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果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少年
  • 3篇青少年
  • 3篇网游
  • 2篇新闻
  • 2篇污名
  • 2篇污名化
  • 2篇媒介
  • 1篇新闻报
  • 1篇新闻报道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动因
  • 1篇心理根源
  • 1篇心理功能
  • 1篇游戏
  • 1篇社会责任
  • 1篇实证
  • 1篇玩家
  • 1篇网络暴力
  • 1篇网络暴力游戏
  • 1篇网络新闻

机构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黄果
  • 4篇燕道成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话语与现实:网游青少年媒介形象的建构与分析
在传媒市场化的进程中,中国的新闻媒介正在经历一个从传播方式娱乐化到传播内容娱乐化的过程,赫胥黎对文化的担心——“文化成了滑稽戏”正成为现实。在这样的传播态势中,网游青少年——这个为主流文化既关注又抵制的群体,成为了新闻媒...
黄果
关键词:网络游戏青少年媒介形象社会责任
文献传递
污名化:新闻报道对网游青少年的形象建构被引量:19
2013年
通过对具有普遍性和显著性意义的新闻报道进行筛选和分析,文章论述了新闻报道对网游青少年的污名化建构,发现新闻媒体在对网游青少年的报道中,通过强调有卖点的内容,戏剧化处理报道和剥夺玩家话语权等方式,给网游青少年群体贴上了"责任感缺失"、"问题少年"、"犯罪倾向"等标签,以此形成对网游青少年形象的污名化建构。新闻报道对网游青少年的形象塑造巳经逐渐深入公众的潜意识,这些潜意识是刻板印象的根源,也是公众在现实生活中对待网游青少年的内在依据。本文解析了新闻报道对网游青少年形象构成污名化的过程和影响,并提出去污名化的方法与途径。
燕道成黄果
关键词:污名化
网络暴力游戏涵化青少年的传播心理动因被引量:8
2013年
随着网络游戏的迅速扩张,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成为当今媒介化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从涵化理论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社会与个人的心理因素成为网络暴力游戏涵化青少年的心理根源,从社会娱乐到精神麻醉,网络暴力游戏又发挥着重要的心理效能,而媒介竞争心理则是网络暴力游戏涵化青少年的推动力。
燕道成黄果
关键词:网络暴力游戏涵化心理根源心理功能媒介竞争
网游青少年:网络负面形象的建构与实证被引量:5
2014年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普遍娱乐方式,而网络新闻在公众对网游青少年玩家的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经常从不同角度来报道并放大具有典型意义的网游青少年玩家个案,以此建构网游青少年玩家的形象并引导人们对该群体的印象存储。通过对11年来人民网与新浪网中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网络新闻对网游青少年玩家媒介形象构建时出现偏差,形成对网游青少年玩家污名化形象建构的影响。
燕道成黄果
关键词:网络新闻污名化
当前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与成因
2012年
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当中的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由于其突发性、暴力性、社会破坏性等特点颇受社会关注,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正变得日益复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眼下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正确把握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和成因,有利于社会正确认识农村的暴力型群体性事件,有利于地方政府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农村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及时找出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中矛盾的根源所在,从而从源头上预防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燕道成黄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