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洪

作品数:29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神经节
  • 9篇超声
  • 7篇聚焦超声
  • 7篇高强度聚焦超...
  • 6篇腹腔
  • 6篇腹腔神经节
  • 5篇腰交感神经
  • 5篇腰交感神经节
  • 5篇术后
  • 5篇疼痛
  • 5篇胃扩张
  • 5篇利多卡因
  • 5篇交感
  • 5篇交感神经
  • 5篇交感神经节
  • 5篇丙泊酚
  • 4篇镇痛
  • 4篇脊髓
  • 3篇动脉
  • 3篇动脉闭塞

机构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2篇重庆市中医院
  • 4篇重庆市第七人...
  • 3篇重庆市第一人...
  • 1篇重庆市第三人...

作者

  • 29篇傅洪
  • 21篇魏安宁
  • 11篇王智彪
  • 9篇曾令全
  • 8篇李崇燕
  • 7篇杜永洪
  • 5篇李发琪
  • 4篇胡凯
  • 3篇卢卫忠
  • 3篇唐曦
  • 2篇陈忠余
  • 2篇陆杰
  • 2篇冉金伟
  • 2篇胡志芬
  • 2篇王燕芹
  • 2篇汤伟
  • 2篇刘正敏
  • 2篇曹洪辉
  • 2篇敖丽
  • 1篇胡仁智

传媒

  • 4篇中国疼痛医学...
  • 4篇重庆医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滞犬腰交感神经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用于犬腰交感神经节,观察犬行为学、神经节及其临近组织的变化,为HIFU用于腰交感神经兴奋所致慢性疼痛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手术标记犬左侧腰交感神经节后,以5种不同的HIFU剂量(强度×时间)体外辐照犬腰交感神经节,然后分别于处理前、后7d观察犬行为学、神经节及其临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50w×400s组和100w×350s组处理前、后各指标无显著变化;150w×300s组处理后行为学无明显改变,神经节破坏彻底,血流率增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殖股神经损伤较严重,镜下见明显的细胞坏死征象,细胞轮廓尚存,细胞结构不清;200w×250s组和250w×200s组神经节破坏不彻底,血流率(L/R)增加不显著,生殖股神经损伤较轻,镜下见髓鞘分层,轴突空泡、变性,细胞器结构完整但皮肤明显灼伤。结论HIFU可以实现体外彻底阻断犬腰交感神经节传导,在有效阻滞剂量下可能对神经节旁的生殖股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对超声通道内及焦点旁的血管、肌肉、脊神经、脊髓等组织无严重影响。
傅洪魏安宁李发琪李崇燕王智彪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腰交感神经节生殖股神经
复方甘草酸苷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探索延长肢体使用止血带的最大限度时间。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使用止血带组(A组)、复方甘草酸苷组(B组)、复方甘草酸苷处理后止血带延长0.5 h组(C组)和复方甘草酸苷处理后止血带延长1.0 h组(D组)各12例。除A组外,各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术前静滴。观察止血带加压前、再灌注0.5 h、1.5 h、3 h、24 h和72 h分别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随着止血带加压肢体后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血中MDA、CKP、GOT和LDH逐渐上升,SOD活性逐渐降低。在A组,与缺血前(止血带加压前)比较,肢体缺血再灌注(手术结束完全松止血带)后30 min、90 min、3 h、24 h和72 h,血清MDA、CPK、GOT和LDH含量升高,24 h达到高峰,至72 h降至再灌注后3 h的水平;而SOD活性呈进行性下降,24 h降至最低,至72 h恢复至再灌注后3 h的水平。B组和C组再灌注后各同时相点内,血清MDA、CPK、GOT和LDH含量明显低于A组(均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A组(均P<0.05)。与A组相比,再灌注后3 h、24 h和72 h,D组血中MDA、CKP、GOT和LDH含量以及SOD活性无明显差别(均P>0.05)。与B组相比,再灌注后3 h、24 h和72 h,C组和D组的血清MDA、CPK、GOT和LDH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SOD活性降低(均P<0.05)。与C组相比,再灌注后3 h、24 h和72 h,D组的血清MDA、CPK、GOT和LDH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SOD活性降低(均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通过其保护作用,可以将肢体使用止血带时间从常规的1.5 h延长0.5 h和1.0 h,最佳延长使用0.5 h。
卢卫忠刘正敏胡志芬曹洪辉冉金伟陈忠余傅洪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止血带甘草酸苷四肢
多瑞吉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魏安宁曾令全傅洪龙万梅
关键词:术后镇痛腰硬联合麻醉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择期手术病人急性疼痛
术中复张性肺水肿一例
2004年
傅洪魏安宁
关键词:复张性肺水肿RPE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复张肺萎陷创伤性气胸
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混合苏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镇痛的效果
2007年
目的:研究0.15%左旋布比卡因与0.2%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对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腹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组1,40例),左旋布比卡因组(组2,40例),两组术后分别采用0.2%罗哌卡因、0.1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1μg/ml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接受0.2%罗哌卡因PCEA的患者术后活动能力恢复较早(P<0.05)。结论:0.2%罗哌卡因和0.1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相同,罗哌卡因组的患者术后活动更早。
谭雪梅张洲傅洪
关键词: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高强度聚焦超声和乙醇毁损兔腹腔神经节后其显微结构及血压、脉率的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乙醇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毁损兔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后CG的形态结构和血压、脉率的变化。方法14只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7只,分别用95%的乙醇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毁损CG,连续记录并比较在毁损后0、1、3、5、10min的血压和脉率变化。术后取CG作光学镜和电镜观察。结果镜下见两组兔CG均出现核浓缩,偏位,A组核仁明显;膜性细胞器部分轮廓尚存。有髓纤维分层或失去髓鞘结构,无髓纤维呈空泡状。B组全部核仁消失,空泡形成,膜性细胞器消失,轴突灶性坏死。A组在毁损后3min、B组在1min时血压较基础压有显著下降(P<0.01),在1min时,A组与B组下降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在5min、10min时脉率有显著的增加(P<0.05,P<0.01)。结论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较95%的乙醇毁损CG对血压和脉率有更大的影响。
曾令全魏安宁王智彪傅洪杜永洪胡凯李崇燕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乙醇腹腔神经节血压脉率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和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剖宫产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80例患者按布托啡诺用量不同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1mg组(A组),2mg组(B组),3mg组(C组),4mg组(D组),均伍用0.2mg芬太尼和0.125%罗哌卡因。负荷剂量以布托啡诺1mg+0.5%罗哌卡因共5mL于关腹后注入硬膜外腔;背景输注量均为2mL/h,自控剂量0.4mL/Bolus,锁定时间为15min。术后4、8、12、24、36、48h分别观察BP、HR、RR、镇痛评分、镇静评分、患者满意度、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B、C、D 3组患者镇痛效果和满意度均较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比B、C、D组较差(P<0.01);D组镇静作用大于A、B、C组(P<0.05);C、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B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3mg联合芬太尼0.2mg与0.125%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患者行PCEA可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傅洪汤伟魏安宁
关键词:剖宫产硬膜外布托啡诺芬太尼镇痛
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维持时间的观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维持时间。方法 54例无痛胃镜患者,持续监测脉率、血氧饱和度(SPO2)、灌注指数(PI)。预注2%利多卡因1mL后,依次间隔不同的时间推注丙泊酚,以词语等级评价量表(VR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回顾性分析出现疼痛组(A组)与未出现疼痛组(B组),在推药间隔时间,脉率、PI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有20例患者出现疼痛,发生率为37%,其中男11例,女9例,男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脉率、PI增加值及推药间隔时间明显小于A组(P<0.05)。出现疼痛的时间在推注丙泊酚后(28.5±11.2)s。利多卡因对血管壁的阻滞时间短暂,约为20s。结论预注利多卡因后,疼痛的发生率下降,出现疼痛的时间明显推迟。
曾令全龙万梅傅洪魏安宁
关键词:丙泊酚利多卡因注射痛
外周神经阻滞区域镇痛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5年
患者自控镇痛在疼痛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应用区域神经阻滞并结合自控镇痛形成患者自控区域镇痛,是一种新的镇痛方法。本文就区域镇痛及患者自控区域镇痛的操作技术、药物选择、临床应用及其评价作一综述。
傅洪魏安宁
关键词:外周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镇痛镇痛方法操作技术药物选择
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滞腰交感神经节对周围动脉闭塞动物模型外周血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E2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犬周围动脉闭塞模型进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观察对外周血5-羟色胺(5-HT)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缺血性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26只杂种家犬随机分为3组HIFU疗组(A组),非治疗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A组和B组在无菌条件下制作后肢缺血模型,A组术后2周用HIFU阻滞第2~6腰交感神经节,B组不予处理.A组和B组每次随机选2只犬在治疗0周(造模后2周)、治疗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分别抽血检测血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E2.结果A组和B组在治疗0周外周血5-HT和PGE2含量与C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1周后外周血5-HT及PGE2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而B组则总体呈现增高趋势.两组治疗1周后各时间点外周血5-HT及PGE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周围动脉闭塞缺血致痛可使犬外周血5-HT和PGE2含量升高,HIFU阻滞腰交感神经节缓解疼痛的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5-HT和PGE2含量有关.
傅洪魏安宁李发琪曲世界王智彪
关键词: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高强度聚焦超声5-羟色胺前列腺素E2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