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鋆
-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用辛格式计算氢原子及类氢离子在强激光场中高次谐波
- 本文利用一维软核势模型建立起描写氢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采用了零边界条件,简化了计算过程。离散化薛定谔方程后,把它变成差分方程。利用4阶显式辛格式求解了薛定谔方程。得到了在强激光飞秒脉冲作用下的一维原子辐...
- 马慧鋆
- 关键词:高次谐波强激光场
- 文献传递
- 以深度辅导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初探
- 2012年
- 论述了深度辅导精细化在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实践的角度对深度辅导精细化进行初步的探讨,旨在通过加深对深度辅导精细化的认识,明确辅导员在深度辅导精细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高校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 马慧鋆曹健
- 关键词:深度辅导精细化思想政治教育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模拟测定真菌发酵过程中的红色素
- 2019年
-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法、随机森林法和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红色素含量的分析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比较选取了最优预测模型,并利用实测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发酵液中红色素的估算,其精度要高于利用偏最小二乘法,BP神经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法模型对于发酵液中红色素含量的估算.
- 马慧鋆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红色素偏最小二乘法
- 食品溯源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7年
- 食品安全是关乎每个人民的生存大事,而食品溯源技术是解决食品安全性问题的重要技术之一。文中主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方法 3种食品溯源技术展开讨论,分别讨论了近红外光谱溯源技术、物联网标签溯源技术、同位素溯源技术、矿物元素溯源技术、有机成分溯源技术、虹膜特征技术和DNA溯源这7种溯源方法的原理与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这7种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讨论了其优缺点与应用前景。
- 马慧鋆余冰雪李妍晋泽怡张晓力
- 关键词:食品溯源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 番红花球茎发育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对番红花球茎的发育过程进行生理生化分析,体外或栽培球茎发育过程中,球茎膨大时碳水化合物变化模式相似,均伴随着淀粉的迅速累积。球茎的形态变化与IAA/(Z+ZR)相关,而且IAA/(Z+ZR)升高促进了淀粉的快速积累和球茎膨大。高IAA/(Z+ZR)比值,高IAA和ABA含量,及更长的生长期,使栽培的球茎更大,淀粉含量更高。
- 徐春明马慧鋆陈文浩赵兵
- 关键词:番红花球茎激素
- 一种红色素对HeLa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 2018年
- 本文研究青霉菌TA150301发酵产物类红曲色素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blotting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表明,HeLa细胞随着红色素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形态较典型;MTT法显示:当红色素质量浓度为200mg/L时,HeLa细胞凋亡率为75.40%;添加红色素达200 mg/L,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为26.58%;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红色素使HeLa细胞Caspase-3表达水平上调。该红色素对HeLa细胞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
- 徐春明李明祥陈莹莹刘亚王晓丹马慧鋆
- 关键词:青霉菌红色素HELA细胞细胞凋亡抗肿瘤活性
- I_2分子振动本征函数的球贝塞尔函数展开法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采用Morse势函数利用球贝塞尔函数展开法计算了双原子分子I2的振动能级。利用球型箱的边界条件把三维问题简化成一维问题,这种方法收敛快,因此有效地简化了双原子分子能级和计算,可以推广到其他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能级的求解问题中。
- 高颖衣汉威白雅苏拉周丽马慧鋆王毅楠
- 关键词:MORSE振动能级
- I_2在CS_2中液芯光纤共振吸收拉曼散射
- 2010年
- 用长1.3m、内径为400m的液芯光纤,波长为532nm、功率为37mW的激光激发获得了I2在CS2的共振拉曼光谱,其浓度为0.024g/L,发现了一条在吸收池中没有出现的谱线。在液芯光纤内产生共振吸收拉曼效应,可大幅度提高拉曼光谱强度。光纤共振拉曼技术为应用光纤检测可溶解的不透明分子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
- 徐建旭李成玉苏斌马慧鋆王毅楠衣汉威
- 关键词:碘光纤拉曼散射
- 食品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随着食品科学和营养学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食物及其安全性的关注度与日骤增,食品组学这一新兴技术得以更为广泛的应用。食品组学的主要工具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可应用于食品质量安全及其可追溯性的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以及营养与健康等多个领域。未来,食品组学有望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成为一种更便捷有效的研究平台。
- 王雨焦珊瑶刘亚陈莹莹马慧鋆
- 关键词:食品安全系统生物学
- 姜黄素生理活性、代谢以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16年
- 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着色能力强,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七大天然食用色素之一,是被WHO和FDA公认的天然食品添加剂。除此之外,姜黄素因其具有分子中含有多个双键,同时还有酚羟基和羰基等活性基团,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均有疗效,但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该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姜黄素的生理活性及应用进行概括,并对姜黄素体内代谢途径进行综述,分析指出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并介绍研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的模型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为全面系统研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打下基础。
- 徐春明刘亚陈莹莹闫紫珊马慧鋆
- 关键词:姜黄素生理活性代谢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