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翔

作品数:23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青年创新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家蚕
  • 6篇孢子
  • 6篇孢子虫
  • 6篇微孢子
  • 6篇微孢子虫
  • 3篇原种
  • 3篇桑树
  • 3篇微粒子
  • 3篇微粒子病
  • 3篇家蚕品种
  • 3篇蚕品种
  • 3篇蚕种
  • 2篇性状
  • 2篇一代杂交
  • 2篇一代杂交种
  • 2篇原种质量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种
  • 2篇制种
  • 2篇桑蚕

机构

  • 23篇云南省农业科...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23篇高翔
  • 18篇陈世良
  • 17篇高建华
  • 8篇杨荣贵
  • 7篇张金祥
  • 6篇朱峰
  • 6篇俞秀琼
  • 4篇丁志伟
  • 3篇陈国华
  • 3篇廖鹏飞
  • 2篇黎永谋
  • 2篇黎勇谋
  • 2篇张永红
  • 1篇罗顺高
  • 1篇黄俊荣
  • 1篇杨万明
  • 1篇田梅惠
  • 1篇许金山
  • 1篇姚琼莲
  • 1篇陈海佺

传媒

  • 6篇云南农业科技
  • 3篇中国蚕业
  • 3篇北方蚕业
  • 2篇蚕桑茶叶通讯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蚕桑通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蚕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四川蚕业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秋繁蚕种质量
2006年
俞秀琼陈世良高翔
关键词:蚕种质量饲养管理秋繁秋季繁育春季生产春季制种
加强全面管理 确保原种质量被引量:2
2007年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于1999年建立了蚕种质量检验中心,对本所繁育生产的各级原种进行统一管理与检验,制订了相应的内部蚕种生产防微管理办法和蚕种生产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并于2004年通过了中国质量协会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规范了各级原种的繁育工作,特别要求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要始终贯穿于原种的整个繁育过程中。
陈世良高翔杨荣贵
关键词:原种质量统一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家蚕微粒子病
不同温度下交配时间长短对母蛾产卵数及卵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以云蚕7、云蚕8为试验材料,调查在不同温度下雌雄蛾的不同交配时间对雌蛾产卵数和卵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配温度24~25℃,交配时间是4 h左右时,雌蛾的产卵量最多,良卵率最高。在其它温度下,交配时间少于3 h或超过5 h都影响雌蛾产卵数和卵质。
高建华高翔丁志伟黄俊荣张金祥
关键词:交配时间产卵数卵质
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及胚种传染性研究
2016年
通过人工添食的方法,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感染家蚕4龄起蚕,以确定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胚种传染性以及食下感染率、胚种传染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胚种传染性。以梨花迁粉蝶体中新鲜微孢子虫的食下感染率最高,为89.2%;以蛾体形式保存在4℃冰箱中半年的微孢子虫食下感染率次之,为84.8%;以蛾体形式保存在自然环境中半年的微孢子虫食下感染率较低,为13.3%;以微孢子虫水溶液形态保存于4℃冰箱中半年的食下感染率最低,为3.4%。家蚕转青卵检验胚种传染率,以梨花迁粉蝶体中新鲜微孢子虫的最高,为25.3%;4℃冰箱中存放半年的梨花迁粉蝶体中微孢子虫的次之,为19.3%;自然环境中存放半年梨花迁粉蝶体中微孢子虫的较低,为18.7%;以微孢子虫水溶液形态保存于4℃冰箱中半年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最低,为11.3%。
陈世良高建华陈海佺黎永谋邓欢高翔朱峰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感染性
家蚕微孢子虫感染雄蛾交配对雌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微孢子虫是母蛾检疫的唯一对象,为探明家蚕微孢子虫感染雄蛾交配对雌蛾的影响,了解其对蚕种生产的危害性,用患微粒子病的家蚕雄蛾与未患病雌蛾(各50只)进行交配试验,并统计分析交配后的感染率。结果表明:患有家蚕微孢子虫的雄蛾,能通过雌雄蛾交配把微孢子虫传给雌蛾,雌蛾微孢子虫检出率为66%,其交配传染率达78.57%,增加了各级蚕种因母蛾检测有微孢子虫而淘汰的风险系数。因此,蚕种生产过程中防微病工作很重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切断幼虫期食下感染的途径,减少因雄蛾感病通过交配而传给雌蛾的概率,减少蚕种损失。
陈世良高建华杨荣贵高翔张金祥朱峰
关键词:家蚕交配微孢子虫
家蚕原种在不同饲养季节中性状指标的差异性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近10年对云南省家蚕原种云蚕7、云蚕8的产质量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调查,并对各年度春季与秋季性状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千克茧粒数、死笼率无论中系云蚕7或日系云蚕8都是春季优于秋季,即春季茧子大,死笼茧少。而克蚁产茧量、克蚁制种量、千克茧制种量无论云蚕7或云蚕8,也是春季优于秋季,即单位产茧量、制种量春季高,秋季低。
陈世良黎勇谋高翔高建华
关键词:家蚕原种
不同品种及性别家蚕感染菜粉蝶微孢子虫差异性分析
2016年
为了解不同品种及不同性别家蚕感染菜粉蝶微孢子虫的差异性,利用菜粉蝶微孢子虫对9个不同的家蚕品种(8个原种、1个杂交种)进行感染性添食试验,添食菜粉蝶微孢子的浓度和数量均相同。结果表明,家蚕各品种之间感染菜粉蝶微孢子虫的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秋华最容易被微孢子虫感染,皓月感染力最低。同时,对不同家蚕品种雌雄蛾感染率进行调查,发现家蚕雌雄蛾之间感染菜粉蝶微孢子虫的差异并不显著。
陈世良杨荣贵高建华廖鹏飞黎勇谋高翔张金祥肖圣燕朱峰
关键词:家蚕品种感染率
家蚕品种云蚕7×云蚕8不越年卵的发生条件探析
2011年
蚕品种云蚕7、云蚕8发生不越年卵与催青温度、蚕期饲养的温度、光照及桑叶的质量密切相关:在高温30℃或低温15℃条件下催青,下一代有向不越年化性转变,壮蚕期饲养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光照时间太长或太短都有发生不越年卵的倾向;饲料桑叶的老嫩对不越卵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张金祥高建华丁志伟高翔席淑惠
关键词:家蚕不越年卵
石硫合剂的熬制方法与使用被引量:2
2010年
高建华丁志伟姚琼莲高翔
关键词:石硫合剂绿色食品生产桑园虫害植物保护农业生产
桑树品种性状与产叶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对云南省目前大量栽植的几个不同桑树品种进行几项农艺性状调查,分析桑树产叶量的高低与其它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指导蚕桑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过相关性分析,认为其中部分农艺性状与桑叶产量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农艺性状的提高,桑叶产量有增加的趋势,而部分农艺性状则与桑叶产量无相关性。
陈世良高翔俞秀琼陈国华
关键词:桑树品种农艺性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