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蕴秀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溯源:文献学视角的考察
- 2023年
- 本文从文献学的视角,就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进行溯源,对其历史脉络、文教政策、高等教育形态、高等教育相关论述进行探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发轫很早、雏形清晰。商朝的瞽宗,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便是当时的大学。汉代高等教育,私学、官学并存,其中官办太学影响很大。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迭起,官学衰退,私学活跃,名儒聚徒讲学。及至唐宋元明清,私学中不同形式并存,层次林林总总。与此同时,书院萌芽于唐朝末期,形成于五代,盛行于宋代。书院是以私人创办为主,是集教学、藏书与研究为一体的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机构。当然,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概念,与当今差别较大,只可知古鉴今,不能等量齐观。
- 刘蕴秀
- 关键词:高等教育私学书院
- 网络环境下的北京市中小学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之我见
- 2009年
- 通过对北京市目前中小学信息资源建设状况的分析,指出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不足并提出网络环境下北京市中小学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案,包括网络环境下北京市中小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建设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为网络环境下北京市中小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 刘蕴秀
-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网络环境
- 中国女童教育现状及其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女童教育不仅对于女子个人及家庭,而且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培养一个男孩,只培养了一个人;而培养一个女孩,则关系到一个民族,因为女孩是未来的母亲。
- 刘蕴秀
- 关键词:女童教育入学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龄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策略探析
- 2023年
-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汹涌而来,工业4.0已走进现实,新的增长动能不断集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大环境,身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时代,基础教育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中小学校应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趋利避害、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赋能教育教学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公平,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 刘蕴秀
- 关键词:教育公平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区块链
- 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事业百年历程--文献学视角的考查被引量:1
- 2021年
- 经过了艰苦开创、曲折探索、辉煌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文献学角度,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时代背景、指导方针、办学实践进行回顾和梳理,并明确在新时代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 刘蕴秀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 互联网上的竞争情报探讨被引量:4
- 2006年
- 本文对竞争情报的产生来源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并对竞争情报的收集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当前互联网如此发达的背景下,如何在互联网上收集竞争情报进行了阐述。
- 刘蕴秀
- 关键词:竞争情报竞争分析在线数据三维网国际互联网
- 试论印谱序文的多重价值——以清人贾永《松园印谱》为例
- 2023年
- 印谱序文相对于印谱这一“主文本”而言,仅仅是“副文本”,但对于读者深入全面了解印谱作者的相关信息、印谱的编撰情况、印谱的创作渊源与审美取向等具有重要价值。以清人贾永《松园印谱》为例,其中序文为读者了解贾永的籍贯、爱好、社交情况,以及印谱的内容、谱名由来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序文还使用了不少异体字,具有一定的文字学和美学价值。
- 邸晓平刘蕴秀
- 关键词:异体字
-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学区中小学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研究——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中小学图书馆课题研究成果之七
- 2024年
-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学区9所中小学图书馆的馆员进行调查,分析图书馆运行的实际情况及馆员队伍建设情况,旨在探索出提高馆员队伍素质的路径。
- 李艳刘蕴秀
- 关键词:馆员队伍
-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新探
- 当今世界,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已经成为最近两年信息化建设中最为时尚的词汇。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面对如此浩繁的信息资源,如何进行筛选、存储、组织加强管理和面对大量数据如何进行分析和挖掘数据为读者服务,并从中发现其潜在的价值以...
- 刘蕴秀
-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 小学新生入馆教育探析
- 2023年
-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环节,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不可忽视。对于初入小学的新生来讲,入馆教育是其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的教育培训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新生入馆教育的“教”与“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查找图书、有效阅读、懂得图书馆礼仪,并会运用图书资料学习各门功课,不断成长进步。不过,各地各校目前开设的新生入馆教育课程模式尚显单一、内容有待改进,应当进一步探讨和完善。阐述了新生入馆教育的背景与意义,探讨了新生入馆教育的内容与延伸,介绍了新生入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 沈莹刘蕴秀
- 关键词:新生入馆教育教育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