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冬兴
- 作品数:26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黑龙江省半干旱区防护林内主要气象因子观测初报被引量:1
- 2012年
- 对齐齐哈尔(沙壤土区)、杜蒙(风沙土区)、青冈(黑土区)等3个代表黑龙江省半干旱区典型地点防护林区内7、8、9月主要气象因子(气温、气湿、风速、降雨量等)及土壤入渗率情况进行了定期观测,结果表明:3个月份平均气温杜蒙>齐齐哈尔>青冈,气湿为青冈>齐齐哈尔>杜蒙,风速为杜蒙>齐齐哈尔>青冈,土壤入渗率为杜蒙>齐齐哈尔>青冈,揭示了黑龙江省半干旱区防护林内不同土壤类型之间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及规律,为半干旱区防护林功能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 李朝晖俞冬兴曹志伟张玉柱高野
- 关键词:气象因子地表径流半干旱区
- 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典型土壤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3年
- 选择黑龙江省中西部典型土壤类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水分入渗率的测定,各典型土壤类型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水分入渗率总体表现由大到小依次为风沙土、黑钙土、黑土。土类类型决定了土壤入渗率的级别;森林植被能减少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和贮水量,进而增加土壤入渗能力;坡位对稳渗率的影响表现为由坡上部到坡下部稳渗率逐渐提高;土壤含水率与初始入渗率和稳渗时间呈负相关。
- 张玉柱俞冬兴曹志伟李朝晖高野
- 关键词:土壤入渗林地土壤地表径流
- 绥化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评估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对绥化地区各县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服务功能效益的研究评价,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予以了量化,并根据防护林特点建立了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框架,评估结果能够直观反映当地生态建设成果,检验其林业建设成就,对其今后防护林体系结构调整、树种选择、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 张玉柱俞冬兴崔琳毕广有王力刚
- 关键词: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
- 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蒸腾耗水与节水潜力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蒸腾耗水与节水潜力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蒸腾耗水量的月变化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落叶松纯林在8月的蒸腾耗水量最大,理论值为1319.67mm,实际值为723.75mm,而樟子松纯林6月的蒸腾耗水量最小,理论值为29.4mm,实际值为15.64mm;对生长季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的蒸腾耗水量进行了排序,其实际蒸腾耗水量排序为:落叶松纯林>樟子松和小黑杨混交林>落叶松和小黑杨混交林>银中杨成林>小黑杨纯林>樟子松纯林>银中杨幼林;给出了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的节水潜力,其差异很大,其中落叶松纯林节水潜力最大,理论上节水2586.9kg·hm-2,实际上可节水1284.69kg·hm-2,且樟子松与小黑杨混交林的实际节水量与之相当。
- 赵玉库俞冬兴李树森毕广有
-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蒸腾耗水量节水潜力
- 小黑杨林分及林网内农作物水分生产率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对嫩江中下游地区小黑杨片林及林网内农作物的水分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嫩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小黑杨林分的水分生产率为1.113,较全国农业平均水分生产率(0.8)相对提高39.13%;500 m×500 m的小黑杨农田防护林网,在树高达到10 m时,可使网内农作物的水分生产率提高12.9个百分点,效益十分显著,说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是科学的、合理的。
- 姜长林李树森王玲玲俞冬兴
- 关键词:小黑杨林分林网作物水分生产率
- 黑龙江省西部防护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预报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三北"工程区不同类型土壤的水分动态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该地区土壤墒情预测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建立小型基准气象观测站定点观测土壤水分含量及气象因子,并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无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的预测模型。[结果](1)生长季土壤水分变化均呈现消退期的现象,其中以黑土和黑钙土表现最为显著。3种土壤类型水分含量的变异系数都随土壤深度增大呈递减趋势。(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光照强度和大气温度均表现为负相关,与空气湿度表现为正相关,与降雨量和风速相关系数较小。(3)黑土和黑钙土的土壤水分日消耗量可由光照强度(X1)、湿度(X2)、风速(X3)和大气温度(X4)的变化来解释。[结论]土壤水分受气象因子综合调控,根据气象因子建立的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无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变化。
- 崔琳王力刚张玉柱毕广有俞冬兴曹志伟
- 关键词:土壤类型气象因子土壤水分统计模型
- 嫩江沙地农田防护林带节水性分析与评价
- 2014年
- 通过对防护林体系内主要树种蒸腾耗水量的观测,研究分析了不同树种之间蒸腾耗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嫩江平原当前防护林体系中,针叶树中樟子松纯林的蒸腾速率最小,农防林建设和更新改造中要重点采用该树种,逐步提高樟子松作为防护林建设和更新主栽树种比重;阔叶树中小黑杨蒸腾速率最小,生长季耗水量小于年降水量,可作为农防林首选阔叶树种;各类型防护林在6月到9月的整个生长季,总的蒸腾耗水量实测值排序为:银中杨纯林>樟子松+小黑杨>落叶松纯林>落叶松+小黑杨>小黑杨纯林>樟子松纯林;几种灌木树种生长季耗水量小于同期降雨量,可与其他乔木树种搭配,形成乔灌结合林型,降低单位面积耗水量。
- 于春洺俞冬兴毕广有
-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蒸腾速率蒸腾耗水量
- 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特征被引量:4
- 2013年
-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樟子松天然更新苗龄分布、苗高分布、更新苗密度及更新分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以上的樟子松人工林更新幼苗(树)苗龄主要分布在1~10年;樟子松天然更新幼苗5年生以前生长较缓慢,6年生开始加快生长。在樟子松林墙外缘5~23m范围内,樟子松更新幼苗(树)密度每10m2为10~72株,并且生长较好;林窗更新每10m2为45~350株。在距樟子松母树9~34m杨树林内,樟子松更新稠密,小黑杨林内每10m2达27株,银中杨林内每10m2达到19株。在杨树林内樟子松更新密集区幼苗(树)密度每10m2为11~14株,稀疏区更新幼苗(树)密度每10m2为4~7株。银中杨、小黑杨林内樟子松更新苗密集区最远边界分别达58m、71m,稀疏区最远边界分别为99m、110m。
- 曹志伟司海忠李文艳张玉柱俞冬兴邵庆伟
- 关键词: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小黑杨银中杨
- 东北半干旱区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蒸腾速率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以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称重法对樟子松、落叶松、小黑杨和银中杨的蒸腾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月蒸腾速率的变化不同,樟子松的蒸腾速率始终最小。樟子松蒸腾速率的月变化差异最小,各防护林树种的蒸腾速率均呈现抛物线变化趋势。农田防护林在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其蒸腾速率受大气温度和太阳总辐射的影响较大,并且蒸腾速率与大气温度、太阳总辐射和土壤水含量均表现出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风速均表现出负相关。
- 王宇陈丽华杨启红毕广有俞冬兴李树森
-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蒸腾速率
- 黑龙江西部小黑杨樟子松林网对网内农作物水分生产率的作用
- 2010年
-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小黑杨、樟子松林网对网内农作物的水分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当树高达到10m时,500×500m的小黑杨和樟子松林网对网内农作物的水分生产率分别较对照提高12.9、15.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樟子松林网的节水抗旱功能优于小黑杨林网,在三北农区应加快发展樟子松林网,可有效地提高水分生产率,增加防护时期,延长防护周期,生态效益持续稳定。
- 赵玉库李树森苏成双俞冬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