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福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北黄海及渤海变性水团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 1989年
- 根据1978—1980年渤海及北黄海70个测站的表、底层温、盐资料,用预先给定控制临界值的聚类方法,在该海域划分出5个水团。分析结果表明。1.渤黄海暧水团在冬季为高盐特征,夏季为中盐性质;其分布范围在冬—春季较小而夏—秋季较大。2.渤海水团为中温中盐性质:其温、盐度变化较小而冬—春季范围较大。3.黄海冷水团是一个高盐水团,它在5个水团中保守性最强,而从5月至8月范围较大。4.渤海沿岸水是一个不稳定的水团,其盐度较低,温度变化较小,春季和秋季范围较大而夏季和冬季较小。5.江河冲淡水是温度变化较大的低盐水,其范围夏季大而冬季小。水团的分布,在地理位置上是从该海区之东向西,一层套一层,而各水团在不同季节有自己的模式。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水团消长变化和渔场的关系。
- 张元奎贺先明高永福
- 关键词:水团聚类分析
- 靖海湾和五垒岛湾放流增殖中国对虾的回游与分布
- 1997年
- 用烧结法标志中国对虾,在靖海湾和五垒岛湾进行增殖放流,研究其回游与分布规律。重捕资料表明,6月中旬幼对虾在湾内河口浅水区生活,随体长增长,逐步向深水扩散;8月上、中旬主群陆续游向湾外,按地形走向向西南回游,部分向东或东南;10月份回游至湾外水域的对虾有向东、东北或东南回游的现象。幼虾期回游速度平均0.97km/日,成虾期6.88km/日。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 刘永昌高永福邱盛尧王茂剑
- 关键词:中国对虾放流
- 黄海中部沿岸放流增殖对虾生长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3
- 1990年
- 黄海中部沿岸(北起成山高角,南至岚山头,亦称山东南部沿岸)放流增殖对虾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式:W=6.0195×10^(-6)L^(3.1258);其生长过程可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达:L_t=200.43[1-e^(-0.15(t-2.50))],W_t=94.41[1-e^(-0.15(t-2.50))]^(3.1258);其体重生长拐点分布在8月21日前后,拐点前后两个旬为其生长最快阶段;雌雄对虾个体生长差异明显,雄虾生长较雌虾提前结束.雌虾生长方程为L_t=213.55[1-e^(-0.16(t-2.90))],W_t=113.43[1-e^(-0.16(t-2.90))]^(3.1041)雄虾生长方程为L_t=178.31[1-e^(-0.15(t-1.80))],W_t=66.23(1-e^(-0.15(t-1.80))]^(3.2384);受放流增殖数量抑制,个体变小,生长减慢,拐点提前.生长参数L_∞,W_∞,k,kL_∞和bkW_∞均因放流数量的增加而减小;生长速度与放流数量间呈指数函数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关系式为kL_∞=40.75×0.9588~N.
- 陈宗尧刘永昌邱盛尧高永福张云尚
- 关键词:放流增殖对虾
- 黄海中部沿海放流增殖对虾秋汛洄游和分布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1990年
- 本文根据增殖对虾标志放流重捕和生产回捕的渔场统计资料、海洋水文及跟踪监测虾群的资料,对放流增殖对虾洄游分布和中心渔场变动进行了研究。据之分析表明:研究期内,每年6月中旬至7月初放流入海的幼对虾,主要生活在放流的湾内河口浅水区,并逐步向周围扩散索饵;8月上、中旬,主群陆续游出湾内的低盐高温区(盐度为28—30‰,温度为25—29℃),洄游分布在湾外5—15米水域;随时间推移,虾群逐渐趋向20米以深的高盐低温区(盐度为31—32.5‰,温度为20—23℃)索饵;10月下旬(底层水温18—19℃)为交尾盛期,11月上旬交尾结束,虾群分散进入越冬场。
- 刘永昌高永福
- 关键词:增殖对虾洄游
- 胶州湾中国对虾增值放流适宜量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4年
- 依据1985~1990年胶州湾对虾放流增殖结果,对放流增殖适宜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超过一定数量之后,随放流数量的增加,增殖对虾体长瞬时生长速度参数下降,二者呈kL∞=3.595be-7.4740×10-5N负相关关系(r=-0.9044)。从开捕时增殖对虾平均体长、资源量与放流数量的关系式分析,胶州湾放流中国对虾数量以6500~8000万尾为宜。
- 刘永昌高永福邱盛尧梁兴茂
- 关键词:中国对虾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