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辉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安全性
  • 2篇痴呆
  • 1篇心理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治疗2型糖尿...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认知障碍患者
  • 1篇舍曲林
  • 1篇神经生长
  • 1篇神经生长因子
  • 1篇失眠
  • 1篇失眠症
  • 1篇鼠神经生长因...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帕罗西汀

作者

  • 5篇黄辉
  • 1篇刘志刚
  • 1篇王霞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轻度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纳入轻度PSCI患者70溯,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方案为rTMS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案仅为同样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分变化,并对治疗前后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检测对比。绪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oCA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MoCA评分为23.34(±4.69),对照组为26.11(±4.1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波幅分别为(372.43±23.59)ms、(7.03±2.28)pV,对照组分别为355.46(±16.59)ms、8.63(±1.65)μV,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接受rTMs治疗的患者中,仅有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头疼、头晕症状,在未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数日内自行缓解,未对治疗造成影响。结论:rTMS联合药物治疗轻度PSCI,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此外,rTMS使用的安全性亦高,并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
黄辉
关键词:安全性
鼠神经生长因子改善麻痹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麻痹性痴呆患者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某院麻痹性痴呆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青霉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简易智力状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简易智力评分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痹性痴呆患者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起到了辅助治疗的作用。
黄辉刘志刚王霞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麻痹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
乌灵胶囊与阿普唑仑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与阿普唑仑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口服乌灵胶囊)与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每组各4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服药前后患者睡眠情况进行评分。观察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观察服药期间患者空腹血糖(FBG)以及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水平。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5%、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BG以及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2.5%,对照组为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睡眠,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黄辉
关键词:乌灵胶囊阿普唑仑2型糖尿病失眠
不同药物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4年
抑郁症系指各种原因引发的心境障碍,轻者表现为持续性心境低落,重者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严重精神病性表现[1]。抑郁症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出现,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重,目前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逐渐增多,临床就诊的比例明显上升。SD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2]。帕罗西汀是临床上较常使用的一种抗抑郁药,而利培酮则属于新型抗精神病药,已有临床治疗SD的报道[3]。
黄辉
关键词:利培酮帕罗西汀老年性抑郁症安全性
奥拉西坦联合舍曲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及认知的干预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舍曲林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舍曲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6 w、12 w后,两组MMSE评分均出现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此外,治疗6 w、12 w后,实验组HAMD评分显著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奥拉西坦联合舍曲林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黄辉
关键词:舍曲林血管性痴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