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黎阳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镇痛
  • 4篇神经阻滞
  • 4篇小剂量氯胺酮
  • 4篇氯胺酮
  • 3篇术后
  • 2篇血氧饱和度
  • 2篇氧饱和度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张口
  • 2篇张口受限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插管
  • 2篇自控镇痛
  • 2篇羟考酮
  • 2篇胃镜
  • 2篇胃镜检查
  • 2篇无痛胃镜
  • 2篇无痛胃镜检查
  • 2篇小儿

机构

  • 11篇温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1篇马黎阳
  • 9篇熊俊成
  • 9篇吴艳琴
  • 5篇李和
  • 3篇黄贤明
  • 2篇泮江华
  • 2篇张德亭
  • 2篇许宗娒
  • 1篇虞慧畅
  • 1篇缪项慧
  • 1篇郑艳雅
  • 1篇许宗酶
  • 1篇温新意
  • 1篇冯竞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苏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研究
2012年
左旋布比卡因的药理特点与布比卡因相似,但其心脏和神经毒性较布比卡因低。本研究旨在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苏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
马黎阳吴艳琴熊俊成李和虞慧畅温新意郑艳雅缪项慧
关键词: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左旋布比卡因开胸术后苏芬太尼镇痛效果药理特点
耳下封闭张口受限病人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颌面外科张口受限病人全麻时选用经鼻插管,但存在诸多并发症,如患者同时伴有鼻腔狭窄、畸形,则需行气管切开。为避免气管切开,我们一年多来对7例颌面肿瘤伴张口受限的病人采用耳下封闭,配合表面麻醉及肌松剂,使张口受限明显缓解...
马黎阳
文献传递
深呼吸预处理对无痛胃镜检查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深呼吸预处理对无痛胃镜检查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全麻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分成深呼吸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麻醉方法均为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观察其麻醉时间、用药量、呼吸抑制情况、SpO2变化趋势及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总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吸组发生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明显减少,SpO2在麻醉后及检查过程中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麻醉前深呼吸预处理,能增加机体氧储备,减少了患者因呼吸抑制所致缺氧。
马黎阳吴艳琴熊俊成
关键词:胃镜检查丙泊酚瑞芬太尼脉搏血氧饱和度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35例分析
<正>目的:为使患儿术中减少并发症、术后尽快苏醒,减少患儿躁动及痛苦。方法:我们对35例手外伤患儿(ASA1-2级)采用小剂量氯胺酮静注1mg/Kg或肌注3~5mg/Kg基础麻醉,0.25%布比卡因(1~1.5mg/Kg...
马黎阳吴艳琴熊俊成李和
文献传递
小剂量KTM联合羟考酮在LC术后镇痛治疗的效果
目的:观察术前使用小剂量KTM联合羟考酮直肠给药对LC术后镇痛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LC病人,ASAⅠ一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45-65KG。随机分为3组(n=20),于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腹腔注气前Ⅰ组给K...
吴艳琴黄贤明熊俊成许宗娒马黎阳泮江华
文献传递
耳下神经阻滞在张口受限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2010年
多年来,解决插管困难问题一直是临床麻醉关注的热点.颌面外科张口受限患者全麻过程时常选用经鼻气管插管,但存在诸多并发症,如患者同时有鼻腔狭窄、畸形,则行气管切开.为避免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诸多并发症,我科采用耳下神经阻滞结合表面麻醉及静脉镇静肌松剂,经口气管插管.
马黎阳
关键词:经鼻气管插管张口受限神经阻滞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及对血浆皮质醇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即Ⅰ、Ⅱ、Ⅲ组)。Ⅰ、Ⅱ组患者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分别经直肠给予羟考酮10mg;腹腔注气前Ⅰ组给予氯胺酮0.5mg/kg静脉注射;Ⅱ组给予氯胺酮0.5mg/kg肌肉注射;Ⅱ组为对照组。观察全身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监测患者术后24h内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24h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随访术后镇痛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三组全身麻醉苏醒时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Ⅲ组有4例,Ⅰ、Ⅱ组未发生。Ⅰ、Ⅱ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各时间点VAS、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Ⅲ组(P〈0.05);患者术后24h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Ⅰ、Ⅱ组低于Ⅲ组(P〈0.05),Ⅰ、Ⅱ组相近。术后24h吗啡用量Ⅲ组[(5.55±2.66)mg]高于Ⅰ组[(0.40±0.66)mg]、Ⅱ组[(0.46±0.73)mg](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Ⅲ组(40.0%)高于Ⅰ组(10.0%)和Ⅱ组(20.0%)(P〈0.05)。结论术前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治疗效果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后机体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吴艳琴黄贤明熊俊成许宗女每马黎阳张德亭泮江华
关键词:氯胺酮羟考酮腹腔镜镇痛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静脉自控镇痛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及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对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血浆β-内啡肽(EP)浓度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Ⅰ-Ⅱ级,年龄35—65岁,体重42~75kg,择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n=15),全麻清醒后,当患者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负荷量吗啡2~3mg,同时开始静脉患者自控镇痛,m组采用吗啡0.02mg·kg^-1·h^-1(按50h计算),mk组采用吗啡0.02mg·kg^-1·h^-1+氯胺酮0.08mg·kg^-1·h^-1,治疗过程中若VAS评分≥3分时追加吗啡2~3mg行补救镇痛。分别于术后4、8、20、24、48h记录疼痛强度(VAS评分法),术后吗啡用量,病人自控镇痛(PCA)的实际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药物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做梦、幻觉)发生率及生命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并于入室时(T0),术毕(T1),术后6h(T2),24h(T3),48h(T4),采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浆β-EP浓度。结果术后4~48h之内,活动状态下VAS评分mk组低于m组(P〈0.05);静息状态下两组VAS评分相近(P〉0.05),吗啡总用量mk组低于m组(P〈0.05);PCA按压次数mk组低于m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mk组低于m组(P〈0.05),做梦、幻觉发生率两组尤差异。生命体征均平稳;血浆β-Ep浓度变化两组存在差异。结论小剂屠氯胺酮(0.08mg·kg^-1·h^-1)联合吗啡(0.02mg·kg^-1·h^-1)静脉自控镇痛对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发牛率低,对血浆β-EP浓度影响小。
吴艳琴李和熊俊成许宗酶马黎阳黄贤明张德亭冯竞
关键词:吗啡氯胺酮镇痛Β-内啡肽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35例分析
目的:为使患儿术中减少并发症、术后尽快苏醒,减少患儿躁动及痛苦。方法:我们对35例手外伤患儿(ASA1-2级)采用小剂量氯胺酮静注1mg/Kg或肌注3mg/Kg基础麻醉,0.25%布比卡因(1.5mg/Kg)和0.8%利...
马黎阳吴艳琴熊俊成李和
文献传递
深呼吸对无痛胃镜检查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深呼吸对无痛胃镜检查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全麻下无痛胃镜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深呼吸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麻醉方法均为靶控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观察其麻醉时间、用药量、呼吸抑制情况、Sp...
马黎阳吴艳琴熊俊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