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觉弘

作品数:42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历史地理
  • 17篇文学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7篇左传
  • 17篇《左传》
  • 10篇春秋
  • 5篇佚文
  • 4篇史记
  • 4篇孙复
  • 4篇考说
  • 4篇孔子
  • 4篇成书
  • 3篇考论
  • 3篇《春秋传》
  • 2篇山羊
  • 2篇司马迁
  • 2篇左丘明
  • 2篇文士
  • 2篇汉代
  • 2篇汉魏时期
  • 2篇《史记》
  • 2篇《春秋》学
  • 2篇春秋学

机构

  • 26篇江汉大学
  • 12篇武汉大学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2篇黄觉弘

传媒

  • 4篇江汉大学学报...
  • 3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唐都学刊
  • 2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江南大学学报...
  • 2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图书馆理论与...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船山学刊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孔子作《左传》说源流考被引量:1
2007年
孔子作《左传》说当首先缘起于清康熙年间张沐的《春秋疏略》。清人许伯政《春秋深》承绪张沐之说并恢扩之。近世顾路柏《中国文学史》、章太炎《检论》卷二《春秋故言》及毛起《春秋总论初稿》等并有流衍。
黄觉弘
关键词:孔子《左传》
《春秋》学与建安文士群被引量:1
2007年
建安时期,在国家分崩离析状态下形成了六个比较重要的文士群。考察建安文士群的聚散分合及其言行事迹,与《春秋》学有着极深的渊源。特别是《春秋》左氏学,更是受到各大文士群的普遍关注,完成了东汉以来《春秋》古、今学兴衰的最后转化。建安史传、史论作品借鉴了《左传》编撰体例。建安作品多以"《春秋》大义"作为行文立言的依据,几乎形成了无《春秋》大义不成文的态势。建安作品用典隶事多采《春秋》经传(尤其是《左传》和《公羊传》),几乎所有建安重要作家都有这方面的运用实例。
黄觉弘
关键词:《春秋》学《左传》建安
《春秋》大复仇与汉代复仇作品被引量:6
2007年
汉代复仇之风盛行,最为直接而重要的原因在于主张“大复仇”的春秋学占据了国家政治思想和社会意识的主导地位。《春秋》大复仇学说的最终形成主要得力于公羊学的鼓吹。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形形色色的复仇故事,将自己深刻而独特的大复仇意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越绝书》、《吴越春秋》及《燕丹子》三书也是著名的大复仇作品。
黄觉弘
关键词:《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燕丹子》
刘歆争立《左传》始末略论被引量:1
2005年
《左传》自先秦成书至西汉,一直处于潜滋暗长的阶段,学者“传训故而已”。直至刘歆的出现,《左传》才异军突起。《移让太常博士书》标志着第一次今、古文经学之争的正式开始和整个经学发展演变的重大转捩。从刘歆出外补吏复起到《左传》等古文经传得立于学官,确实与王莽的大力扶持分不开。
黄觉弘
关键词:《左传》学官
杨时《春秋》遗说及其渊源
2009年
《龟山集》四十二卷中多论及《春秋》,卷八《经解.春秋义》尤为集中。李明复《春秋集义》、胡安国《胡氏春秋传》、程公说《春秋分记》等书称引杨时《春秋》说,其中多有不见《龟山集》及新近出版《全宋文》之《杨时集》者,乃杨时《春秋》佚说。杨时对宋世《春秋》学非常关注,其说与宋世学者渊源颇深。杨时对胡安国"元即仁"说和"夏时冠周月"说进行了最早的批评。杨时曾多向程颢请教问疑。杨时与程颐都重义理而轻训诂,但程颐明显将传统《春秋》学纳入到其理学体系,刘绚、胡安国也沿此路数推而广之,而杨时立论衍说却甚少见此以"天理"、"人欲"为范畴的程门理学色彩。
黄觉弘
《左传》成书上下限推考被引量:4
2006年
综观历代诸家研究和论证,《左传》成书战国说至少在史事叙述、天文记载、群籍称引、辞令、预言等方面有比较坚实的理致和证据。《左传》于卫嗣君五年(前320年)仍未写定,这是《左传》成书时代的上限。纯集疏《左传》卜筮事的《师春》既在魏襄王殉葬物之列,则资其抄集的《左传》至迟亦当在襄王卒年(前296年)写定亦甚明。概而言之,《左传》成书于前320年至前296年之间。《左传》作者最大可能是鲁人,还应与魏国有着深切的关系。
黄觉弘
关键词:《左传》
论汉代《左传》的两大传本及其显晦被引量:1
2005年
《左传》存在着民间传本与秘府藏本两种系统。两种系统之间应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民间传本有不少的残缺部分。一些学者认为今本《左传》之前有一个完整的“原本”。秘府藏本因刘歆的努力而立于学官,始显于世。刘歆《左传》学派是新莽之后整个东汉《左传》学的主干。这个主导地位最终导致了《左传》秘府藏本的通行和民间传本的晦没。贾谊一系民间传本在陈元做了一番带有总结性的工作后,遂至浸微。《左传》的两种系统就其初始而言,都属古文本。然而其趋势则是今文转写本渐渐增多,因为只有多以今文转写方能较大规模地流行民间。古文本《左传》当消亡于唐宋之际。
黄觉弘
《史记·本纪》述《左传》辨疑
2005年
清季以来,论者对《史记》征述《左传》的情况多有怀疑,特别是对《史记》本纪部分之《五帝本纪》、《夏本纪》、《周本纪》、《秦本纪》诸篇尤多诘难。在一定程度上,淆乱了对《史记》、《左传》及二者之关系的正确理解。《五帝本纪》叙说举十六族、去四凶事乃径袭《左传》文公十八年文。崔适则谓此节非司马迁所述,而乃后人窜入,并举“乖异者”五条以证其说。言似有据,而实诬谬。此节与司马迁属意之五帝序列相抵牾。《夏本纪》叙说刘累豢龙事本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本纪》载事多参稽《左传》。《秦本纪》记穆公事多本于《国语》,而《左传》载秦穆公事迹亦详,故司马迁颇参用之。
黄觉弘
关键词:《左传》
《左传》先秦授受世系之由来辨伪被引量:1
2002年
《别录》所记《左传》先秦授受世系乃出后人伪窜 ,且其伪窜之时在南梁武帝末期至南陈亡入隋之前约5 0年之间。此伪世系是由《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黄觉弘
关键词:《左传》《别录》
《左传》成书秦汉说及代有增益说综考被引量:2
2006年
北宋郑獬可能是历史上《左传》成书秦汉说的最早提出者。南宋魏了翁亦疑《左传》乃秦汉初人所作。明嘉靖年间季本最早明确提出《左传》成于汉初张苍之手。近人洪业继之。然此数说无甚影响。真正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刘歆伪作说。从历史渊源来看,此说远在西汉末刘歆挑起今、古文经学之争时就已伏下了线索。清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的问世,标志着刘歆伪作说的正式兴起。近世以来,大凡今文经学派和受今文经学派影响较深的学者多持刘歆伪作说。但现今此说已难见持论者了。代有增益说调停春秋说、战国说及秦汉说三派之间,以顾炎武的表述最为简明扼要。对此说有所申阐发明的是徐中舒。
黄觉弘
关键词:《左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