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凤焕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主要技术被引量:3
- 2008年
-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对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排除有害基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流式细胞分离技术、PCR和LAMP法3种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这3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 丁凤焕罗晓林
- 关键词:性别控制PCRLAMP法
- 牦牛、犏牛及黄牛肉脂肪酸和风味物质测定及生产性能的比较分析
- 随机选取青海省果洛州1.5岁左右牦牛(♂)33头和犏牛(♂)13头,测定其体重和体尺性状。然后从中选取同一放牧群体的牦牛(♂)和犏牛(♂)各3头,与随机选自青海省湟中县的3头黄牛进行以下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肉中的...
- 丁凤焕
- 关键词:牦牛犏牛黄牛风味物质
- 文献传递
- 牦牛、犏牛和黄牛生产性能比较及肉中风味物质测定被引量:13
- 2008年
- 随机选取青海省1.5岁左右牦牛(♂)、犏牛(♂)和黄牛(♂)各3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肉中的肌苷、肌苷酸和硫胺素进行测定,采用高氯酸滴定法测定其肉中谷氨酸钠的含量,并对牦牛、犏牛和黄牛的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犏牛的体重和体高明显优于同龄牦牛(P<0.05),而且犏牛的体长与牦牛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犏牛和黄牛的胸围都与同龄牦牛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犏牛的头重明显高于同龄牦牛(P<0.01);犏牛的皮重、前二蹄重、后二蹄重、胴体重和胴体肉重明显优于同龄牦牛(P<0.05);犏牛和黄牛的胴体骨重都与同龄牦牛具有显著差异(P<0.05);三个品种的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产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黄牛的骨肉比明显高于同龄犏牛(P<0.05)。③牦牛肉中肌苷含量最高,其含量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肌苷酸的含量在三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犏牛肉硫胺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黄牛和犏牛肉谷氨酸钠的含量显著高于同龄牦牛(P<0.05)。
- 丁凤焕魏雅萍徐惊涛童子保马志杰陈生梅优拉才让罗晓林
- 关键词:牦牛犏牛黄牛风味物质
- 牦牛、犏牛及黄牛肉脂肪酸和风味物质的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随机选取青海省果洛州同一放牧群体的1.5岁牦牛(♂)和犏牛(♂)各3头,与青海省湟中县1.5岁的3头黄牛(♂)做比较研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牦牛、犏牛和黄牛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肉中的肌苷、肌苷酸和硫胺素进行测定,采用高氯酸滴定法测定其肉中谷氨酸钠的含量。结果表明:①牦牛、犏牛和黄牛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犏牛肉中含量最高,明显高于牦牛和黄牛肉(P<0.05)。②牦牛肉肌苷的含量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三种牛肉中肌苷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犏牛肉硫胺素的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犏牛与黄牛肉谷氨酸钠的含量明显高于同龄牦牛(P<0.05)。
- 魏雅萍丁凤焕徐惊涛童子保罗晓林
- 关键词:牦牛犏牛黄牛脂肪酸风味物质
- 青海省三种类型牦牛生产性能测定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2006年6~7月在青海省各地采集环湖型、高原型、白牦牛三种不同类型牦牛的毛绒、奶样进行常规测定,并对体尺进行测定,体重是由体尺进行计算得到估测体重。结果表明成年牦牛的各项体尺在过去的20年里变化不明显,牦牛的体重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牦牛奶的水分、乳蛋白、乳糖差异不明显(P≥0.05)。
- 罗晓林徐惊涛孙域雅文海陈生梅张艳仇桂芳吴克选魏雅萍周继平马玉红丁凤焕
- 关键词:高原牦牛白牦牛体尺产绒性能产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