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川西新场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气藏天然气来源
- 2024年
- 新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气藏是川西地区在新一轮海相油气勘探背景下发现的首个深层海相气藏,多年来,对该气藏气源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利用新一轮钻井的天然气地球化学测试数据,结合油气输导条件梳理,开展了新场雷口坡组四段天然气成因及气源分析。结果表明,新场雷口坡组四段气藏的上、下储层段以及不同构造部位之间在天然气组分与碳氢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下储层段较高的H_2S含量可能与其经历相对更强的TSR反应有关,气藏东侧可能存在陆相或海陆过渡相煤成气影响。新场雷口坡组四段气藏中西部的天然气主要表现为海相油型气特征,成熟度相对较高,对应发育“接力式”远源油气输导体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二叠系烃源岩,部分来自雷口坡组烃源岩;气藏东北部天然气主要表现为海相与陆相混源气特征,成熟度相对偏低,对应发育雷口坡组顶“棋盘格状”节理网络近源输导体系,天然气主要来自雷口坡组和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
- 宋晓波刘勇隆轲何莹苏成鹏廖荣峰蔡左花
- 关键词: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天然气地球化学输导体系气源
- 西湖凹陷西次凹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环境与孔隙演化被引量:7
- 2020年
-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西次凹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序列及成岩演化环境;结合对储层原始孔隙度和次生孔隙演化过程的恢复,建立了花港组储层成岩-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西次凹花港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经历了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中成岩A 1期、中成岩A 2期和中成岩B期5个成岩阶段,依次对应弱碱性、弱酸性、酸性、酸碱转化带和碱性5种成岩环境,并揭示了成岩环境演化过程。恢复的储层原始孔隙度为36.23%,压实减孔率为86.53%,远大于胶结减孔率,溶蚀作用下次生孔隙度增加明显。压实作用是造成孔隙减少的主要作用,酸性成岩环境下的溶蚀作用是西次凹花港组优势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 王亦然徐国盛刘勇周平李朋武
- 关键词:西湖凹陷成岩环境孔隙演化
- 催化裂化装置掺炼焦化蜡油的影响及优化被引量:1
- 2021年
- 扬子石化2号催化裂化装置主要加工加氢处理后的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混合原料,当掺炼焦化蜡油比例提高时,出现液化气及汽油收率下降,柴油及油浆收率上升的现象。以焦化蜡油中氮及稠环芳烃对催化裂化反应影响理论为依据,表明碱性氮使催化剂中毒造成催化剂酸性中心浓度降低以及稠环芳烃强吸附性及不容易脱附的特性,极易在催化剂酸性位上缩合生成焦炭,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而影响催化裂化反应。选定在掺炼焦化蜡油15%的比例的基础上,从反应温度及催化剂活性两方面进行优化调整。结果显示:干气、液化气、焦炭收率随反应温度及催化剂活性提升呈升高趋势,柴油及油浆收率则相反,而汽油收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因此,以汽油与液化气收率之和最大为目标,确定当反应温度为526℃、催化剂活性为61时,液化气与汽油收率分别为17.80%及42.95%为最优。
- 刘勇
- 关键词:催化裂化焦化蜡油
-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四段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被引量:7
- 2022年
-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西部近年来海相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业内对其成藏条件和气藏类型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研究表明,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四段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潮坪相白云岩储层大规模稳定展布,二叠系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2套烃源岩发育。雷四段在川西坳陷由西向东发育3种成藏模式,即跨层烃源断裂+裂缝复合输导的下生上储式构造气藏,小型烃源断裂+层内裂缝“接力式”输导的下生上储式构造—地层气藏,以及层内裂缝输导的自生自储式岩性气藏。除了目前已获得超千亿方探明储量的川西龙门山前雷四段构造气藏外,坳陷东侧雷口坡组四段尖灭线附近为探索构造—地层气藏的有利区域,坳陷东侧斜坡带中下部(广汉斜坡带)是探索岩性气藏的有利区域。
- 王国力宋晓波刘勇孟宪武隆轲
- 关键词:成藏特征勘探前景
- 东海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致密砂岩储集层控制因素被引量:24
- 2020年
- 采用岩石薄片鉴定、锆石U-Pb测年、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致密砂岩储集层开展了岩石学特征、成岩环境演变以及储集层发育控制因素的综合研究。研究发现,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砂岩物性整体较差,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石英含量高,碎屑颗粒粗,杂基、高岭石、胶结物含量低;有机酸和大气淡水所形成的酸性成岩环境对次生孔隙的形成意义重大;花港组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受控于沉积物源、沉积相带、成岩环境演变及异常高压。沉积物源及优势沉积相使得花港组砂岩具有良好的原始物性,是后期相对优质储集层发育的先决条件,异常高压对花港组储集层物性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对原生孔隙的保护。纵向上,成岩环境演变差异性导致了花港组相对优质储集层集中分布于酸性成岩环境中;横向上,中北部相对优质储集层集中分布于异常高压发育的花港组下段,中南部集中分布于埋藏相对较浅的花港组上段。
- 徐昉昊徐国盛刘勇张武崔恒远王亦然
- 关键词:西湖凹陷致密砂岩沉积物源沉积相带成岩环境
- 西北油田联合站中采出水余热回收工艺设计与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西北油田某联合站原油经过沉降脱水后,进入水区进行除油、除杂质处理。但处理后的采出水蕴含大量的热量,直接回注地下造成了热能大量浪费,同时高温采出水对外输玻璃钢管线造成高温损害,易导致管线老化失效,频繁发生刺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两种采出水余热回收工艺方案,采用换热器工艺为进站稀油加热;在方案一的基础上,采用热泵技术深度提取采出水余热。通过投资、节约能耗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方案一为最优解决方案,可实现采出水余热的资源化利用,减少进站加热炉消耗的天然气量,延长外输管线使用寿命,保证塔河油田后期高效注水开发。
- 何巍杨刘勇毛应涛徐静张向辉杲静
- 关键词:联合站余热回收热泵节能降耗
- DMAC干法腈纶可纺性的工艺分析
- 2022年
- 探讨了甬道产量、纺丝速度、原液含固量、纺丝温度、主氮气流量等纺丝机工艺参数对腈纶纤维质量和加工连续性的影响规律,并提出最佳工艺参数。
- 关晓博刘勇郑道远
- 关键词:干法腈纶工艺参数连续性
- 大连石化公司干部人事管理系统
- 刘勇宁长海孙秀芳邹本枝冯学
- 该系统是在王安VS-100超小型机上用COBOL语言和PROCEDURE语言开发的。它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结构合理,调用灵活,运行速度快,在64项查询内容中可实现任意交叉组合。该系统还采用了密码保密措施,安全可靠,充分利...
- 关键词:
- 关键词:信息处理人事档案
-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构造演化对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9
- 2021年
-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在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的金马—鸭子河构造提交探明储量千亿立方米,新场、马井地区同样也获得了工业气流并提交控制、预测储量,但区内构造演化过程及油气成藏配置关系还不明确。通过对周缘露头、盆地内钻井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扫描电镜及流体包裹体等分析,并结合构造解释,明确了川西坳陷中段的局部构造最早形成于印支早期,对雷口坡组油气成藏起关键作用的构造演化时期为早—中侏罗世;通源断层或“接力式”断层输导系统可作为良好的天然气运移通道,有利于油气富集成藏;局部古构造高点以及储层、输导系统等关键成藏要素配置关系良好且后期构造形变破坏弱的地区为最有利勘探区。
- 孟宪武刘勇石国山陈兰朱兰蔡左花
- 关键词:油气成藏雷口坡组中三叠统川西坳陷中段四川盆地
- 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强反射分离技术在元坝地区茅三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 2021年
- 四川盆地茅口组储层普遍具有埋藏深、厚度薄的特点。受吴家坪底部泥岩与茅三段灰岩形成的强反射界面影响,元坝地区茅三段滩相储层响应特征无法有效识别,严重制约了对该区目的层段储层的刻画和认识。本文开展基于匹配追踪的强反射分离方法研究,目的是弱化强阻抗界面的影响,增强储层有效信号。结合单井质控及二维模型正演模拟,确定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针对滩相储层受相带控制的特点,在不同沉积相带加入不同强反射分离系数。通过对比去除强反射屏蔽层前后的剖面及平面属性,表明强反射层分离后,元坝地区茅三段滩体展布特征更加清晰。在此基础上识别的沉积微相细节丰富、边界清晰,可为后续储层预测提供较可靠的定性参考。
- 潘蓓邓智勇刘勇陈会霞张志宇
- 关键词:沉积微相储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