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基于双重软开关Buck变换器的超级电容充电电源被引量:3
- 2016年
- 研究基于双重软开关Buck变换器的超级电容充电控制。首先,根据双重软开关Buck电路拓扑和工作原理,研究软开关条件检测、临界电流控制及交错并联控制策略,采用临界电流模式的软开关方案,设计双重软开关Buck变换器用于超级电容的充电;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理论分析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在依据理论和仿真基础上,设计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制作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控制方案可行,能够在满足临界电流模式下通过软开关实现对超级电容的恒流充电。
- 刘勇王帅荣雪琴
- 关键词:BUCK变换器软开关超级电容
- 基于数控专业对现代学徒制可行性的探索被引量:1
- 2016年
-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一种新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础之上,完全不同于传统学徒制的概念,是探索的一种以学生(学徒)为主体,企业需求为本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标准建设具有示范意义。本文通过数控专业的调研和分析,研究深入校企合作的形式、内容和模式,立足实际,重心努力偏向企业的需求,更多地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评价,突出可行性,为推进现代学徒制做一些积极地探索。
- 钟俊文苏霄飞刘勇
-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可行性
-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被引量:2
- 2016年
- 从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调查分析入手,围绕"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主体的办学机制",依托我院已有的现代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平台,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送教进企"实践,有效缓解了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难题。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拓宽校企合作之路,使高职教育和战略性产业在人才培养上捆绑发展,提升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 卜树坡张峥刘勇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职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
- 基于变速恒频双馈机组风电场功率控制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文章以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标准(GB/T 19963-2011),在分析双馈风电机组结构基础上,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和控制模型。为了使风电场获得最优效益,针对有功功率控制,提出了转矩和桨距角联合调控策略,并对转矩和桨距角联合调控能力进行仿真对比;针对无功功率控制,给出了单位功率因数调控最优策略。仿真与实验表明,该策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 卜树坡刘勇刘昊李福林
- 关键词:风电场功率控制
-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2013年
- 针对目前学生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将数电与PLD进行课程改革,分析了EDA技术在数电教学中的应用。
- 刘勇荣雪琴
-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教学
- “送教进企”培养产业紧缺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2017年
- 苏州正在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人才资源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文章通过对电子信息行业71家企业调研,梳理产业紧缺人才的岗位类型、岗位职责、任职能力和专业要求,分析人才紧缺原因,并结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送教进企"的研究与实践,指出了培养紧缺人才的途径。
- 卜树坡刘勇赵展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产业转型背景下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策略被引量:2
- 2017年
- 苏州正在积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争当建设新江苏的先行军、排头兵,作为苏州的高职院校,应与之相适应。通过调查统计数据,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入手,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着重分析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和打造地方特色专业群等调整策略。
- 卜树坡刘勇赵展
-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业转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及其对策——以苏州37家战略性企业为样本被引量:5
- 2016年
- 随着苏州市深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结构变化正逐步凸显,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同时,产业发展变化也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与任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以苏州37家企业为调研样本,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 卜树坡刘勇张峥
-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被引量:4
- 2013年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本文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了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与意义。
- 刘勇
-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