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新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探讨被引量:3
- 2007年
- 覃植芳关平黄云
- 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栓塞患者4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23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NF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栓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芒果潘黔芬黄云
-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栓塞神经功能康复
- 试论怎样减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
- 在中国,护士职业安全教育较为缺失,目前医学院校均未设置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课程.医院对在职护士职业暴露风险防范的培训工作开展强度也还不够,亟需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以有效提高护士职业安全性.
- 陶桂珍李克群李娟王莉安启平蒲静侯红利黄云兰莉萍何迪
- 关键词:护士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8年5月30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使用rt-PA行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溶栓后头颅CT复查是否发生HT分为出血组(50例)和非出血组(70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病、房颤、高脂血症、高血尿酸症)、服用抗凝药、吸烟、溶栓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上述指标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采用二分类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T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有房颤、溶栓前PT>16 s、服用抗凝药以及吸烟等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分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房颤、吸烟、服用抗凝药、溶栓前PT>16 s和溶栓前NIHSS≥15分为静脉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有房颤、溶栓前PT>16 s、服用抗凝药以及吸烟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
- 安啟萍张荣勇黄云何迪付静王丽李娟曾雯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出血转化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180例AIS患者分为SAP组(n=85)和非SAP组(n=95);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房颤及冠心病)、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入院后是否予以肠内营养(EN)、每日EN总量及EN时长、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采用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分析,探讨SAP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AP组和非SAP组患者在入院时NIHSS≥15分、入院时GCS≤11分、入院时血清白蛋白<35 g/L、给予EN、给予机械通气、有吸烟史、房颤史、糖尿病史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15分、入院时GCS≤11分、糖尿病、吸烟、机械通气及EN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AP是多因素介导的并发症,入院时NIHSS≥15分、入院时GCS≤11分、糖尿病、吸烟、EN及机械通气是AIS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
- 曾雯曾雯伍国锋伍国锋安啟萍李娟
- 关键词:脑梗塞肺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