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晓强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值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血管性痴呆患...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抑郁症患者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颅脑
  • 2篇颅脑CT
  • 2篇X线
  • 2篇病患
  • 2篇成像
  • 2篇痴呆
  • 2篇痴呆患者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性
  • 1篇硬化症
  • 1篇致精神障碍

机构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冯晓强
  • 9篇夏从羊
  • 4篇王德阳
  • 4篇张峰
  • 1篇华国铭
  • 1篇贺文
  • 1篇周振和
  • 1篇汤群峰
  • 1篇朱建中
  • 1篇苏旭江
  • 1篇俞扬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例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颅脑CT图像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颅脑CT表现特征。方法对60例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颅脑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门质区缺血、变性,脱髓鞘改变,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内软化灶。其中,大脑萎缩20例,小脑萎缩19例,大脑与小脑同时萎缩12例,脑萎缩合并软化灶9例,脑萎缩合并脑门质区缺血、变性.腔隙性脑梗死6例。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颅脯CT表现特征足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h质缺血、变性脱髓鞘改变,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内软化灶。
夏从羊冯晓强王德阳
关键词:酒精中毒颅脑CT
抑郁症患者脑CT值的定量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颅脑平扫CT值与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的特征,为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与诊断提供客观数据基础。方法:随机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行头颅CT平扫与增强扫描,比较各脑叶的平扫CT值及增强扫描后CT值递增峰值。结果:①抑郁组大脑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分别为(31.56±1.48)HU、(30.65±1.55)H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2±1.36)HU、(34.78±1.86)HU(P均<0.01)。②抑郁组大脑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后CT值递增峰值分别为(4.68±0.62)HU、(4.51±0.53)H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2±0.66)HU、(9.69±0.56)HU(P均<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大脑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较正常人低,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较正常人低,这可能是大脑额叶功能损害的神经解剖学基础,脑血流量灌注减少,使得大脑额叶功能改变。
夏从羊冯晓强王德阳
关键词:抑郁症
螺旋CT/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探讨和比较螺旋CT和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60例老年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中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的72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对象行腹部CT扫描和腹部卧位片检查,其中36例可以站立患者行腹部立位片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58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肠梗阻。螺旋CT和腹部立卧位片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度(95.8%vs.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卧位片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度(59.7%)比螺旋CT低(P<0.01)。结论螺旋CT和X线摄片对肠梗阻诊断均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螺旋CT具有不受体位影响,以及易发现梗阻原因等优点。
夏从羊冯晓强张峰
关键词:螺旋CTX线摄片老年精神病肠梗阻
脑CT灌注成像在首发抑郁症患者诊断及治疗中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牢为1.3%~1.5%,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其症状或症候群是与脑皮层区结构及功能异常有关。
夏从羊冯晓强张峰
关键词:脑CT灌注成像抑郁症首发发病机制
结节性硬化症所致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头颅CT、MRI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症(TSC)所致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头颅CT及MRI表现,并进行比较。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TSC所致癫痫性精神障碍28例患者(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精神科临床表现、皮肤损害情况等,以及头颅CT、MRI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8例TSC所致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头颅CT、MRI检查均有异常,2种检查方法发现的病变部位数与TSC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SC所致癫痫性精神障碍诊断主要依靠皮肤损害、癫痫症状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头颅CT诊断此病简单易行且价廉,MRI较CT可提供更多信息,尤其是对白质内非钙化性病灶。
冯晓强苏旭江夏从羊俞扬汤群峰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癫痫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颅脑CT值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颅脑CT值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符合CCMD-3的GAD患者100例作为GAD组,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100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层螺旋头颅CT检查测量两组对象各脑叶的CT值并进行比较。结果:(1)GAD组大脑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分别为31.85±1.69、30.83±1.54)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46±1.65、34.50±1.65),均P<0.01;(2)在GAD组中,右侧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较左侧额叶略低(P<0.01),对照组两侧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D患者大脑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较正常人低,可能是大脑额叶功能损害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焦虑情绪可以影响右侧额叶前部的皮质功能。
冯晓强周振和华国铭贺文陈春梅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颅脑CT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MSCT表现及病理基础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8例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SCT表现和病理特点,以提高CT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全肾平扫后行皮质期、实质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7个病灶为等密度,1个为略高密度,内见低密度影。皮质期所有病灶均强化,2个病灶出现"车辐征",5个出现中心瘢痕。实质期所有病灶密度明显低于肾实质,6个病灶强化明显减低。结论:SCT能显示RO的某些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
王德阳夏从羊冯晓强
关键词:肾肿瘤病理学
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磁敏感成像被引量:5
2015年
出血性血管性痴呆(VD)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较常见的亚型,是中老年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的常见原因〔1〕。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一种新型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利用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性差异,通过选择合适的回波时间而产生静脉内最大的信号抵消,结合相位信息调整最终影像的对比〔2〕,
冯晓强夏从羊张峰汤群峰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微出血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CT测量参数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测量参数变化。方法:将2017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6例纳入阿尔茨海默病组,另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接受头颅CT检查。观察两组外侧裂宽度、额角指数、尾状核头间径,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大脑纵裂宽度变化及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外侧裂宽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额角指数、尾状核头间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阿尔茨海默病组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大脑纵裂宽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健康人群CT测量参数定量检测存在差异,可为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杜文夏从羊王德阳冯晓强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计算机断层扫描
脑白质CT值定量在血管性痴呆患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诊断仍依赖于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应的心理测验和病程演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参考相应的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研究显示,VD患者的影像学表现除了诊断必备的脑血管病变外,尚有显著的脑室系统扩大以及海马和皮质萎缩,因此有人提出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也可能参与了VD的发病机制[1].脑白质病变影像学表现为脑白质密度改变,脑白质CT值作为研究对象可提供客观、准确的定量值.我们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脑白质CT值与VD的关系,旨在明确脑白质CT值在VD病程进展中的变化特征和对VD风险评估的作用.
夏从羊冯晓强张峰朱建中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