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欣娣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贝壳珍珠层的组织研究及其增韧机理分析
-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珍珠层层片的表面及其断口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珍珠层层片的表面在微观上并不是纯粹的平板状,而是由多边形晶粒连接而成,且成不规则形状,其内部存在大量的层错。珍珠...
- 万欣娣任凤章刘平贾淑果田保红
- 关键词:珍珠层增韧机理
- 文献传递
- 河蚌壳的微结构及热力学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采用SEM和TEM对河蚌壳的珍珠层和棱柱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珍珠层呈砖墙结构,珍珠层的文石小板片呈不规则多边形,是由纳米级矿物岛组成的多晶体;文石小板片之间观察到了矿物桥的存在,呈随机分布;在珍珠层与棱柱层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区。采用XRD对河蚌壳的珍珠层和棱柱层的结晶取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珍珠层除了在(002)晶面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择优取向外,同时在(014)、(012)等晶面上也存在一定的择优取向性。通过DTA和TG实验对河蚌壳的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蚌壳中文石相在有机质的影响下,其相转变温度(360-380℃)与天然文石(450-500℃)相比要低。
- 万欣娣任凤章刘平贾淑果田保红王文焱
- 关键词:珍珠层微结构过渡带
- 贝壳珍珠层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8
- 2006年
- 贝壳中的珍珠层是由占壳重95%的CaCO3晶体和占壳重仅5%的有机体构成的一种优异的天然纳米复合材料。对珍珠层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重点介绍了珍珠层形成机制中的隔室说、矿物桥说、模板说和多模板二步成因假说等4种学说,及裂纹的偏转、纤维的拔出、有机质的桥连、矿物桥机制和凹凸镶嵌结构等5种增韧机理,简述了珍珠层的组成和微结构,指出了珍珠层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万欣娣任凤章刘平田保红王文焱
- 关键词:珍珠层微结构
- 河蚌壳的微结构及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对河蚌壳珍珠层进行TEM观察,发现有机质中矿物桥的存在,在珍珠层片层中还初次发现了大量层错,其呈随机分布。对珍珠层及棱柱层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棱柱层二重简并的反对称伸缩振动ν3的频率与天然无机文石相比存在蓝移,蓝移值为9.29cm-1,珍珠层文石不存在蓝移现象;珍珠层与棱柱层的面外弯曲振动ν2的频率与天然无机文石相比都存在明显的蓝移现象,蓝移值分别为6.83cm-1和2.9cm-1。
- 任凤章万欣娣刘平贾淑果田保红
- 关键词:珍珠层层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