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彦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阿木尔林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被引量:12
- 2015年
- 为了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变化特征,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呈波动性变化,恢复24 a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2)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67.17~1 764.34mg/kg和23.45~182.14 m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呈上升趋势.(3)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恢复24 a落叶松人工林4种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重度火烧迹地.(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生物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火烧迹地经过24 a的恢复,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 王丽红辛颖赵雨森侯殿忠孙涛关彦军
- 关键词:植被恢复土壤酶活性
- 沙棘林病虫鼠害防治的方法
- 2012年
- 我国现有沙棘林面积133.3万公顷左右,每年新增人工沙棘林面积6.7万公顷,既促进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为沙棘产品加工提供了充足原料。在黄河中游每年种植沙棘3.3~5.3万公顷,为防止水土流失作出了贡献。因而,沙棘林病虫鼠害的防治不容忽视。
- 孙涛侯殿忠关彦军
- 关键词:病虫鼠害防治人工沙棘林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公顷
- 林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的、潜在的、长远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粮农组织最新发表的报告认为,畜牧生产加剧了世界最紧迫的环境问题,
- 关彦军侯殿忠孙涛
- 关键词:林木自然因素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活环境
- 防护林的环境效益
- 2012年
- 近年来,生态安全与与人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防护林是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原理更加深入地应用到防护林领域,形成了防护林生态学研究高潮。防护林的营造形成了以林网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不仅可提供生产原料,
- 侯殿忠孙涛关彦军
- 关键词:防护林环境效益生态学原理生态安全环境质量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