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漪沦

作品数:80 被引量:343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4篇细胞
  • 8篇烧伤
  • 8篇纤维化
  • 8篇肝纤维化
  • 7篇创面
  • 6篇血管
  • 6篇肿瘤
  • 5篇增生
  • 5篇增生性瘢痕
  • 5篇瘢痕
  • 5篇基因
  • 5篇敷料
  • 4篇蛋白
  • 4篇星状细胞
  • 4篇氧化还原状态
  • 4篇引流
  • 4篇愈合
  • 4篇小鼠
  • 4篇聚酰胺
  • 4篇肝星状细胞

机构

  • 59篇成都医学院第...
  • 41篇成都医学院
  • 9篇四川大学
  • 6篇石河子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扬州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郑州市第一人...
  • 2篇雅安市名山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教育部
  • 1篇汕头大学
  • 1篇韶关学院
  • 1篇安徽省医学情...
  • 1篇华西第一医院
  • 1篇西昌市人民医...

作者

  • 80篇刘漪沦
  • 18篇刘月明
  • 16篇刘卫华
  • 15篇邓峰美
  • 14篇孙静
  • 9篇刘海荣
  • 9篇马兵
  • 7篇李灿
  • 6篇王航宇
  • 6篇许雪峰
  • 6篇李灿
  • 5篇罗永慧
  • 5篇赵宁宁
  • 5篇郭莉娜
  • 4篇文科
  • 4篇林友胜
  • 4篇张玮
  • 4篇张萍
  • 4篇王树人
  • 4篇李晨阳

传媒

  • 16篇成都医学院学...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安徽医药
  • 3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5篇2001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
2001年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其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根据肿瘤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治疗,其中,手术切除60例,其他方法7例(介入栓塞、硬化等).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不同程度消失或改善,随访3~9年,除1例失访外,均未见增大.结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手术治疗在该病的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较好.
刘漪沦熊奇如耿小平张宗耀
关键词: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锁阳提取物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考察锁阳提取物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阳性药物,0.2 mg/kg)和锁阳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四氯化碳法复制肝纤维化模型。成模后,各给药组大鼠ig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ig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6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法染色后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计算大鼠肝脏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血清中AST、ALT、CK、ALP水平以及血清和肝组织中TGF-β1水平升高(P<0.05);病理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发生明显纤维化病变。与模型组比较,除锁阳提取物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P、CK外,秋水仙碱组和锁阳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其余各指标均显著改善,锁阳提取物低剂量组仅ALT得到明显改善(P<0.05);各给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锁阳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李荣华王航宇林友胜刘漪沦李卉园黄小梅唐琳梅何海林崔浪邓峰美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肝功能指标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进展被引量:45
2018年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特别复杂的难治性慢性结肠炎性疾病。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可介导肠道免疫反应发生从而损伤肠黏膜。临床治疗包括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西医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口服、中药灌肠、中成药制剂、针灸等。本文总结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瑞芳陈朝晖刘漪沦刘海荣刘卫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
锁阳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细胞分型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锁阳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血细胞分型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mg/kg)和锁阳组(200mg/kg),每组各15只。前6周,正常对照组大鼠用花生油,其余组大鼠2次/周,以3mL/kg的剂量,用CCl4与花生油(4∶6)混合液,皮下注射复制肝纤维化模型。6周后,秋水仙碱组与锁阳组大鼠分别以相应剂量,1次/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容生理盐水,持续6周。12周末,大鼠麻醉后处死,取血清,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外周血常规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锁阳组大鼠白细胞数目(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LYM%)、红细胞数目(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阳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血细胞分型产生了影响。
李卉园黄小梅郭莉娜李荣华李灿陈建文黄迪林友胜王航宇刘漪沦邓峰美
关键词:肝纤维化锁阳
简易伤口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简易伤口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系统,包括泡沫块、单向抽气阀和用于与皮肤粘接的粘贴膜,所述单向抽气阀有外凸的抽气接口,所述粘贴膜上设有供抽气接口穿出的通孔,所述单向抽气阀设于泡沫块的正面,单向抽气阀的入口朝向泡沫块...
马燕刘漪沦李灿严伟恒邓峰美
文献传递
头皮撕脱伤治疗方法的回顾与探讨
2008年
李孟和刘漪沦马兵李战梅
关键词:头皮撕脱伤意外创伤颅脑外伤后遗畸形
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组织谷胱甘肽和辅酶Ⅱ含量变化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瘢痕增生过程中氧化还原状态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对正常皮肤、伤后2周组织(早期组)、伤后1个月组织(中期组)和伤后6个月组织(成熟期组)中的氧化型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GSH)、氧化型与还原型辅酶Ⅱ(NADP^+、NADPH)含量进行测定,计算还原型与氧化型的比值,分析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结果各个时期烧伤组织中GSSG、GSH、NADP^+、NADPH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皮肤组(P〈0.05);不同阶段烧伤组织中GSSG、GSH、NADP^+、NADPH的含量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各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GSH/GSSG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其余各组间GSH/GSSG、NADPH/NADP^+的值,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微环境内高氧化还原状态可能是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瘢痕的成熟其组织内的氧化还原水平下调,但仍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氧化还原水平。
刘月明刘海荣刘漪沦张业龙牛希华
关键词:瘢痕氧化还原状态谷胱甘肽
二甲双胍对小鼠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初步探索二甲双胍对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将45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每组各15只。正常组给予橄榄油,经腹腔注射,2 次/周,剂量为0.4 mL/kg;其余2组给予橄榄油、CCL 4混合物处理,按1 ∶3比例,经腹腔注射,2次/周,剂量为0.4 mL/kg,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3周后,给予各组小鼠相对应药物,二甲双胍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200 mg/次,1 次/d,灌胃;正常组、造模组给予生理盐水,200 mg/次,1 次/d,灌胃。造模6周后处死小鼠,收集标本。分别检测血清中肝功能相关ALT、AST指标含量,进行HE、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α-SMA 变化。将LX-2细胞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PDGF-BB组、PDGF-BB+Met低剂量组和PDGF-BB+Met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PDGF-BB组给予10 ng/mL的细胞因子PDGF-BB诱导细胞活化;PDGF-BB+Met低剂量组给予10 ng/mL的细胞因子PDGF-BB和5 mmol/L的二甲双胍;PDGF-BB+Met高剂量组给予 10 ng/mL 的细胞因子PDGF-BB和10 mmol/L的二甲双胍。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α-SMA变化。结果经二甲双胍治疗后,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 <0.01);肝脏HE、天狼星红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治疗组假小叶形成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沉积减少,即肝纤维化减轻。细胞克隆形成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二甲双胍降低肝星状细胞增殖能力,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结论二甲双胍可缓解肝纤维化发展,且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有关。
郭莉娜李灿谭悦浩孔德华胡康安邓峰美王航宇马燕刘漪沦
关键词:二甲双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
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动态变化对慢乙肝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加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耐药后e抗原(HBeAg)阳性慢乙肝(CHB)患者血清表面抗原(HBsAg)滴度的动态变化对拉米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51例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阳性CHB患者联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前后的血清,检测并分析不同应答组各时间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滴度、乙肝病毒(HBV)DNA载量差异。结果从基线到治疗12周开始,发生病毒学应答VR(+)组患者HBsAg滴度较无应答VR(-)组患者下降更快(P=0.041)。治疗12周时HBsAg滴度预测病毒学应答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21,P=0.006)。ROC曲线提示HBsAg为3.50 lg IU/ml时对应的Youden指数(0.612)最大。结论拉米夫定耐药后加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12周时HBsAg≤3.50 lg IU/ml可作为预测治疗72周发生病毒学应答的指标。
邓兰胡章勇张伟范凌朱宝渔郭啟欧任艳刘漪沦
关键词:HBSAG拉米夫定耐药阿德福韦酯
近红外荧光染料在胃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胃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裸鼠模型,探讨近红外荧光(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在胃癌PDX模型活体成像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取临床胃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裸鼠肾包膜移植建立PDX模型,HE染色比较移植肿瘤组织与患者肿瘤组织形态结构的一致性。将移植肿瘤组织裸鼠皮下接种,20 d后,荷瘤小鼠腹腔注射NIRF染料IR-783(每只10 nmol/L),活体成像连续测定肿瘤部位近红外荧光强度并分析肿瘤体积与荧光强度的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肿瘤组织中HIF1α与OATP1B3的表达强度。结果成功建立了3个人胃癌PDX模型,移植肿瘤组织较好的保持了原发肿瘤的特征,NIRF活体成像早期检测到肾包膜部位荧光信号。PDX模型中肿瘤体积与荧光强度的相关性均在98%以上。移植肿瘤组织中HIF1α与OATP1B3表达呈强阳性。结论 NIRF染料IR-783可在PDX模型肿瘤部位特异性聚集,用于PDX模型的早期检测,这种肿瘤靶向性可能与HIF1α和OATP1B3的表达相关。
赵宁宁张彩勤赵勇杨丽张海刘漪沦师长宏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