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茹
- 作品数:21 被引量:3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裸沙生境中沙米异质种群的时空动态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沙米种群的大小、密度和裸沙斑块占有率动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年度间变化中,沙米种群大小的持续性随种群的大小变化而变化,范围在24%~53%之间;种群密度的持续性随密度稠密的变化,在63%~79%之间波动.在季节变化中,沙米种群大小在150~200之间时,持续性最高,为45%;种群密度在20~25之间持续性最高,为79%.同时,不同时间尺度的分析显示,沙米种群密度持续性最高,种群占有裸沙生境的持续性次之,种群大小持续性最低.此外,Mandelbrot的间隙度分析法揭示了沙米种群格局不仅依赖于调查区域的尺度大小,而且还依赖于分析尺度;在大尺度上呈离散分布,在小尺度上趋向聚集分布.
- 常学礼杨持刘颖茹高玉葆
- 沙质草原沙漠化过程不同阶段稳定性与恢复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3年
- 应用 1 984、2 0 0 1、2 0 0 2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野外调查样方资料 ,采用群落盖度变化 ;植物种在样方中出现频度的变异性、生物量的变异性和 β多样性指数作为指标 ,综合的分析沙漠化过程不同阶段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 1 )沙漠化过程不同阶段盖度的下降比例并不是均匀的 ( 35 %→ 2 5 %→ 1 5 %→ 5 %→ 0 % ) ,这种不均匀性可以反映出演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保守性和易变性 ,下降比例越小 ,说明这一阶段越保守 ,从而也越稳定 ;( 2 )不同阶段 1 m2样方内所包含的物种数量 ,以及物种数量的变异系数 ( 0 .31→0 .34→ 0 .64→ 0 .67)反映了演变的不均匀性 ;( 3)不同阶段 1 m2 样方内生物量的变异系数 ( 0 .5 0→ 0 .49→0 .66→ 0 .64)反映出演变的不均匀性 ;( 4 )通常 β多样性指数被表示为群落间相似性指数 ( 0 .81→ 0 .60→0 .32→ 0 .0 0 ) ,沙漠化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的相似性越高 ,说明稳定性也越高。以上几个指标反映的趋势是一致的。恢复性与稳定性正好相反 ,越稳定的阶段越不容易恢复 ,反之 ,越容易恢复。
- 杨持朱志梅刘颖茹
- 关键词:沙质草原沙漠化过程稳定性恢复性
- 我国北方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氮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6
- 2004年
- 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境内 75个样点土壤质地、全碳、全氮的测定和地上植被状况分析结果表明 ,草原沙漠化过程不同阶段的变化体现在土壤氮、碳、粘粒含量的有规律变化 ,土壤氮、碳含量减少、质地变粗 ;土壤氮、碳含量与粘粒含量间呈显著相关性 ,氮含量与粘粒含量间的相关系数 (0 90 1)分别大于碳、氮含量间的相关系数 (0 6 2 7)和碳含量与粘粒含量间的相关系数 (0 6 4 2 ) .土壤中粘粒含量显著减少 ,土壤中氮元素的衰减比碳元素明显 ;沙质草原沙漠化不同阶段的C/N比呈现增加的趋势 .
- 刘颖茹杨持朱志梅刘美玲
- 关键词:草原沙漠化土壤碳
- 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被引量:29
- 2005年
- 根据本研究小组多年来对我国南部近20个省、市(区)的调查,结合前人的文献资料,编制了蜈蚣草在中国的分布图,总结了蜈蚣草对日照、水分、热量和土壤等因素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发现,蜈蚣草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蜈蚣草生长需要的水热条件为:年均温高于10℃、1月均温大于0℃、7月均温大于20℃、≥10℃积温超过3800℃、无霜期不短于200天和年降水量大于500 mm。冬季的低温(1月均温和无霜期)可能是蜈蚣草进一步向高纬度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蜈蚣草对土壤pH的适应范围较宽。本研究结果为蜈蚣草的引种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 陈同斌张斌才黄泽春刘颖茹郑袁明雷梅廖晓勇朴顺姬
- 关键词: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地理分布PH气候条件
- 不同生态型蜈蚣草的As富集能力及其生理差异
- 刘颖茹
- 关键词:土壤污染砷蜈蚣草植物修复
- 矿区蜈蚣草所在群落对重金属的富集耐性特征
- 金属矿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矿、废水、废气等含有未能完全提取或未提取的非经济性伴生元素,多数具有毒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业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随之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由于As常常是金属矿物的伴生元素...
- 刘颖茹
- 关键词:金属矿业重金属元素土壤污染植物修复
- 不同种群蜈蚣草中砷形态的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研究选择了分布于我国安徽、重庆、湖南、台湾、福建、广西、广东等7个省、市、自治区中10个不同地理区域的13个蜈蚣草种群,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不同种群蜈蚣草中的砷形态差异,为揭示其富集机理奠定基础。蜈蚣草根部的砷主要以与O结合的方式存在,各种群的蜈蚣草根部还存在As—S配位的砷,但含量较少。蜈蚣草根部中的砷以As(Ⅴ)为主,As(Ⅴ)的比例为59.6%±0.6%~83.8%±3.8%。不同种群的根部砷形态具有较大差异,HN5种群具有明显高于其他种群的As(Ⅲ)比例,FJ种群具有明显低于其他种群的As(Ⅲ)比例,而来自湖南和广西的几种种群具有较高的As-GSH比例。As(Ⅴ)比例由低到高的顺序为:HN5HN3〉HN1〉TW〉CQ〉AH〉FJ〉HN5〉HN2〉GX2〉GX3〉HN4〉GX1。对蜈蚣草中砷形态的种群差异揭示有利于对蜈蚣草砷富集能力的种群差异来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 万小铭刘颖茹雷梅黄泽春陈同斌
- 关键词:砷形态种群蜈蚣草
- 多伦县沙质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与植被的变化研究
- 该研究按均匀布点的原则于2001年在多伦县境内选择了35个样地.主要从土壤的质地、N、C含量角度对沙漠化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相应地点上的植被特征来探索沙漠化过程中土壤与植被间的相互关系.
- 刘颖茹
- 关键词:沙漠化土壤植被沙质草原
- 文献传递
- 野外条件下土壤砷浓度对蜈蚣草砷富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以As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广泛分布的湖南省郴州市为例,调查了不同As污染程度下植物对As的富集和转运特点.结果表明,在野外条件下根际土壤中As浓度相对较低时(64~1000mg/kg),蜈蚣草地上部As浓度随根际土壤中As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根际土壤中As浓度相对较高(1000~2 712mg/kg)时,蜈蚣草地上部As浓度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调查的所有样点中,蜈蚣草对As的转运系数介于1.08到6.03之间,显示出超富集植物的典型特征.结果还表明,在污染区土壤As浓度存在很大的空间变异性,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之间的As浓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野外调查时最好是直接采取距离植物根部最近的根际土壤.
- 刘颖茹陈同斌黄泽春廖晓勇
- 关键词:植物修复蜈蚣草根际A5转运系数
- 湖南柿竹园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植物吸收特征被引量:170
- 2005年
- 矿区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寻找和发现适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重金属耐性植物是矿区植被恢复和污染土壤修复的前提。对我国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区调查发现,该地区选矿厂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普遍比尾砂库严重。选矿厂土壤砷、镉、铅、锌严重超标,尾砂库周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胁迫效应影响着植物物种分布,选矿厂物种分布较少,相比之下尾砂库的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柿竹园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表现为富集型(如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 .和苎麻Boehmerianivea (L .) Gaud.)、根部囤积型(如攀倒甑Patrinia villosa和木贼Equisetum hyemale)和规避型(如蔓出卷柏Selaginelladavidii Franch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 Andlerss)等3种类型。
- 雷梅岳庆玲陈同斌黄泽春廖晓勇刘颖茹郑国砥常庆瑞
-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