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书宇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蝎蛉
  • 3篇蝎蛉科
  • 3篇长翅目
  • 2篇消化道
  • 2篇化道
  • 1篇形态学
  • 1篇组织学
  • 1篇唾液
  • 1篇唾液腺
  • 1篇蚊蝎蛉科
  • 1篇感器
  • 1篇比较形态学
  • 1篇超微
  • 1篇超微结构
  • 1篇超微结构研究
  • 1篇触角
  • 1篇触角感器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刘书宇
  • 2篇花保祯
  • 1篇胡晓文
  • 1篇刘荣直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蝎蛉科与蚊蝎蛉科昆虫触角感器超微形态比较被引量:6
2010年
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其感觉功能主要是通过其上的各类感器来实现的。本文以染翅蝎蛉Sinopanorpa tincta(Nav偄s)和中华蚊蝎蛉Bittacus sinensis Walker为代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蝎蛉科Panorpidae和蚊蝎蛉科Bittacidae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并简要讨论了各种感器的功能。结果显示:染翅蝎蛉触角上共发现7种感器,分别为短刺形感器、Bhm氏鬃毛、毛形感器、短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和微毛形感器。中华蚊蝎蛉触角上也发现7种感器,分别为Bhm氏鬃毛、芽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畸形毛感器、腔锥感器和钟形感器。蚊蝎蛉触角与蝎蛉的最大区别是着生有大量的腔锥感器,初步推测众多的腔锥感器可能与蚊蝎蛉对湿度的高度敏感有关。
胡晓文刘荣直刘书宇花保祯
关键词:长翅目触角感器
太白蝎蛉消化道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形态学和组织学水平上研究了太白蝎蛉Panorpa obtusa Cheng成虫消化道的结构。结果表明:蝎蛉消化道由前肠、中肠、和后肠组成。前肠包括咽喉、食道、和前胃,但没有嗉囊,其中咽喉可分为骨化的前咽和附着扩肌的后咽(咽喉唧筒);前胃壁很厚,内膜上长有许多排列整齐、紧密的棕色胃刺,司过滤、暂时储存和磨碎食物的功能;前肠末端有6个贲门瓣伸入中肠。中肠较长且膨大,其肠壁细胞由柱状细胞和再生细胞组成;肠壁细胞外分别为环肌和纵肌,无胃盲囊,也未观察到围食膜。6根棕红色的马氏管位于中、后肠分界处。后肠分为不对称的"V"字型回肠、环状结肠、以及膨大透明的直肠,直肠内壁上有6个交替排列的直肠垫。最后简要讨论了蝎蛉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蝎蛉科昆虫分类中的意义。
刘书宇花保祯
关键词:长翅目蝎蛉科消化道组织学
蝎蛉科昆虫消化系统比较形态学及其超微结构研究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以太白蝎蛉Panorpa obtusa Cheng为代表,研究了长翅目Mecoptera蝎蛉科Panorpidae消化系统(消化道和唾液腺)的形态学、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比较了蝎蛉科3属11种昆...
刘书宇
关键词:长翅目蝎蛉科唾液腺消化道超微结构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