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芬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未行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410例,应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评估肾功能损害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B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CHB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9.76%(81/41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年龄>50岁是CHB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部分CHB患者可于抗病毒治疗前发生肾功能损害,其中男性及年龄>50岁患者发生风险更高。
- 王慧雯李慧姣李慧姣刘宇刘宇黄艳芬黄艳芬陆惠洁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肾功能损害
- 替诺福韦治疗NAs经治耐药或应答不佳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TDF)治疗核苷(酸)类药物(NAs)经治耐药或应答不佳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NAs经治耐药或应答不佳的慢性乙肝患者12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TDF组72例、ETV+ADV组49例。TDF组口服TDF 300 mg/d,ETV+ADV组口服ETV 0.5 mg/d、ADV 10 mg/d,治疗24周以上。从换用TDF或ETV+ADV时为观察基线,观察终点为治疗48周。比较两组治疗基线及治疗4、12、24、36、48周时血清HBV DNA含量及HBV DNA不可测率,HBe 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耐受情况,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TDF组和ETV+ADV组血清HBV DN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TDF组治疗12、24、36、48周时血清HBV DNA含量均低于ETV+ADV组(P均<0.05);TDF组和ETV+ADV组HBV DNA不可测率均明显升高,但TDF组治疗12、24、36、48周时HBV DNA不可测率均高于ETV+ADV组(P均<0.05)。两组累积48周HBe 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及各时间ALT复常率比较P均>0.05。治疗期间,TDF组4例、ETV+ADV组2例出现肾功能轻度异常,均未出现横纹肌溶解、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无病情加重或死亡。结论对NAs经治耐药或应答不佳的慢性乙肝患者采用TDF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 李慧姣王慧雯王慧雯刘宇郭莉黄艳芬陆惠洁黄艳芬
- 关键词:替诺福韦恩替卡韦阿德福韦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00年
- 黄艳芬
- 关键词: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亢进症肝损害抗甲状腺药物
- 老年慢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 2001年
- 黄艳芬
- 关键词:心理护理人口老龄化内科护理学新入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