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淑敏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合酶
  • 3篇合酶
  • 2篇斑块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胸主动脉
  • 1篇血小板
  • 1篇硬化斑块
  • 1篇他汀
  • 1篇泡沫细胞
  • 1篇皮损伤
  • 1篇粥样硬化斑块
  • 1篇粥样硬化模型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黑淑敏
  • 4篇郭延松
  • 4篇吴宗贵
  • 3篇杨军珂
  • 2篇宋云凌
  • 1篇谢晓春
  • 1篇胡桃红
  • 1篇姜小华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北京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试建立一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方法给予大鼠一次维生素D33×105U/kg体重肌肉注射、球囊损伤主动脉内皮和饲以含2%胆固醇、0.5%胆酸钠、0.2%丙硫氧嘧啶、3%猪油和维生素D31.25×106U/kg的高脂饲料90 d。结果90 d后大鼠血脂明显增高,胸主动脉形成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有大量的泡沫细胞、脂质、巨噬细胞及钙化,中膜平滑肌明显萎缩;而仅饲以高脂饲料的大鼠胸主动脉结构未见改变。结论血管钙超载、内皮损伤和高脂可使大鼠主动脉形成较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杨军珂郭延松吴宗贵黑淑敏宋云凌胡桃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脂胸主动脉内皮损伤维生素D3泡沫细胞
壳聚糖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均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饲以高脂饲料(不含维生素D3);C组:一次性给予大鼠维生素D3(30万U/kg体重)肌肉注射,以球囊损伤主动脉内皮和饲以含维生素D3(1.25×10^6U/kg)的高脂饲料;D组在C组的基础上饲料中加入5%壳聚糖。90 d后检测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NOS的活性。结果:(1)90 d后C组大鼠胸主动脉形成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仅饲以高脂饲料的大鼠胸主动脉结构未见改变,D组大鼠胸主动脉未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血管中内皮型一氧化合酶(eNOS)后三组较A组均活性下降(P〈0.01),而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B组较A组无差异,而C组较A、B两组表达和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0.01),较之C组,D组的水平下降(P〈0.01),但仍高于A、B组(P〈0.01);(4)较之A组,B、C组的TC、TG、LDL-C水平上升(P〈0.05-〈0.01),D组的较C组下降(P〈0.05-〈0.01);B、C组的HDL-C水平较A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壳聚糖可通过抑制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吸收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通过对血脂的作用而间接发挥对NOS的影响。
杨军珂吴宗贵郭延松黑淑敏
关键词:动脉硬化一氧化氮合酶壳聚糖
左旋精氨酸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L-Arg)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将40只W 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L-Arg 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3组大鼠均予高脂饲料;动脉硬化组辅以维生素D3治疗,L-Arg组在饮水中另加入L-Arg治疗。所有大鼠在实验后7天行手术,90天后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NOS的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血清L-Arg水平。结果:①高脂血症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和L-Arg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增高(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上述4项指标在高脂血症组与动脉粥样硬化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高脂血症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L-Arg均无影响,补充L-Arg可使其明显增高(P<0.01,VS其余3组)。③胸主动脉HE染色,动脉粥样硬化组动脉形成明显的具有脂质聚集、炎性细胞聚集、钙化等特点的斑块,高脂血症组动脉结构未见明显的改变;L-Arg组动脉管壁有小的钙化和斑块,较动脉粥样硬化组减轻。④胸主动脉诱导型NOS(iNO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组均为阴性;动脉粥样硬化组为强阳性;L-Arg组为阳性。⑤血管中内皮型NOS(eNOS)活性高脂血症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及L-Arg组较正常对照组均下降(P<0.01),与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L-Arg组有一定的恢复(P<0.05);iNOS活性高脂血症组较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动脉粥样硬化组及L-Arg组均显著增加(P<0.01)。⑥高脂血症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L-Arg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L-Arg组血清L-Arg浓度与其他3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结论:补充L-Arg增加了内皮功能,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减轻,但由于其对iNOS无作用,动脉仍形成斑块。
杨军珂吴宗贵郭延松黑淑敏谢晓春
关键词:精氨酸动脉粥样硬化一氧化氮合酶WISTAR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时血小板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活性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时血小板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表达特点和活性。 方法 :大鼠分为 3组 :第 1组为正常对照组 ,以普通饮食饲养 ;第 2组饲以高脂饲料 (不含维生素 D3) ;第 3组为维生素 D33× 1 0 5U/ kg一次肌内注射、球囊损伤主动脉内皮和饲以含维生素 D31 .2 5× 1 0 6 U/ kg的高脂饲料。 90 d后检测大鼠血小板内 NOS的表达和活性。结果 :第 2组和第 3组大鼠血小板中内皮型 NOS(e NOS)均较第 1组表达减弱、活性下降 (P<0 .0 1 ) ,而第 2、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诱导型 NOS(i NOS)表达和活性在第 2组与第 1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但第 3组较前两组均显著增加 (P<0 .0 1 )。结论 :结果提示 ,动脉粥样硬化时血小板 e NOS表达和活性受到抑制 ,而 i
杨军珂吴宗贵郭延松宋云凌黑淑敏姜小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
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斑块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杨军珂吴宗贵郭延松黑淑敏宋云凌胡桃红
关键词:辛伐他汀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