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霞瑜
- 作品数:17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造影在子宫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37例患者41个疑诊GTN病灶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金标准[病理和(或)临床诊断并经临床治愈]进行分组,恶性即GTN 30例34个病灶,良性即非GTN 7例7个病灶。结果:GTN造影增强模式以区域增强(44.12%,15/34)和弥漫增强(29.41%,10/34)为主。非GTN造影增强模式:妊娠物残留5例表现为区域增强,团块型子宫异位妊娠2例表现为环状增强。GTN和非GTN病灶与正常肌层的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病灶具有早增强、达峰时间早、增强速率块、峰值强度高等特点。与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妊娠相关子宫疾病的符合率分别为82.93%(34/41)、92.68%(38/41)。结论:超声造影增强特征有助于鉴别妊娠相关子宫病灶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严霞瑜罗红杨帆田甜
- 关键词: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 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绒毛膜血管瘤并评估预后的应用价值
- 目的绒毛膜血管瘤(Chorioangioma,CM)是起源于绒毛间胚叶组织或单绒毛之血管母细胞组织的良性肿瘤,可生长在胎盘及脐带的任何部位[1]。CM常因大小分为两类:微小型(直径仅几毫米)和大型(直径大于4cm,其中又...
- 罗红杨太珠杨帆田雨庞厚清陈娇何敏严霞瑜
- 文献传递
- 超声在残角子宫妊娠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 目的: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诊之一,97.5%发生于输卵管,罕见于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子宫肌壁妊娠、残角子宫妊娠等,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残角子宫妊娠(,RUHP)由于其少见、罕见,且具有一定隐蔽性,超声诊断较困难.方...
- 罗红严霞瑜
- 卵巢幼年型粒层细胞瘤产前超声表现1例被引量:3
- 2012年
- 孕妇30岁,孕2产0,孕早期轻度甲状腺功能减低,未予处理。孕19+2、24+5周时产前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胎儿异常。孕29+3周超声发现胎儿右下腹膀胱后方3.02cm×2.84cm×2.49cm囊性肿物,边界清,壁薄、液清,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A、B);孕35+3和37+6周超声示病变大小分别为6.08cm×5.82cm×6.21cm和7.27cm×5.83cm×6.19cm,囊液均较清。患儿出生后3天CT于右中下腹见6.07cm×6.32cm×,
- 严霞瑜杨太珠罗红杨帆郭应坤宁刚
- 关键词:卵巢肿瘤胎儿
- 3例女性盆腔脾种植超声图像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脾种植超声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女性盆腔脾种植共计7个包块的临床及超声图文资料,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盆腔脾种植包块71.43%(5/7)位于右卵巢旁,28.57%(2/7)位于左卵巢旁;二维超声均表现为盆腔内稍强于子宫肌壁的实性均匀等回声,无囊性,边界清楚,有包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物内血流丰富:AlderⅡ级,占57.14%(4/7),AlderⅢ级,占42.86%(3/7);测量其中5个肿物的血流频谱,均呈中等阻力型(RI:0.55-0.63)。结论 女性盆腔脾种植具有实性、均匀、稍强于子宫肌壁的等回声等超声图像特征,AlderⅡ-Ⅲ级,中等阻力,结合脾切术史,在诊断脾种植和鉴别妇科疾病时具有重要价值。
- 严霞瑜罗红张美琴杨帆田雨唐英
- 关键词:脾种植超声检查
- 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18个经病理证实的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肿物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声像图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好发于中年或绝经后妇女,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阴道流血、月经紊乱;二维超声可分为单房囊性、多房囊性、囊实性和实性;肿瘤内均探及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为Ⅰ级或Ⅱ级(Alder血流分级);肿瘤大小与肿瘤内囊性成分比例呈正相关性。结论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及超声特点,肿瘤大小与肿瘤囊实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 严霞瑜杨太珠罗红杨帆张波
- 关键词:卵巢肿瘤卵巢粒层细胞瘤超声
- 超声和核磁共振成像在胎儿脑中线结构检查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前瞻性地探讨和比较超声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脑中线结构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进行超声和MRI检查,所有胎儿随访至出生后或引产病检证实,并将两种检查的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产前CNS超声检查有异常发现的20例胎儿(其中涉及脑中线结构18例)中,MRI诊断正常12例,胎儿均足月生产无特殊;MRI诊断异常8例,行引产且胎儿尸检均证实异常。在胎儿脑中线结构检查中:超声诊断符合率93.8%,敏感性100%,特异性87.5%,阳性预测值88.9%,阴性预测值100%;MRI检查与最终结果均符合,诊断符合率100%,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明确和修正超声结果共计4例。结论超声是产前胎儿CNS检查的首选,当超声检查怀疑胎儿脑中线结构发育异常时,MRI是重要的补充。
- 杨帆杨太珠罗红李昌宪姚晋严霞瑜宋彬
- 关键词:超声核磁共振成像产前诊断
- 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人体鱼序列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体鱼序列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腹主动脉能量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能量多普勒对2例人体鱼序列综合征胎儿和10例正常胎儿行腹主动脉二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重建。结果二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重建显示:正常胎儿腹主动脉在肾水平分出双侧肾动脉,在盆腔分为左、右髂总动脉;人体鱼序列综合征胎儿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具有如下特点:①起自高位腹主动脉的粗大畸形血管,追查畸形血管,发现其充当脐动脉;②无肾动脉分支;③无髂总动脉分支;④腹主动脉在分出畸形血管后变细小。结论人体鱼序列综合征胎儿的腹主动脉有特征性的能量多普勒超声改变,应用二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产前诊断人体鱼序列综合征。
- 严霞瑜杨太珠罗红田雨杨帆
- 关键词:能量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
- 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双孕囊妊娠1例报告
- 2016年
- 患者,女,27岁,G7P2,两次剖宫产史。停经48d,阴道少量流血6d,量增加1d,血HCG 59 987.4IU/mL。超声见:宫腔中下份双孕囊,呈右前左后排列(图1),内分别查见长约0.5cm及0.4cm的胎芽,均见原始心管搏动。双孕囊下缘均突向剖宫产瘢痕处,该处肌壁最薄处厚约0.22cm,彩色多普勒示该处血流信号丰富(图2),阻力指数=0.65。超声诊断:宫腔下段双孕囊(疑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给予甲氨蝶呤(MTX)杀胚治疗。
- 孔秀丹严霞瑜罗红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超声
- 女性盆腔良性神经鞘瘤的超声特征及病理基础
- 目的本文探讨女性盆腔良性神经鞘瘤的病理基础和超声图像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促进提高对盆腔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为盆腔神经鞘瘤者共8...
- 杨帆杨太珠罗红田雨庞厚清王静欣严霞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