg/mL氧化苦参碱对牙周膜干细胞增殖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后续实验选用2.5μg/mL氧化苦参碱进行干预;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氧化苦参碱组牙周膜干细胞的干性标志物SOX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OCT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③与成骨诱导组相比,氧化苦参碱+成骨诱导组牙周膜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 mRNA表达及成骨相关蛋白AL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④氧化苦参碱上调牙周膜干细胞干性标志物表达,抑制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可能与WNT2、WNT16、COMP、BMP6有关。
罗晶雍敏陈琦杨长怡赵恬马静梅冬兰虎金鹏杨昭君王钰然刘博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苦参碱类生物碱成骨氧化苦参碱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矫治前后唇部软硬组织突度的变化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唇部软硬组织突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成人患者24例,拔牙后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测量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突度的7个项目和硬组织侧貌突度11个项目的变化值。结果(1)鼻唇角、下唇倾角、上唇厚度增大,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减小(P<0.05);(2)ANB角、U1-NA角、L1-NBmm、U1-SN角、U1-NAmm、L1-MP角、OJ减小,U1-L1角增大(P<0.05)。结论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后,唇部软硬组织突度表现为上前牙突度减小和上下唇突度减小,软硬组织侧貌明显改善。
雍敏窦伟
关键词:X线头影测量矫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