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永壮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图像
  • 3篇矩阵
  • 3篇基础矩阵
  • 2篇鲁棒
  • 1篇递归
  • 1篇点云
  • 1篇点云数据
  • 1篇对极几何
  • 1篇照片
  • 1篇射影
  • 1篇射影空间
  • 1篇射影重建
  • 1篇双目
  • 1篇双目主动视觉
  • 1篇图像匹配
  • 1篇图像校正
  • 1篇图像序列
  • 1篇切片算法
  • 1篇权因子
  • 1篇主动视觉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篇马永壮
  • 6篇刘伟军
  • 1篇董遇泰
  • 1篇孙亦南
  • 1篇王越超

传媒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机器人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非标定立体图像对鲁棒性校正新算法被引量:1
2006年
传统的非标定图像校正都是依赖于基础矩阵的精度。而该方法根据图像校正基本准则,提出一种无需高精度基础矩阵的鲁棒性图像对校正算法,基础矩阵只是提供迭代优化的初始数值,并且与需要基础矩阵的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消除垂直视差,能够较好地处理射影畸变问题。
马永壮刘伟军
关键词:图像校正基础矩阵
基于有向加权图递归切片算法的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分析了当前 STL文件分层算法 ,通过对 STL数据模型规则的分析建立了有向加权图数据结构 ,该数据结构拓扑结构简单 ,在找到邻接三角形时同时也记录了权值信息。花费时间短、消耗内存小。运用图的深度优先遍历法 ,建立了递归搜索函数 ,分析了递归搜索的算法原理与过程 ,解决了在递归切片中出现的三角形“点切”问题。在 Open GL环境中实现了截面轮廓的自动生成。结果证明该算法程序具有较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马永壮刘伟军董遇泰
关键词:STL文件
一种基于双目主动视觉的线性自标定算法被引量:5
2004年
从理论上推导出了绝对二次曲面包含了摄像机全部内参数和无穷远平面信息 ,并根据双目视觉之间的平移关系 ,扩展了无穷远平面信息对绝对二次曲面的线性约束 ,仅仅通过两幅图像就可以线性自标定和三维重建 .大量仿真试验和真实图像说明本方法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 ,可以应用到实际视觉测量 。
马永壮刘伟军
关键词:自标定
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重构技术研究
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重构技术是当今热门的研究课题,它可以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例如反求工程,机器人视觉,虚拟现实等。三维测量重构技术是反求工程中对物体的三维几何形状进行三维离散数字化处理的方法。目前已有多种三维测量重构技术并得...
马永壮
关键词:图像序列
基于射影空间的视觉基础矩阵鲁棒估计被引量:6
2005年
针对传统视觉基础矩阵计算中存在的噪音和误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射影空间的基础矩阵计算方法.首先定义了三视几何中射影标准基下基础矩阵只含有5个参数的特殊形式,并利用三视射影重建中空间点反投影图像误差最小为准则,消除了图像中误匹配的影响,然后基于RANSAC(random samp ling consensus)技术寻找出最优7个匹配点(噪音最小)来进行对极几何估算.大量仿真模拟试验和真实图像表明此方法能够高精度地估计出基础矩阵.
马永壮刘伟军
关键词:基础矩阵射影重建RANSAC
反求工程中基于照片重构点云数据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通过在不同的方位所拍摄的两幅照片,根据双目视觉匹配原理,以循环淘汰式鲁棒性匹配结果做为种子点,用唯一性和连续性约束实现区域扩散的对应点匹配,并利用相机非线性优化方法的标定结果和SFM重建算法来恢复物体三维结构信息。本方法仅仅利用数码相机作为图像传感器来测量物体的三维模型,避免了其他的测量方法操作复杂,测量物体尺度限制性等,通过照片就能够直接生成面向反求工程的点云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精度,是有效可行的。
马永壮刘伟军
关键词:反求工程图像匹配点云数据相机标定
一种加权计算基础矩阵的高精度算法被引量:8
2005年
分析了图像匹配点对基础矩阵的不同影响,引入具有明显几何意义的匹配点到对极线的距离作为匹配点的加权因子,将匹配点集合看作随机变量并将加权因子作为匹配点的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8点算法得到基础矩阵。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降低了计算余差,提高了基础矩阵的计算精度。
孙亦南刘伟军马永壮王越超
关键词:基础矩阵加权因子对极几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