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前程
- 作品数:2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讲道理: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根本方法与核心进路
- 2023年
-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基于“讲道理”这一本质来认识思政课,就可能从根本上形成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方法与路径。思政课“讲道理”的科学内涵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运用学理与知识讲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用实践与事实增强理论与逻辑的证明力。“讲道理”决定了大学思政“金课”的内涵与标准,构成了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方法论原则,支撑起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方法系统。
- 黄前程刘琳
- 关键词:讲道理思政课进路
- 解决“四风”问题的一个历史借鉴与根本之道——基于中国传统治道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学理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四风"问题的解决,需要纳入某种学理上的分析。就中国传统治道来看,可将"文质世运"说作为分析"四风"问题的一个理论假设。诸如"四风"问题,自古有之。其中,汉魏之际曹魏集团对"清淡浮华"问题的处理方式,可视为对"文质运世"说的一个检验,并可为当前"四风"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历史借鉴。实质上,求真务实是"四风"问题的深层关涉,也是"四风"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反对"四风"中坚持求真务实,既汲取了"以质救文"的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也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 黄前程
- 关键词:四风学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 文化管理在管理发展史中的定位——以管理思维的性质为视角加以探讨被引量:4
- 2013年
- 文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组织文化为核心资源,以组织文化建设为管理工作中心的现代管理模式,或者指有关这一管理模式的思想、学说和理论。从管理思维的性质这一视角入手,通过分析文化管理的知识特征,可揭橥其实践智慧的知识形式和工程思维的典型性质,进而确定它在管理发展史中的位置与地位。可以看出,文化管理是从科学管理向整体管理的过渡,或者说是整体管理的一个雏形,它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科学管理的一种反省意识。
- 黄前程
- 关键词:文化管理管理思维整体管理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机理模型的当代构建被引量:2
- 2018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机理模型的当代构建,就是在一定理论前提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背景下发生创造性转化的机理,即其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系统运行的原理,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来进行揭示和描述。它包括三个重要步骤:一是援引基本理论,二是揭示重要机理,三是建立数学模型。文化生态理论是其基本理论,它包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视做一个文化生命演化的整体,将整体方法作为对其展开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机理则是这个创造性转化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普遍原理、中国文化现代化历史问题的当代延伸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矛盾;数学模型,可以制作反映系统关系的框图,和采用一般系统论的函数方程与微分方程,这三者共同完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机理模型的当代构建。
- 黄前程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 核心价值观引领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形成的方法论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顺利推进有赖于现实路径的成功探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标杆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养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与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对创造性转化路径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方法论作用,即基于"主体—客体"双向互动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体性因素,对创造性转化路径的形成加以介入。这具体体现在:它引导创造性转化路径的选择;它介入创造性转化路径的构建;它激发创造性转化路径的开辟等方面。
- 黄前程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论
- 1902年的“中国哲学”——聚焦中国哲学学科化历史起步的考察
- 2024年
- 1902年的“中国哲学”在哲学观念上有了重要的历史突进;在哲学研究上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在哲学专门化、学科化发展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在此过程中,中国哲学初步认识到了自身讲求“实理”的民族特点,并开始构想一种“富于包容性”的哲学概念。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参与世界哲学合作共建和实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可贵财富。它为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启发性示例。
- 黄前程
- 关键词:中国哲学学科化
- 研究生思政金课建设的“知识魅力增强”进路
- 2024年
- 研究生思政金课建设的“知识魅力增强”进路,是以增强学科知识的说服力、吸引力、创造力为基础而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相匹配的高质量思政课程的方法取径。这一进路反映了思政金课建设的内涵要求,凸显了研究生思政课的特点要求,遵循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规律要求。“知识魅力增强”进路的具体目标包括深化思政课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阐明思政知识的学理逻辑与现实根基,增强思政知识的感染力与教学传播效果,等等。这一进路可以展开为:贯彻实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的教学理念;建“定信念、讲道理、促担当、有探究”的教学理论框架;以“两性一度”为指针丰富和深化课程知识内容;突出知识与价值、能力的关联,重构知识应用场景,强化知识的转化迁移。
- 黄前程
- 关键词:思政课知识进路
- 论冯契哲学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被引量:1
- 2018年
- 冯契哲学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以广义认识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以辩证逻辑方法重建形而上学、以综合创新方法建构"智慧说"哲学体系和以转化再造方法传承中国哲学话语方式。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冯契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努力克服研究中"左"的和形而上学的倾向,取得了重大突破。冯契以广义认识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阐释其"天人交互"的总特点,深化了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新认识,也为中国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进路。冯契以辩证逻辑方法对"转识成智"机制作了系统、深入、科学的说明;而能正确理解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是冯契能够对"转识成智"予以证成并实现其形而上学重建的关键。
- 黄前程
- 关键词:哲学方法论智慧说广义认识论形而上学
-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基础、历史经验与当下思考被引量:15
- 2016年
- 文化现代化、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动力机制问题,是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深层关切。相应地,文化现代化理论、文化全球化理论和文化动力机制理论,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基础。从历史经验看,根据文化资源分类,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方式可分为创新发展、解析重构和移植再造三种。在这三种方式中又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最为基本的文化创新创造方法——诠释学方法;而"格义"也是一种特殊的诠释学方法。关于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有三个重要问题有待深入探讨:一是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创造性转化"的推进路径问题,三是"创造性转化"的本体论问题。函数表模型Y=F(M,Z,X),可以用来表达中、西、马三者的总体关系;时代化路径、大众化路径和世界化路径,是推进创造性转化的三个基本路径;而实践本体论或许能满足关于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一个本体论追问。
- 黄前程
-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经验
- 整体论概念的梳理与整合被引量:8
- 2013年
- 整体论在学术研究领域,是以超越还原论为旨向的一种思想意识。它着重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方法被提出和推进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与还原论论战的过程中,整体论思想本身的建构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实际上,对整体论既有存在论层面的理解,也有认识论、方法论层面的理解。同样,对整体论概念的使用也是多种多样的,以致出现了构成论整体论,系统论整体论,关系整体论,生成整体论,复杂整体论诸多整体论概念。总的看来,学界对整体论思想的理解和运用还欠成熟、存在混乱。因此,尝试对整体论概念进行梳理与整合,这于整体论思想的研究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 黄前程
- 关键词: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生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