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山东省棕榈蓟马田间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被引量:7
- 2015年
- 采用叶管药膜法测定了山东省4个蔬菜产区棕榈蓟马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供试药剂毒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济南、聊城和泰安地区的棕榈蓟马种群对7种药剂基本处于敏感状态,寿光地区的棕榈蓟马对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和吡蚜酮产生了6.99~10.83倍的低水平抗性。
- 侯海霞于毅周仙红刘永杰张安盛
- 关键词:棕榈蓟马田间种群抗药性
- 山东省棕榈蓟马的抗药性及番茄斑萎病毒的传毒特性
- 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是为害我国蔬菜的重要害虫,对我国蔬菜安全生产产生巨大威胁。本研究建立了稳定的棕榈蓟马室内种群,采用叶管药膜法对山东省蔬菜主产区棕榈蓟马田间种群进行了抗性检测,同时研究了棕榈...
- 侯海霞
- 关键词:番茄斑萎病毒棕榈蓟马
- 文献传递
- 棕榈蓟马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棕榈蓟马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不仅直接取食为害作物,而且可以持久性地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对经济作物构成威胁。本文综述了棕榈蓟马传播的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种类、病原特征以及棕榈蓟马传毒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侯海霞刘永杰于毅张安盛
- 关键词:棕榈蓟马传毒
- 山东省日光温室棕榈蓟马抗药性检测被引量:2
- 2018年
- 为明确棕榈蓟马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用叶管药膜法测定了山东省主要蔬菜产区日光温室棕榈蓟马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试验结果表明,棕榈蓟马寿光种群、泰安种群、济南种群对供试药剂抗药性有较大差异:寿光种群对多杀菌素产生低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 13),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噻虫嗪、氯氟氰菊酯产生中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 27~36. 63);泰安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氟氰菊酯产生低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9. 11、8. 18),对吡虫啉产生中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2. 48);济南种群对氯氟氰菊酯产生低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 82)。
- 张志鹏庄绪波侯海霞张安盛
- 关键词:抗药性
- 生草苹果园绣线菊蚜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探明苹果园不同牧草种类和种植方式对苹果绣线菊蚜及其天敌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五点取样调查方法。[结果]与清耕园相比,生草园绣线菊蚜高峰期的发生量明显减少,其中紫花苜蓿区绣线菊蚜高峰期的发生量最少,不到清耕园绣线菊蚜种群数量的60%,其次为苜蓿-三叶草-黑麦草混合区和黑麦草区,分别为清耕园的67%和81%。果园中优势天敌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中华通草蛉和蚜茧蜂,生草园较清耕园天敌数量明显增多。紫花苜蓿区苹果树上和苜蓿上优势天敌的数量均最大,混合区优势天敌的数量仅次于紫花苜蓿区。果园施药后,生草园和清耕园果树上天敌的死亡率相当,而生草上天敌的死亡率约是果树上天敌死亡率的一半。[结论]生草对天敌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 王淑会杨琼张文慧毛旭连侯海霞杨田堂刘永杰
- 关键词:生草绣线菊蚜天敌
- 虫酰肼对斜纹夜蛾幼虫多巴脱羧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克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基因cDNA全长,研究虫酰肼对表皮形成过程中多巴脱羧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cDNA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DNA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采用饲料浸毒法测定虫酰肼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用亚致死剂量虫酰肼处理的斜纹夜蛾幼虫DD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了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cDNA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 263 bp,编码420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长105 bp,3′端非编码区长79 bp。克隆得到的cDNA全长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KF620492。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显示斜纹夜蛾DDC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鳞翅目昆虫的DDC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利用SWISS-MODEL在线工具进行同源建模,成功预测斜纹夜蛾DDC三维结构,其与果蝇属(Drosophila)的多巴脱羧酶空间结构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功能结构域具有良好的保守性。测定虫酰肼对斜纹夜蛾3、4、5和6龄幼虫的毒力,其LC50分别为33.32、40.28、71.20和71.97 mg·L-1。DDC转录表达结果显示,用虫酰肼分别处理12—48 h,4个亚致死剂量(7.50、16.24、28.34和45.63 mg·L-1)诱导的DDC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激活作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6.24 mg·L-1亚致死剂量在24、36和48 h诱导表达水平最高,各处理36 h表达水平最高。处理60 h,4个亚致死剂量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这一结果说明虫酰肼进入虫体后先启动基因表达,而后抑制表达,影响昆虫正常蜕皮。【结论】克隆得到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cDNA全长,虫酰肼干扰昆虫幼虫蜕皮与其影响表皮形成过程中多巴脱羧酶基因的表达有关。
- 张文慧侯海霞杨琼王淑会毛旭连刘永杰
- 关键词:斜纹夜蛾虫酰肼基因克隆实时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