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雪梅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大鼠
  • 6篇高氧
  • 5篇细胞
  • 5篇肺损伤
  • 5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氧暴露
  • 3篇细胞集落
  • 3篇粒细胞
  • 3篇粒细胞-巨噬...
  • 3篇巨噬细胞
  • 3篇巨噬细胞集落...
  • 3篇集落
  • 3篇集落刺激因子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高氧暴露
  • 2篇间充质
  • 2篇间质干细胞
  • 2篇高氧肺损伤
  • 2篇高氧症

机构

  • 7篇北京军区总医...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妇幼保...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8篇付雪梅
  • 7篇封志纯
  • 6篇田兆方
  • 5篇李玉红
  • 4篇杜江
  • 1篇母得志
  • 1篇廖大清
  • 1篇向龙
  • 1篇巨容
  • 1篇洪小杨
  • 1篇王斌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生儿乳糜胸的诊治策略被引量:8
2010年
新生儿乳糜胸为乳糜漏入胸腔,是新生儿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先天性乳糜胸占胎儿水肿病例的3.2%。乳糜胸导致人体丢失必需的蛋白质、Ig、脂肪、维生素、电解质和水,进而引起血容量减少,抑制机体免疫反应等。乳糜胸治疗原则为引流乳糜液、呼吸支持、补充丢失的体液和全肠道外营养。
付雪梅巨容
关键词:乳糜胸婴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高氧引致新生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骨髓MSC,并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进行标记,注射前以磷酸盐缓冲液(PBS)稀释;32只3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C组高氧(95%)暴露7d后,腹腔分别注射含和不含5×10^4MSC的PBS各50μl;B、D组空气暴露7d后,腹腔分别注射含和不含5×10^4MSC的PBS各50μl。于注射后72h(13日龄)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后放血处死,肺组织病理学检测辐射状肺泡计数(RAC);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检测白细胞及其中性粒细胞;ELA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BrdU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表达情况。结果(1)RAC(个):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1.0、13.9±1.1、9.6±0.7、14.0±1.1,P=0.000);A、C组均明显低于D组(均P〈0.05),A组高于C组(P〈0.05)。(2)BALF细胞计数:4组白细胞(10^5/ml:0.85±0.21、0.18±0.10、1.44±0.69、0.21±0.06)和中性粒细胞(10^5/ml:0.32±0.12、0.06±0.02、0.73±0.35、0.07±0.02)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A、C组均明显高于D组(均P〈0.05);A组均低于C组(均P〈0.05)。(3)肺组织匀浆TNF-α及IL-1β含量:4组肺组织匀浆TNF-α(pg/ml:173±20、34±4、224±42、35±4)及IL-1β含量(pg/ml:530±74、210±33、948±82、216±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A、C组均明显高于D组(均P〈0.05),A组低于C组(均P〈0.05)。(4)免疫组化:A、B组均有BrdU及SP-A阳性细胞,A组还可见免疫双染阳性细胞;C、D组仅见SP—A阳性细胞。结论腹腔注射MSC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的肺损伤起�
田兆方李玉红付雪梅封志纯杜江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高氧
钾通道在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血性水肿中的作用机制
2008年
目的探讨钾通道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血性水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出生3d新生大鼠的星形胶质细胞;采用RNA干扰技术制作水通道蛋白4(AQP4)敲低型(AQP4^-/-)细胞模型;用放射性[^3H]标记的甲基D-葡萄糖摄取,测定缺氧缺血性AQP4^-/-和野生型(AQP4^+/+)星形胶质细胞体积;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的电流特性,并记录缺氧缺血性星形胶质细胞Kv通道的电流变化。结果AQP4^+/+和AQP4^-/-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缺血时均较其对照组细胞体积明显增加(AQP4^+/+和AQP4^-/-组细胞在缺氧缺血0.5、1、2、4h组占所对应的对照组D-葡萄糖摄取值的百分数分别为104±7、109±6、126±12、152±9和97±7、105±9、109±7、132±6,均P〈0.05),但相同缺氧缺血时间点AQP4^-/-介导细胞水肿程度明显减轻(均P〈0.05),而且细胞电流密度随着缺氧缺血时间延长,进行性下降(对照组和缺氧缺血0.5、1、2、4h组细胞电流密度值分别为116±8,107±9,91±10,76±6,37±11,均P〈0.05)。结论在细胞缺氧缺血时,细胞外向性钾通道下调,可能阻止细胞内堆积的钾离子流出细胞外,引起渗透性改变而导致水通过AQP4流入细胞内,从而出现细胞水肿。
付雪梅向龙廖大清封志纯母得志
关键词:膜片钳术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新生大鼠高体积分数氧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新生大鼠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骨髓来源MSCs,并以BrdU进行标记,注射前以PBS按要求剂量稀释;3日龄清洁级SD新生大鼠32只,置于950mL/L氧环境下7d,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高氧加GM-CSF加mMSCs(联合组),高氧加GM-CSF(GM-CSF组),高氧加mMSCs(MSCs组),高氧对照组(对照组)。联合组和GM-CSF组大鼠于模型结束后皮下注射GM-CSF9μg/kg,联合组同时腹腔注射5×104MSCs,MSCs组腹腔注射5×104MSCs,对照组仅注射相同容积的PBS。空气环境下再饲养3d。肺组织病理学检测其辐射状肺泡计数(RAC);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检测其白细胞,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其肺组织匀浆TNF-α、GM-CS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BrdU阳性细胞分布情况。结果1.4组RAC,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肺组织匀浆TNF-α、GM-CSF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14.59P=0.000,F=5.65P=0.004,F=3.11P=0.042,F=26.31P=0.000,F=73.65P=0.000,F=43.91P=0.000)。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RAC值均明显增加(Pa<0.05)、TNF-α水平均下降(Pa<0.05);GM-CSF组和联合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计数减少,GM-CSF水平增加(Pa<0.05),而MSCs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2.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联合组及MSCs组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联合组Br-dU积分高于MSCs组[(1.85±0.33)vs(1.04±0.18)分,t=6.09P=0.000]。结论GM-CSF、MSCs对高氧暴露引起的新生大鼠肺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损伤部位的炎性反应有关,而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田兆方李玉红付雪梅封志纯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高氧间充质干细胞
人骨髓来源问充质干细胞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hMSCs,并予BrdU进行标记;32只3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8只;A组:高氧暴露+hMSCs注射组,B组:空气暴露+hMSCs注射组,C组:高氧暴露对照组,D组:空气暴露对照组。A、C组:高氧(95%)暴露后7d,腹腔分别注射含5×10^5MSC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单纯的PBS50μl,B、D组:空气暴露后7d,腹腔分别注射含5×10^5hMSCs的PBS、单纯的PBS50μl。注射后3d处死全部动物取肺组织,ELA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TGFβ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肺组织BrdU积分情况,HE染色观察肺组织学形态学结构,做辐射状肺泡计数(RAC);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肺组织Alu序列表达情况。结果(1)A、B、C、D4组TNFα水平分别为142.933±24.017,79.033±11.573,224.088±41.915,76.500±10.373(F=59.970.P=0.000);而TGFβ1水平分别为1726.484±91.086,1530.359±173.441,2047.717±152.057,1515.777±131.049(F=24.977,P=0.000)。(2)RAC值分别为11.145±1.331,13.941±0.985,9.595±0.672,14.819±1.080(F=43.234,P=0.000)。(3)RT—PCR检测显示A、B组均有Alu序列表达,而C、D组均未见Alu序列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B组均有BrdU阳性染色细胞,BrdU积分分别为0.230±0.026,0.190±0.015,t=3.769,P=0.002;C、D组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结论新生大鼠腹腔注射hMSC后肺组织有hMSCs定植,且与暴露的条件相关;hMSCs可改善新生大鼠因高氧引致的肺组织损伤。
田兆方杜江付雪梅王斌洪小杨封志纯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高氧症
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大鼠及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高氧所致新生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及人骨髓来源MSCs,以PBS按要求稀释供注射用;3日龄清洁级SD新生大鼠24只,随机分为高氧+人MSCs组(A组)、高氧+鼠MSCs(B组)、高氧对照组(C组)三组;A、B、C三组均先将大鼠置于95%氧环境下7d后,A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5×104的人MSCs,B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5×104的鼠MSCs,C组仅注射PBS,注射后72h(13日龄)处死全部动物,肺组织病理学检测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cal alveolar counts,RAC);ELA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IL-1β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二个注射MSCs组(A、B组)RAC值显著增高,TNFα、IL-1β显著降低。A、B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新生大鼠腹腔注射人MSCs及鼠MSCs均可对高氧损伤的肺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SCs影响损伤部位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田兆方李玉红付雪梅封志纯杜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高氧细胞因子新生大鼠
重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重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32只3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高氧+GM-CSF组、空气+GM-CSF组、高氧对照组和空气对照组,每组8只。高氧组新生大鼠均采用95%的氧浓度暴露7d,空气组仅置于空气环境中;高氧+GM—CSF组和空气+GM—CSF组大鼠分别于实验的24、72和120h皮下注射GM—CSF,每次9μg/kg,高氧对照组和空气对照组于相同时点皮下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检测白细胞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GF-β1、TNF—α水平;HE染色检测肺组织辐射状肺泡计数(RAC)值;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积分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指数。结果(1)高氧+GM-CSF组、高氧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分叶核细胞及巨噬细胞数均明显高于空气+GM-CSF组和空气对照组(P均〈0.05)。(2)与空气对照组相比,高氧+GM-CSF组、高氧对照组RAC[分别为(11.15±1.33)个和(9.59±0.67)个]显著降低,TNF—α[分别为(142.93±24.02)pg/ml和(224.09±41.91)μg/ml]和TGF—β1水平[分别为(1726.48±91.09)pg/ml和(2047.72±152.01)pg/ml]显著升高(P〈0.05)。(3)四组肺组织中均有PcNA阳性表达,绝大多数定位于气道和肺泡上皮细胞,表现为核染蓝色。与空气对照组相比,高氧+GM—CSF组、高氧对照组PCNA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而高氧+GM—CSF组表达高于高氧对照组(P〈0.05)。TERT阳性显色部位在胞核,主要分布于外周肺组织肺间隔和肺泡壁部位,呈散在分布。与其他三组比较,高氧+GM—CSF组TERT表达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GM-CSF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肺组织干细胞的增殖及改�
田兆方李玉红付雪梅封志纯杜江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高氧症肺疾病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重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联合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骨髓来源MSCs,并以4’,6二脒基-2-苯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进行标记,注射前以PBS按要求剂量予以稀释;3日龄清洁级SD新生大鼠32只,置于95%氧环境下7d后,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8只;高氧+GM—CSF组+MSCs组(A),高氧+GM—CSF组(B),高氧+MSCs组(c),高氧对照组(D);A,B组大鼠于模型结束后皮下注射GM—CSF9μg/kg,A组同时还予腹腔注射5X104MSCs;C组予模型后腹腔注射5X104MSCs,D组仅注射相同容积的PBS,于注射后72h(13f3龄)处死全部动物,肺组织病理学检测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cal alveolar counts,RAC);ELA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IL-1β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 tase,TERT)积分;荧光显微镜观察DAPI阳性细胞分布情况。结果(1)四组在RAC(P〈0.01)、肺组织匀浆TNFG(P〈0.01),IL-1β(P〈0.01)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D组相比,A,B,C三组RAC值增加(P〈0.05),TNF-α,IL-1β水平下降(P〈0.05);A组与B、A组与C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在TERT积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明显增高(P〈0.05);而C,D两组 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3)免疫荧光显微镜下A,C组可见DAPI阳性细胞,分别为(6.23±1.88),(5.10±0.91)(P〈0.05)。结论GM—CSF、MSCs对高氧暴露可引致新生大鼠肺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涉及多种作用机制,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田兆方李玉红付雪梅封志纯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高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