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铃凌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能值
  • 2篇农田
  • 2篇农田生态
  • 2篇农田生态系统
  • 2篇绿洲
  • 2篇民勤绿洲
  • 2篇空间分异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结构
  • 1篇能值分析
  • 1篇区位
  • 1篇区位熵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洛伦茨曲线
  • 1篇牧区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可持续发展评...
  • 1篇空间分异特征
  • 1篇甘南牧区

机构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黄铃凌
  • 2篇刘淑英
  • 2篇张志功
  • 2篇王平
  • 1篇马钢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能值分析的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民勤绿洲对国家的生态安全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它的存在阻挡了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围,是武威绿洲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的有效屏障。农业是民勤绿洲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直接关系到绿洲生态环境的安危。农田生态系...
黄铃凌
关键词: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空间分异能值
文献传递
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能值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2011年民勤绿洲18个乡镇农田生态系统的环境资源条件、投入产出结构和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反映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水平的能值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强的是夹河乡,其他乡镇农田生态系统为消费型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弱;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能值综合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东北片高于西南片、绿洲边缘带高于中心带的地理分布特征;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总体上不具有可持续性,不协调发展型区域和极不协调发展型区域农田面积占民勤绿洲农田总面积的73.68%,强、中、弱协调发展型区域只占26.32%。因此,目前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面临的不可持续性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黄铃凌王平刘淑英马钢张志功王坤
关键词: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空间分异能值主成分分析
甘南牧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甘南牧区2001—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全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区主要用地类型为牧草地和林地,分别占总面积的67.30%和24.68%。牧草地、未利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在各县(市)的分布比较均匀,而园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农用地、耕地在各县(市)的分布不均匀。全区耕地、其他农用地呈减少趋势,牧草地和林地呈增加趋势;耕地强度指数的绝对值最大,水利设施用地动态度的绝对值最大,分别为0.497 6%和45.570 5%。耕地、牧草地、林地变化贡献率最为显著,分别为0.481 2,0.323 9,0.143 1。空间上临潭县、合作市、迭部县对全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贡献较大。研究表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甘南牧区得到了较好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投资力度加大,甘南牧区的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较大。
黄铃凌王平刘淑英张志功
关键词:甘南牧区土地利用结构区位熵洛伦茨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