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金龙

作品数:50 被引量:1,714H指数:2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1篇水稻
  • 18篇超级稻
  • 17篇栽培
  • 17篇高产
  • 14篇粳稻
  • 9篇籼稻
  • 8篇高产栽培
  • 7篇超高产
  • 6篇生育
  • 6篇机插
  • 4篇杂交
  • 4篇杂交粳稻
  • 4篇栽培技术
  • 4篇生产力
  • 4篇不同种植方式
  • 4篇产力
  • 4篇超高产栽培
  • 3篇氮素
  • 3篇栽培方式
  • 3篇栽培模式

机构

  • 50篇扬州大学
  • 5篇兴化市农业技...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江苏省作物栽...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东海县农业技...
  • 1篇常熟市作物栽...
  • 1篇江苏省如东县...

作者

  • 50篇龚金龙
  • 41篇张洪程
  • 40篇许轲
  • 40篇霍中洋
  • 39篇戴其根
  • 38篇魏海燕
  • 28篇胡雅杰
  • 20篇高辉
  • 16篇邢志鹏
  • 16篇李杰
  • 15篇常勇
  • 13篇龙厚元
  • 5篇沙安勤
  • 5篇周有炎
  • 4篇吴桂成
  • 4篇王洁
  • 3篇吴文革
  • 3篇郭振华
  • 3篇罗学超
  • 2篇郭保卫

传媒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作物学报
  • 7篇中国稻米
  • 5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全国第十五届...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农技服务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北方水稻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农学学报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第十三次中国...

年份

  • 2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14篇2012
  • 1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方粳型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及其形成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6
2012年
在大田机插条件下,以南方稻区5个粳型超级稻(南粳44、宁粳1号、宁粳3号、扬粳4038、武粳15)为材料,同生育期常规粳稻武运粳7号为对照,在其他栽培措施统一在最佳技术指标前提下,设置7个氮肥水平(0、150.0、187.5、225.0、262.5、300.0和337.5kg.hm-2),从中得出各品种在这7个氮肥水平下出现的最高生产力,并将其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对5个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及其构成、群体生长发育动态、株型以及倒伏性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为10.51(10.30~10.68)t.hm-2,极显著高于对照(9.77~9.82t.hm-2),增产幅度达5.2%~8.7%。与对照相比,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群体穗数多,穗型大,群体颖花量高(42442.11~44873.23×104.hm-2),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之相当;群体茎蘖机插后早发快长,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苗数略高于预期穗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到拔节期茎蘖增长平缓,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数量适中,为预期穗数的1.4~1.5倍,此后群体平缓下降,至抽穗期基本稳定,最终成穗率高(66.9%~70.4%);其群体叶面积动态与茎蘖动态基本一致,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在孕穗期,为7.72~7.97,此后平缓下降,成熟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3.30~3.74);干物重积累方面,移栽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较对照高,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到拔节期较对照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为10.80~11.08t.hm-2,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6.78~7.22t.hm-2,成熟期总干物重17.58~18.29t.hm-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根冠比和根系干重均高于对照,随着生育期的推移,超级稻优势更为明显,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强(抽穗到蜡熟期平均伤流量3.53~3.74g.m-2.h-1)。超级稻群体形成特征:高秧苗素质促进低位分蘖发生,精确群体起点稳定提高穗数;生育中期干物质积累高,叶面积大,株型直挺,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
龚金龙胡雅杰葛梦婕龙厚元常勇马群杨雄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关键词:粳型超级稻
水稻商品化集中育秧综合分析及发展趋势被引量:30
2012年
以江苏2个县(市)调查数据分析了江苏省水稻商品化集中育秧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集中育秧具有充分利用先进育秧技术、节约劳动力、便于管理、促进产业化发展等优势,并且生产成本明显降低。适度规模经营、流水线播种、硬盘旱管、发展抛秧稻等措施均有利于商品化集中育秧的发展。综合而言,"种粮大户+散户"模式是发展水稻商品化集中育秧最具潜力的模式之一。
龚金龙张洪程胡雅杰王楼楼龙厚元茆春太毛虎根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关键词:水稻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被引量:140
2011年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的干物质及光合生产特征,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拔节至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在确保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适宜的前提下)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播种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相关不显著;(2)群体干物重拔节前无明显差异,拔节后均是手栽稻最高,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小,并随生育进程差异越来越大,而单茎干物重整个生育期都是手栽稻最大,直播稻最小;(3)阶段干物质积累上,播种至拔节期差异较小,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都是手栽稻极显著高于机插稻,机插稻极显著高于直播稻,占总干物重的比例播种至拔节期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增大,拔节至抽穗期大体相当,抽穗至成熟期依次降低;(4)干物质分配上,成熟期穗和茎干物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而叶和鞘的比例依次增大,但叶的比例在孕穗、抽穗、蜡熟3个时期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5)物质输出和转化上,叶、茎物质输出率和转化率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且蜡熟期后茎都有物质回运现象,手栽回运的最多,直播最少;鞘物质输出率相当,转化率手栽和机插低于直播;(6)光合生产上,拔节前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叶面积指数相当,光合势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依次增大;拔节至抽穗期,光合势也是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差异较小;抽穗期有效叶面积率不同�
李杰张洪程常勇龚金龙郭振华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
新时期中国作物栽培学发展研讨被引量:5
2012年
该文在分析我国新时期作物栽培学发展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作物栽培学发展的重点方向、内容及其发展对策。
霍中洋张洪程吴文革龚金龙戴其根许轲魏海燕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
水稻中硅的营养功能及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7
2012年
尽管硅还没有被列为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但它在水稻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矿质营养吸收以及逆境生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硅不仅是水稻细胞结构成分和组成物质,还参与调节水稻各种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促进光合作用,改善冠层结构,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群体质量,促进产量、品质和肥料吸收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硅通过物理途径或生理生化途径增强水稻对重金属、盐渍、干旱、紫外线、高温等非生物胁迫以及病虫生物胁迫的抵抗力。还展望了水稻中硅研究的未来发展。
龚金龙张洪程龙厚元胡雅杰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
关键词:水稻营养生理
施磷量对超级稻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0
2011年
以超级稻南粳44为材料,研究施磷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基施磷肥(P2O5)0.0~225.0kg/hm2,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实率、千粒重则先升后降。各品质指标值与施磷量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施磷能提高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和回复值,而精米率、垩白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起始糊化温度、消减值和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对磷素的反应不明显。施磷主要是增加垩白面积从而增加垩白度,对垩白面积、垩白度、消减值影响较大,而糙米率、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和起始糊化温度基本不受影响。综合产量和品质性状,水稻生产中应适量施磷(在土壤营养中等或偏上土壤上施85.7kg/hm2为宜),过量施用不仅低产低效,还会加重生态污染。
龚金龙张洪程李杰常勇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李德剑李炳维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朱镇
关键词:水稻施磷量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特征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以武运粳24号和南粳44为材料,对钵苗机栽、精确点抛和毯苗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产量、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LAI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钵苗机栽、精确点抛产量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钵苗机栽显著高于精确点抛,产量差异主要来源于每穗粒数;物质生产上,移栽至N-n期钵苗机栽和精确点抛物质积累量多于毯苗机插,无效分蘖期毯苗机插物质积累量较多,至拔节期不同栽培方式干物质量相当,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钵苗机栽、精确点抛水稻物质积累量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钵苗机栽显著高于精确点抛。说明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栽、精确点抛水稻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除无效分蘖期)都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生育中、后期光合能力强,物质积累多,LAI较大,叶片不早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且钵苗机栽优于精确点抛。
胡雅杰张洪程龚金龙龙厚元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李德剑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刘国林赵德亮
关键词:栽培方式水稻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特性被引量:57
2012年
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下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拔节期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为直播〉机插〉手栽,抽穗期和成熟期为手栽〉机插〉直播,手栽成熟期总吸氮量较机插和直播分别高11.68%和39.03%,机插较直播高24.49%;氮素吸收速率,拔节前为直播〉机插〉手栽,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为手栽〉机插〉直播,手栽和机插拔节至抽穗期的吸收速率最大,直播中熟中粳拔节至抽穗期最大,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粳拔节前最大;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为手栽〉机插〉直播,不同种植方式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氮素吸收利用率,手栽、机插和直播分别为44.49%、39.00%和31.41%,且手栽和机插为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直播为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同一生育类型常规粳稻大于杂交粳稻;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手栽、机插和直播分别为1.959(1.900~2.009)、1.842(1.681~1.914)和1.638(1.540~1.721)kg,常规粳稻手栽与机插间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直播,杂交粳稻不同种植方式间差异均显著,直播稻为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手栽和机插在不同生育类型品种间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科学选择种植方式并配套适宜的品种类型对实现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霍中洋李杰张洪程戴其根许轲魏海燕龚金龙
关键词:水稻生育类型
杂交粳稻13.5t hm^-2超高产群体动态特征及形成机制的探讨被引量:83
2010年
选用杂交粳稻甬优8号,以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兴化、姜堰实施基地1.0hm2连片与6.67hm2连片超高产攻关方为依托,研究了13.5thm-2超高产群体特征,并探讨了群体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较之12.0thm-2左右群体,13.5thm-2群体的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60000×104hm-2以上),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之相当;群体茎蘖于生育前期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数量少,为预期穗数的1.3倍左右,此后群体平缓下降,至抽穗期达适宜穗数,成穗率高(>75%);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5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成熟期仍保持在4.0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总光合势为675×104m2dhm-2以上,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45.0%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积累量略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生物量为13.5thm-2以上,抽穗后积累量亦高,一般为9.75thm-2以上,总干物重高达23.25thm-2以上。13.5thm-2超高产群体形成机制为,依靠精苗,发大蘖,及时够苗,提高够苗期群体质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中期高质量群体结构的培育奠定生物学基础;依靠合理的群体动态及其规模,培育适宜数量的壮秆大穗,于抽穗期形成具有强抗倒力和巨量安全库容的高光效群体;依靠平稳消退的光合系统,提高抽穗后群体光合物质生产力,增大群体库容的总充实量,并维持较大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的安全抗倒力。
张洪程吴桂成李德剑肖跃成龚金龙李杰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高辉魏海燕沙安勤周有炎王宝金吴爱国
关键词:杂交粳稻超高产
江淮下游地区籼粳超级稻生育期与温光资源利用特征的差异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为阐明籼粳超级稻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特征的差异,以当地主体且具有代表性的5个超级杂交籼稻组合和5个常规粳型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对籼粳超级稻主要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积温、温度生产效率、光合有效辐射、光能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表明,大田生长阶段粳稻生育进程迟于籼稻,成熟期粳稻较籼稻迟16.2d,其中抽穗-成熟期较籼稻长25.82%,差异极显著。粳稻对低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适当推迟抽穗结实,延长灌浆结实期与全生育期,加强对秋末温光资源的利用。粳稻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日产量、全生育期天数、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以及主要生育期、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抽穗-成熟期温度生产效率、拔节-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光能利用率均高于籼稻;而灌浆速率、全生育期温度生产效率以及播种-抽穗期温度生产效率、播种-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光能利用率均低于籼稻,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水稻实收产量与全生育期天数、日产量和灌浆结实期天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灌浆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生物产量与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全生育期温度生产效率负相关,且相关未达显著水平。因此,在稳定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日产量和灌浆速率的基础上,通过延长生育期,尤其是灌浆结实期,来提高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进而提高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及生物学产量,是粳稻高生产力形成的重要途径与特征之一。
龚金龙邢志鹏胡雅杰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
关键词:超级稻籼稻生育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