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岚
- 作品数:69 被引量:26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HBV DNA≤20 000 IU/ml、HBeAg阴性且行肝组织活检的CHB患者资料,分析其肝纤维化特征及实验室预测指标。结果共纳入194例患者,其中142例(73.2%)伴显著性肝纤维化。HBV DNA 2 000-20 000 IU/ml(95例)与HBV DNA〈2 000 IU/ml(99例)两组患者间比较,总体与分别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患者间显著性肝纤维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ULN(123例)与ALT〉ULN(71例)两组患者间比较,总体与分别在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间显著性肝纤维化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水平与显著性肝纤维化相关(OR=0.987,95%CI:0.980-0.995,P〈0.001)。结论低水平病毒载量HBeAg阴性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较常见,建议进行肝纤维化程度评估。
- 刘启材林思炜何浩岚廖宝林蔡卫平李俊彬
- 关键词:HBVDNAHBEAG阴性肝纤维化
- 广东省2011年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2011年新增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就诊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并经过实验室证实HIV抗体阳性但未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835例广东省HIV/AIDS患者,登记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等基本情况,检测CD4+T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WBC、HGB、PLT、ALT、AST、TBIL、HBV标志物及丙型肝炎抗体等指标。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结果 835例年龄(39.7±11.8)岁,其中男性感染率(70.1%,585例)高于女性(29.9%,250例)。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82.5%,689例)[包括异性性传播557例(66.7%)及同性性传播132例(15.8%)]、静脉吸毒感染126例(15.1%)和输血感染20例(2.4%)。在725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中,HIV/HBV/HCV合并感染率较高,其中,HIV单一感染(A组)514例(70.9%)、HIV/HBV合并感染(B组)103例(14.2%)、HIV/HCV/HBV三重感染(C组)83例(11.4%)、HIV/HCV合并感染者(D组)25例(3.4%)。各组感染途径有明显差异(χ2=415.358,P=0.000):A组和B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C组和D组以静脉吸毒为主。65例(7.8%)PLT下降,且B组较A组下降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1,P=0.001)。合并感染可加重肝损伤:合并感染组均较单一感染组AST升高明显(χ2AB=20.012,PAB=0.000;χ2AC=14.237,PAC=0.000;χ2AD=26.725,PAD=0.000);D组较A组ALT升高明显(χ2=8.395,P=0.004);B组较A组TBIL升高明显(χ2=9.130,P=0.003)。结论广东省2011年新增HIV/AIDS患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性传播感染为主。HIV与HBV/HCV合并感染率较高,且合并HCV感染者主要为静脉吸毒感染,合并感染是加重肝损伤及骨髓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 张坚生聂静敏何浩岚蔡卫平
- 关键词: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 脑型恶性疟疾伴血小板减少1例
- 2006年
- 患者,男,52岁,因发热头疼7d,伴神志改变并排酱油样小便2d,于2005年7月30日收治入院。患者缘于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明显畏寒、寒战、头晕及全身不适。无自觉发热,无咳嗽、胸痛、咽红、流涕等症状,自服安乃近、感冒清等药物后症状不缓解。3d后出现寒战,高热,大汗,头痛,曾在当地医院门诊就诊。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症状仍无缓解,且明显加重,现因出现神志改变2d,酱油样小便1d,转入我院诊治。
- 何浩岚张复春陈燕清王建洪文昕
- 关键词:脑型恶性疟疾血小板减少全身不适门诊就诊安乃近感冒清
- 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结合蛋白3测定的临床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的含量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3例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30例急性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GF-Ⅰ及IGFBP-3的含量,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肝组织活检及其他肝功能指标,了解血清IGF-Ⅰ及IGFBP-3的含量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和IGFBP-3含量分别为(94.52±61.34)ng/ml、(16.16±8.30)ng/ml,均显著低于急性肝炎组(214.05±72.41)ng/ml(、35.41±9.13)ng/ml及正常对照组(283.47±80.05)ng/ml、(42.27±9.65)ng/ml(P<0.01)。随着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程度的逐步增加,其水平持续下降。结论:血清IGF-ⅠI、GFBP-3的测定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状况,是一项有价值的估测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临床指标。
- 石亚玲何浩岚张春兰
- 关键词:肝硬化
- 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6例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6.2±3.89)分,3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采取积极行动(12.48±1.73)分,对现实与未来积极态度(11.98±1.35)分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11.74±1.47)分。统计结果提示,自我接受程度、月收入及感染途径影响接受ART的PLWHA的希望水平。结论:接受ART的PLWHA有较高水平希望值,帮助其接受感染HIV事实、理性面对自身性行为及获取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希望水平,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 刘聪周凯何浩岚徐国红李永红陈丽娟罗灿伟蔡卫平李凌华
- 关键词: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 1998年
- 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方案很多,迄今为止对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近年采用干扰素α1b治疗CHB 38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 何浩岚
- 关键词: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基因工程干扰素阴转率干扰素治疗HBEAG
- 艾滋病合并股骨头坏死14例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艾滋病合并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IDS 病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认识及警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2 年~2015 年收治的14 例AIDS 并股骨头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
- 何浩岚郭朋乐刘领弟刘波陈志敏李粤平李凌华陈谐捷蔡卫平
- 关键词:艾滋病股骨头坏死
- HAART后时代广州地区HIV感染住院病人全因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分析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HIV感染/AIDS住院病人全因病死率的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构成。方法:对本院2013年至2017年艾滋病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82例艾滋病死亡病例采用Co...
- 陈志敏何浩岚张坚生冯理智
- 关键词:住院病人抗病毒治疗
- 广州地区36例重症登革热临床表现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重症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36例重症登革热患者的起病经过、临床表现、检验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临床症状有脑膜脑炎的表现、2 7例有消化道出血、4例非失血性休克。实验室检查36例均有肝功能损害,7例肾功能损害,所有患者均有血小板下降。结论 重症登革热患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消化道出血及脑膜脑炎为主,经积极、及时予相关治疗,预后良好。
- 何浩岚张复春陈燕清王建
- 关键词:脑膜脑炎消化道出血
-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lymphocyte spot test, T-SPOT)诊断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价值,以指导T-SPOT在诊断AIDS合并结核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548例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初筛及免疫印迹法/HIV核酸检测确证HIV感染,且确诊或临床诊断为结核病。分析患者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时T-SPOT检测的灵敏度,探讨影响T-SPOT灵敏度的因素。结果 548例患者中,确诊结核病者166例(30.3%, 166/548),临床诊断结核病382例(69.7%, 382/548)。男性多于女性(4.9∶1),平均年龄为(39.8±12.4)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84个/μl[IQR:(29.3~187.8)个/μl]。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组(0~50、>50~100、>100~200、>200个/μl),其T-SPOT阳性率分别为48.0%(96/200)、55.6%(60/108)、54.5%(60/110)及56.2%(7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受确诊或临床诊断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DS合并肺外结核病可提高T-SPOT阳性率[OR(95%CI)为2.445(1.119~4.778),χ^2=5.125,P=0.024],但接受抗结核病治疗会降低T-SPOT阳性率[OR(95%CI)为2.206(1.099~5.897),χ^2=4.752,P=0.029]。结论 T-SPO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IDS合并结核病的诊断率,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对其灵敏度影响不大,但合并肺外结核病和抗结核病治疗可能影响其灵敏度。
- 郭朋乐蔡卫平陈谐捷关家龙李丽雅何浩岚胡凤玉唐小平李凌华
-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