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琳
-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以宜兴市为例
- 传统的城市历史保护注重历史地域内的物质性遗产的保护和留存,近年来对于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多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研究,无法有效地评估其价值量的大小,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利,也...
- 丁琳翟国方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CVM支付意愿
- 文献传递
- 长三角先发地区小城镇科创空间布局研究——以昆山市周市镇为例
- 2024年
- 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重背景下,长三角作为制造业优势地区,其小城镇依托科创空间进行产业转型的诉求较为迫切。基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区域合作与城镇能级的考虑,提出小城镇科创功能主导模式,并构建了小城镇以技术研发创新系统为核心、技术服务创新系统为辅助、城市环境系统为支撑的三级科创功能体系。以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为例,探索在技术主导型科创模式的引导下,以存量产业载体绘制科创空间资源“底图”支撑科创空间布局的技术方法,最后提出科创空间规划实施保障的相关建议。
- 丁琳曹华娟周麟王振宇
- 关键词:产业转型
-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避震疏散场所规划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避震疏散场所的建设对抗震及构建安全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避震疏散场所的规划体系尚不明晰且缺乏层次性。基于此,研究根据我国各层次规划的不同要求与特点,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不同规划层次的避震疏散场所体系框架,提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避震疏散场所的规划侧重点,并结合张家港市的实践,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层次要求,对中心、固定、紧急三级避震疏散场所进行总体布局和宏观控制,为未来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的规划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
- 丁琳翟国方张雪原李莎莎
- 专业镇产业转型与空间协同研究——以戴南镇为例
- 在经济新常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环境和土地资源政策不断收紧,以钢铁等产能过剩型产业为主导的传统制造业专业小镇面临着发展的极大窘境,面对新的经济周期,原有的粗放式发展路径已显现出明显的...
- 丁琳赖江浩张艳菲
- 关键词:产业转型产业链升级
- 文献传递
- 专业镇产业转型与空间协同研究--以戴南镇为例
- 在经济新常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环境和土地资源政策不断收紧,以钢铁等产能过剩型产业为主导的传统制造业专业小镇面临着发展的极大窘境,面对新的经济周期,原有的粗放式发展路径已显现出明显的...
- 丁琳赖江浩张艳菲
- 关键词:产业转型
- 协同治理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与思考——以江苏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国土空间规划是完善现代化治理手段、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总结跨地区、全流程、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框架下,基于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多层次同步编制的实践,探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区域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跨区域协同治理通过城市定位协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交通协同、市政基础设施协同、文化协同等手段,实现不同空间协同治理目标的落实;全流程协同治理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磋商机制,实现省市县的纵向传导反馈和多部门、多条线的横向寻求共识,化解跨界地区矛盾;多主体协同治理侧重制度建构,保障行政力、市场力和社会力的多元参与。
- 胡海波陆枭麟丁琳严亚磊张岩
- 关键词:协同治理
- 多灾种应对的城市综合避难场所规划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现阶段,避难场所对于复合型灾害响应的诉求日益凸显。文章对综合性避难场所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对各类型灾害避难要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避难场所的规划流程,认为在规划实践中,综合避难场所的规划应该包括前期研究阶段、中期布局阶段以及后期管理阶段。以张家港中心城区为实例,利用GIS软件工具,对张家港市主要灾害(地震、洪水)风险进行评估、需求测算和适宜性评价,并统筹安排布局综合性避难场所和仅针对地震灾害的避难场所。
- 丁琳翟国方李莎莎
- 关键词:多灾种风险评估
- 经济驱动下的人口省际流动研究——以安徽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安徽省人口跨省流动具有规模大、流向集中、各研究单元人口省际净流出规模和比重差异明显的特点。文章利用安徽省2001-2012年以县(地级市区)为单元的面板数据,以各研究单元净流出率为因变量,以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均GDP比值为自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定量模型。研究表明:两者呈指数递减关系,随着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均GDP比值升高,各研究单元净流出率呈指数趋势下降;利用历史分析方法发现2001年、2004年、2009年、2012年回归系数绝对值在下降,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人口流动对经济因子的敏感性在降低;通过横断面分析发现经济欠发达的皖北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因子的敏感性大于经济发达的皖南地区。研究还表明人口流动是区域发展差距导致,从财政、土地、基础设施、税收、管理服务方面创造承接转移产业和发展内生产业的积极条件,是提高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留住发展要素,吸引人口回流的重要途径。
- 易斌翟国方丁琳
- 关键词:流动人口人均GDP
- 人口外流型城市城镇化路径研究——以连云港为例
-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我国存在较多人口外流城市,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苏北-鲁西南-河南-皖北地区、东北以及川渝贵地区,占据我国领土的大部分,研究这些地区的城市的城镇化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研究,探索我...
- 丁琳
- 关键词:人口外流城镇化动力机制
- 文献传递
- 安徽省城市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因子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的发展不应仅是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而应是"量""质"齐升的过程。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居民的层面建立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为例,选取2000、2004、2007、2010四年数据,对安徽省各市城市化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要素贡献率和贡献弹性的方法分析了安徽省各市城市化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便制定合理决策,更好更快地推动城市化质量发展。
- 邵琳翟国方丁琳
-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主成分分析要素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