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4篇茶文化
  • 5篇土家族
  • 3篇土家
  • 3篇文化产业
  • 3篇文人
  • 3篇名号
  • 3篇茶歌
  • 3篇茶人
  • 3篇茶文化产业
  • 2篇代文
  • 2篇中国古代文人
  • 2篇山茶
  • 2篇民俗
  • 2篇古代文人
  • 2篇茶馆
  • 2篇茶诗
  • 2篇产业创新模式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修养

机构

  • 25篇湖北三峡职业...
  • 2篇湖北生物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26篇刘伟华
  • 1篇宋晓东
  • 1篇张曙光
  • 1篇赵瑶
  • 1篇黄啟亮
  • 1篇陈玉娥
  • 1篇林红华
  • 1篇林江华

传媒

  • 10篇农业考古
  • 5篇湖北三峡职业...
  • 2篇茶博览
  • 1篇中国茶叶
  • 1篇茶叶
  • 1篇第十五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论宜昌地区土家茶歌的特点
2012年
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脉,山河纵横,峰峦叠嶂,植被丰厚,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唐陆羽《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即唐时巴山县,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归入长阳。
刘伟华
关键词:茶歌《茶经》
中国古代文人茶礼述略被引量:2
2014年
中国古代文人茶饮仪式讲究,程序完整,内涵丰富,表现在茶品精良、器具精美、水质甘洁,茶客相宜、茶境优雅等方面。文人茶礼因其特殊的要求而具备独特的社会属性。研究古代文人茶礼,对传承茶文化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引导社会风尚,具有极强现实意义。
刘伟华
关键词:茶文化文人茶礼
五峰土家茶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上)被引量:1
2016年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宜昌市乃至湖北省主要产茶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类齐全,优势明显,茶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传播价值,研究土家茶文化产业模式在推动其产业结构升级、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塑造土家文化品牌、提升五峰经济内力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五峰土家茶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研究"立足于五峰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茶产业、旅游业发展现状,通过查阅文献、座谈访问、调查采访、实地勘察、讨论争辩等研究方法,结合特色鲜明的土家茶文化资源,从人文、历史、茶文化、旅游等综合角度入手,提出五峰土家茶文化产业发展的"七一模式",助推五峰县茶产业升级,有较强针对性、操作性、创新性,对五峰茶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刘伟华
关键词:茶文化产业土家族
茶文化对宜昌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
宜昌拥有丰富的茶文化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茶产业是当地强势农业产业,在产业规模、科技水平、市场体系、产业链条等方面,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茶文化在宜昌茶产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将宜昌茶文化与宜昌茶产...
刘伟华
关键词:茶文化茶产业茶文化产业
文献传递
茶人名号千万种 但说爱茶万般情被引量:2
2014年
古代茶人多有与茶相关的名号,这些名号展示出他们与茶的情缘,或爱,或恋,或痴,或癫,或因之千古留名,或因之贻笑大方。凡此种种,皆源于一颗爱茶之心。本文选取典型代表皎然、陆羽、卢仝、白居易、蔡襄、黄庭坚、许次纾、张岱、文了等人,结合其生平轶事作全新介绍,诠释古茶人爱茶的一片赤诚之心,以期后人增添对这些茶人的全维度认识。
刘伟华
关键词:茶人名号
浅论宜昌地区土家茶歌的特点被引量:1
2013年
湖北宜昌土家族茶歌产生于土家族的劳动、生产、生活,地方特色鲜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姒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作者深入土家族生活地区,搜集、整理流传悠久的土家族茶歌,分析土家族茶歌浓郁的地方特色,探知了宜昌地区土家族茶歌与土家族茶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刘伟华
关键词:土家族茶歌
一种黄茶闷黄装置
一种黄茶闷黄装置,包括闷黄室,在闷黄室内设有转盘,转盘上连接有若干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承载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黄茶闷黄装置,通过转盘带动承载装置不停的旋转,实现...
赵瑶宋晓东张曙光刘伟华黄啟亮
文献传递
雷思霈《白洋山茶》解读
2020年
探究地方文人的茶诗作品,对研究本地方茶经济、茶文化、茶历史,以及更深了解作者本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解读明代宜昌文化名人雷思霈《白洋山茶》诗,为进一步了解古代宜昌茶叶生产、加工状况,丰富宜昌茶文化研究历史提供文献资料。
刘伟华
关键词:明代
雷思需茶诗中的人文精神品格
2024年
雷思需其人雷思需(1564-1611),字何思,祖籍湖北夷陵(今湖北宜昌)宜都白洋善溪(今属枝江),明代文学家。万历二十五年(1597)中举,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职,时谓雷太史、雷检讨。在哲学、经学、诗文、书法、地理等方面都颇有造谐,乾隆版《东湖县志》赞其“博极群书”“文行度越一时”。
刘伟华
关键词:精神品格
中华传统茶艺对提升青少年道德修养的美学意义
年道德养成教育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生命力的,而中华传统茶艺的茶美、器美、水美、人美、境美的美学表现与尚自然、求精进、修儒雅、得中和的内涵精神特征,对提升青少年美学修养,促进其道德养成具有积极意义.中小学可以通...
刘伟华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茶文化道德教育美学修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