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兴 作品数:24 被引量:11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植物表型图像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表型图像采集装置。该植物表型图像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箱,以及设于采集箱内的放置台、相机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相机绕待测植株周向转动的环绕装置、调整相机高度的升降装置、调整相机拍摄俯仰角度的俯仰... 彭望 梁洁 刘振兴 马京奥 丁文贤 喇贤总3种养殖模式水体中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16SrDNA克隆文库技术,对位于武汉市少潭河水库养殖基地3种养殖模式[根据放养鱼所占比例,草鱼75%、鲢15%、鳙6%、异育银鲫4%,为模式1(MSH1);草鱼75%、鲢15%、鳙3%、匙吻鲟3%、异育银鲫4%,为模式2(MSH2);草鱼75%、鲢15%、匙吻鲟6%、异育银鲫4%,为模式3(MSH3)]水体中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3种养殖模式中细菌的16SrDNA克隆文库的序列总共分布于10个门,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OP10。对3种养殖模式中细菌的16SrDNA克隆文库的序列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MSH2中细菌克隆文库的多样性指数优于MSH1和MSH3,而MSH3优于MSH1。 李革雷 陈昌福 高宇 刘振兴 谭晶晶关键词:养殖模式 细菌多样性 系统发育分析 鱼类弧菌疫苗的开发与利用现状(下) 被引量:1 2009年 3鳗弧菌
鳗弧菌可以侵染大多数海水鱼,是对海水养殖鱼类危害最大的弧菌,也是被研究和报道最多的弧菌。根据血清型可以将鳗弧菌分为10个血清型,O1、O2、O3血清型是导致目前世界范围内野生及养殖鱼类弧菌病最主要的3类血清型,其中尤以O1、O2血清型最为普遍。现在已报道至少有40多种鱼可被鳗弧菌感染,其中重要的养殖品种有鲑鱼、虹鳟、鳗鲡、香鱼、鲈鱼、鳕鱼、大菱鲆、牙鲆、黄鱼等。 刘振兴关键词:海水养殖鱼类 鳗弧菌 疫苗 血清型 养殖品种 黄鳍棘鲷重组IL-1β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检测 2009年 将扩增得到的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并转化到大肠杆菌M15中进行表达。采用Ni2+-Chelating Sepharose FF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用梯度透析对纯化蛋白进行复性。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获得了分子量为21kD的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ecombinant Interleukin 1β,rIL-1β)。采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黄鳍棘鲷头肾白细胞,在分离液密度1.080g/ml的界面上可以有效富集白细胞。用不同终浓度的rIL-1β和5μg/ml脂多糖(LPS)刺激培养的黄鳍棘鲷头肾白细胞,23℃培养4h后提取细胞的总RNA,经RT-PCR半定量检测,当培养基中rIL-1β的浓度达到20ng/ml时可以提高IL-1β基因的转录水平,与5μg/mlLPS的刺激效果相当,表达的重组蛋白表现出很好的生物学活性。 刘振兴 张殿昌 李建柱 江世贵关键词:细胞培养 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9 2011年 在离体条件下进行患病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3个菌株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获得、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交叉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在28℃条件下培养72 h为1代)后,四环素类对3个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上升倍数为8~32倍,氟喹诺酮类组MIC上升倍数为125~7 997倍,且耐药获得后保持稳定。同时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耐药菌4℃保存10和20 d耐药性保持稳定,30 d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王美珍 陈昌福 刘振兴 谭晶晶 高宇 李革雷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 四环素类 氟喹诺酮类 交叉耐药 UV-A对黑腹果蝇产卵影响的初步研究 随着以UV-A作为主要波段的黑光灯在害虫防治上的广泛应用,其对昆虫的潜在影响也引起了较多关注,黑腹果蝇是一种经典模式昆虫.在低光强(L:10±5μW/cm2)、高光强(H:200±25μW/cm2)两种UV-A(365n... 刘振兴 郑俊丽 周丽君 朱智慧 雷朝亮关键词:虫害防治 紫外辐射 产卵量 文献传递 黏虫头部转录组中感觉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视蛋白表达模式研究 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迁飞害虫,严重为害我国及其他亚洲和澳洲国家粮食作物。具有发生范围广、为害世代多、受害作物种类和组织多、产量损失重以及发生为害历史长的特点。黏虫的... 刘振兴 朱芬 雷朝亮关键词:黏虫 转录组 文献传递 黄鳍棘鲷rIL-1β生物学活性检测及血清IgM的纯化 本实验室于2005年克隆了黄鳍棘鲷白细胞介素1β,并将推测的成熟肽基因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再转化到大肠杆菌细胞M15中,构建了原核表达系统。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开展黄鳍棘鲷白细胞介素1β生物学活性方面的研究... 刘振兴关键词:活性检测 IGM 纯化 间接ELISA 文献传递 嗜水气单胞菌对克氏原螯虾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11年 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用灭菌生理盐水调节至1.5×10^4cfu/mL(I组)和1.5×10^5cfu/mL(Ⅱ组)的浓度后,注射法接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人工感染),定时检测供试克氏原螯虾的总血细胞数量(THCs)、淋巴液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活性和抗茵活力等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注射不同浓度的A.hydrophila后的8~48h之间,供试克氏原螯虾的免疫相关因子的活性发生了显著变化。2个试验组的克氏原螯虾在注射A.hydrophila后8~48h内,THCs和SOD活性显著低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其中I组克氏原螯虾的THCs和SOD活性分别于注射感染的12、24h降至最低值,于48、96h恢复至正常值;而Ⅱ组克氏原螯虾的THCs和SOD活性均于48h降至最低值,于96h逐渐恢复。I组克氏原螯虾在注射A.hydrophila后12-48h,溶菌活力、抗菌活力和PO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分别于24、24、48h达到最大值,96h后恢复正常;而Ⅱ组克氏原螯虾在注射A.hydrophila后12-48h,溶菌活力、抗菌活力和PO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于48h降至最低,96h后逐渐恢复接近正常值,但是仍然低于对照组。 刘振兴 陈昌福 高宇 王美珍 谭晶晶 李革雷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 克氏原螯虾 酚氧化酶活性 溶菌酶活性 抗菌活力 黄鳍棘鲷血清IgM的纯化及兔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7 2008年 分别采用Sepharose-6B凝胶过滤层析、Phenyl Sepharose FF疏水作用层析和rProtein A Sepharose亲和层析技术纯化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血清IgM,并将这3种层析纯化方法进行了比较。纯化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扫描后经Band Scan5.0软件分析显示,单独使用Sepharose-6B凝胶过滤层析或Phenyl Sepharose FF疏水作用层析得到的IgM纯度只有56%左右;二者联合使用纯度可以达到69%,而rProtein A Sepharose亲和层析一步就可以达到89%的纯度;纯化得到的黄鳍棘鲷血清IgM的重链和轻链分子量分别为73.6kD和26.5kD。本研究还以rProtein A 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的黄鳍棘鲷血清IgM为抗原,制备其兔抗血清,采用WesternBlot和双向琼脂扩散检测抗血清免疫学活性,并用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达到1∶25600,为进一步开展黄鳍棘鲷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振兴 张殿昌 苏天凤 姜巨峰 龚世园 江世贵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纯化 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