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威

作品数:98 被引量:69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血管
  • 17篇卒中
  • 16篇血压
  • 15篇脑梗
  • 14篇高血压
  • 14篇放射性
  • 12篇缺血
  • 12篇梗死
  • 11篇照射
  • 11篇脑梗死
  • 11篇脑损伤
  • 10篇豆状核
  • 10篇肝豆状核
  • 9篇豆状核变性
  • 9篇脑缺血
  • 9篇放射性脑损伤
  • 9篇肝豆状核变性
  • 8篇动脉
  • 8篇全脑
  • 7篇蛋白

机构

  • 7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3篇中山医科大学...
  • 11篇中山大学
  • 9篇香港中文大学
  • 4篇顺德区容奇医...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海南医学院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深圳市宝安区...
  • 3篇佛山市顺德区...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96篇黄海威
  • 21篇黄如训
  • 12篇李玲
  • 12篇苏镇培
  • 12篇何国永
  • 12篇郭俊杰
  • 11篇周香雪
  • 10篇谭双全
  • 9篇吴小红
  • 9篇黄家星
  • 9篇李洵桦
  • 8篇梁秀龄
  • 8篇曾进胜
  • 8篇刘冰
  • 7篇付贤
  • 7篇彭丹心
  • 7篇梁颖茵
  • 6篇朱建忠
  • 6篇蒲小勇
  • 6篇吴萌萌

传媒

  • 12篇中国神经精神...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内科理论与实...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现代医院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卒中后失语症病人语言恢复机制:来自于神经影像学的提示
目的 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PSA),定义为大脑血管损伤后,语言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的情况,是卒中产生的最具破坏性的认知缺陷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脑卒中后失语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巨大进展。...
谢颖黄海威
X线照射后体外共培养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Ang-1、Ang-2、Tie-2和VEGF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 X 线照射体外共培养的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后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受体Tie-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VEGF、Ang-1、Ang-2及Tie-2和放射性脑损伤( RBI)的关系。方法利用Transwell培养板,将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以5、10、20、30 Gy剂量的X线照射共培养的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后继续培养24 h,并设正常对照组即未照射组。 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VEGF、Ang-1、Ang-2及Tie-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10、20、30 Gy剂量组VEGF的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1.71±0.11)、(2.03±0.05)、(2.20±0.06)、(2.19±0.08)比(1.26±0.10),P<0.05];5、10、20、30 Gy剂量组Ang-1的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2.27±0.07)、(2.28±0.06)、(2.01±0.05)、(1.54±0.08)比(2.46±0.04),P<0.05];5、10、20、30 Gy剂量组Tie-2的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2.40±0.10)、(2.47±0.06)、(1.05±0.09)、(1.00±0.08)比(4.80±0.07),P<0.05];5 Gy和10 Gy剂量组Ang-2的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2.10±0.07)、(2.43±0.08)比(1.69±0.05), P<0.05];20 Gy和30 Gy剂量组 Ang-2的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1.12±0.10)、(1.21±0.04)比(1.69±0.05),P<0.05]。结论 X线能够诱导体外共培养的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VEGF、Ang-1、Ang-2及Tie-2的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不同的改变,而这些蛋白水平的不同改变可能与RBI的微血管损伤相关。
吴萌萌黄海威周桂娟邓哲治吴小红
关键词: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共培养
Lance-Adams综合征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各种意外情况如中毒、车祸、电击、高空坠落、过敏性休克等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有发生,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重大事件,影响公共卫生。呼吸、心跳骤停是一种临床危重症,其生存率非常低。据相关统计,院外心跳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OHCAs)的发生率约为每年(37-121)/10万,
黄海威朱建忠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急性脑积水
1998年
吴跃刚黄海威黄绵清卢华毓宋志惠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引流急性脑积水脑室积血脑室内积血侧脑室
放射性脑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
目的 对放射性脑损伤(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 RBI)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地整理概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检索对RBI至今的国内外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综述RBI的可...
郭俊杰黄海威何国永谢颖
广东省佛山市社区中老年人群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广东省佛山市社区中老年人群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以居委会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采集相关资料和临床指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双侧颅内大动脉的狭窄情况。州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在1405名研究对象中,163例(11.6%)存在颅内动脉狭窄,104例(7.4%)存在单一颅内动脉狭窄,59例(4.2%)存在2条及以上动脉狭窄,标化患病率为10.3%。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率最高(9.89%),其余依次为基底动脉(3.05%)、大脑中动脉(2.29%)、大脑前动脉(1.59%)、椎动脉(1.38%)、大脑后动脉(0.89%)。年龄分层分析显示,70岁以上年龄组标化患病率(27.8%)显著高于70岁以下组(7.5%)(P=0.000)。单冈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在狭窄组(8.6%)显著高于非狭窄组(2.7%)(P=0.000);平均收缩压在狭窄组显著高于非狭窄组(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史和收缩压升高是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史OR=2.362,95%CI:1.194~4.674,收缩压升高OR=1.024,95%CI:1.016~1.031)。结论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在中国南方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尤其是70岁以上人群,累及颈内动脉虹吸段、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为多。糖尿病史和收缩压升高是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苏丽丽黄海威谭双全吴小红周桂娟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
肝豆状核变性弥散张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呈像(DTI)对于肝豆状核变性(WD)的意义.研究WD患者脑部白质损伤的情况.方法:选取脑型WD初诊患者30例、正常对照20倒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改良Young量表评分,铜代谢检查.所有入选者进行...
周香雪李洵桦黄海威黎规典
全身亚低温对缺血脑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1999年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复制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的梗死灶大小及对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环型银夹以双肾双夹法复制RHRSP,改良Longa’s线栓法制成MCAO缺血模型,冰袋法诱导亚低温,TTC染色测定梗死灶体积,免疫组化法、图象识别系统计算BCL-2蛋白表达强度。结果1亚低温能明显缩小梗死灶体积;2亚低温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正常体温组。结论亚低温增强缺血后基因BCL-2的表达可能是它具有缺血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裴中李玲黄海威彭福华彭福华
关键词:亚低温BCL-2蛋白脑缺血
血清铜蓝蛋白检测在肝豆状核变性及其携带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目前对于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尚不一致。文中探讨检测血清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和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WD携带者的临床表现和铜代谢规律。方法确诊的WD患者60例,WD携带者30例,合并病毒性肝炎的WD携带者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对所有入组者进行病史采集、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检测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以及铜代谢指标检查,包括脑脊液铜、血清铜、青霉胺排铜试验前后24 h尿铜。同时进行神经影像学、腹部B超、肝功能、肝炎标志物检查。结果 WD患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健康人,排铜试验后尿铜显著高于健康人。WD携带者铜蓝蛋白异常者高达73%,其铜蓝蛋白水平介于健康人和WD患者之间。合并病毒性肝炎的WD携带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0.1 g/L且随肝功能波动,其尿铜略高于健康人,排铜试验后尿铜高于健康人。单纯病毒性肝炎患者铜蓝蛋白水平仅轻度降低。结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有助于鉴别WD、WD携带者和其他肝病。病毒性肝炎多导致铜蓝蛋白水平轻度异常;WD携带者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铜蓝蛋白水平显著下降。WD携带者的铜蓝蛋白水平常介于健康人和WD患者之间,可作为WD携带者的诊断依据。WD携带者存在轻微铜代谢异常,但无临床症状,不需进行排铜治疗。
周香雪李洵桦黄海威刘冰朱荣兰梁颖茵朱建忠梁秀龄
关键词:铜蓝蛋白肝豆状核变性杂合子血清铜尿铜
电刺激对大鼠脑梗塞康复中星形细胞与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脑梗塞后的康复机制。方法:用易卒中型双肾双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复制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走平衡木法评价大鼠康复功能。于电刺激治疗后第1、3、6、9周末在脑梗塞灶边缘区观察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胶质酸性蛋白表达,神经丝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神经元凋亡及脑微血管舒张情况。结果:治疗组从3~9周末瘫痪肢体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在脑梗塞边缘区上述表达及脑微血管舒张数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可以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其机理可能是电刺激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增强神经元活性,激发脑微血管舒张。
方燕南黄海威陶玉倩李玲丁明晖李花曾进胜
关键词:电刺激脑梗塞星形细胞神经元康复机制脑微血管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