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萃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硬化症伴发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
- 2003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2岁,主因关节疼痛,指端皮肤肿胀变硬1.5年,突发性下肢瘫痪2日而入院.患者自1999年11月无任何诱因出现四肢关节对称性疼痛,伴有晨僵,活动后可减轻,双手遇冷或激动后剧烈疼痛,皮肤颜色苍白,保温20~30 min后可缓解,渐出现紫绀,继而发红、肿胀.
- 包萃华张彦芳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下肢瘫痪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理
- SDF-1/CXCR4轴在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与血管新生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SDF-1/CXCR4轴在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采用CD45/SSC设门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55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的CXCR4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SDF-1/VEGF;采用Envinson二步法检测骨髓组织MVD;多重PCR法检测白血病患者IgH、TCRγ链V区和J区,采用G-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结果 AML组SDF-1(2145.21±329.45)pg/ml、CXCR4阳性表达率(60.01±18.5)%;ALL组SDF-1(2549.02±303.4)pg/ml、CXCR4阳性表达率(70.22±12.73)%;CML组SDF-1(1929.72±253.81)pg/ml、CXCR4阳性表达率(40.05±16.69)%;CRAL组SDF-1(2070.98±159.98)pg/mL、CXCR4阳性表达率(58.4±11.8)%;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急淋SDF-1/CXCR4表达率高于其他白血病组;白血病SDF-1/CXCR4表达与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发现,ALL与外周血WBC数量有相关性(r=0.534、0.567,P<0.01),与急性白血病伴髓外浸润者有意义(P<0.05);SDF-1/CXCR4表达与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年龄、性别差异、骨髓增生程度、染色体改变、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CD34+表达、ALL的IgH和TCRγ链V区和J区基因重排等因素无明显关系。白血病患者骨髓SDF-1、CXCR4、VEGF的相关系数为0.552,0.553,0.531,P<0.05。三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白血病骨髓液中SDF-1含量及各群细胞CXCR4高表达,其中ALL表达最高;急性白血病缓解后依然高表达;SDF-1/CXCR4表达与ALL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有髓外浸润者有关,白血病中SDF-1/CXCR4、VEGF高表达并且相互之间存在有相关性,与白血病血管新生有关联。
- 包萃华贺其图李志芹卢燕韩轩茂徐宁赵志英刘学文李静李喆马宏杰云雁张冬霞
- 关键词:白血病SDF-1/CXCR4轴血管新生VEGF
- 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2004年
- 严怀秀张彦芳包萃华
-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菌素A
- IL-23、Th17及CCL-20的表达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检测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Th17、IL-23、CCL-20的细胞比,以期为ITP的细胞免疫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的成人ITP患者45例作为ITP组,同期健康成人4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白介素-23(IL-23)、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a(CCL-20),分析成人ITP患者外周血Th17、IL-23细胞比例变化与其受体CCL-20的相关性及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 ITP患者Th17、IL-23、CCL-20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外周血中Th17、IL-23、CCL-20比例失衡与成人ITP患者的发病有关。
- 包萃华乌兰杨海平白图克戴玉赵敬泽韩泽刘大海王琦
- 关键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辅助性T细胞17白介素-23
- SDF-1/CXCR4轴与白血病血管新生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8年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所构成的SDF-1/CXCR4轴生物效应的研究近些年来进展迅速,其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文就SDF-1及其受体CXCR4,SDF-1/CXCR4轴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SDF-1/CXCR4轴与白血病血管新生的关系,抗SDF-1/CXCR4抑制剂在血管新生治疗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包萃华贺其图
- 关键词:白血病SDF-1/CXCR4轴血管新生
-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与常规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未经系统治疗,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现对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27例经正规治疗的MM患者进行回顾性疗效比较,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韩泽包萃华乌云
-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联合化疗轻链血液科
- 复方青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
- 1997年
- 复方青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刘晓伟,陈文新,包萃华(包钢医院血液科,包头014010)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9岁、因进行性头晕、乏力、面色苍白7个月,间断鼻衄、月经量增多1周于1997年3月6日入我院。无发热、骨痛,贫血貌,皮肤无淤点、淤...
- 刘晓伟陈文新包萃华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复方青黛片
- p16、CD44V6在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p16、CD44V6在淋巴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疗效、生存率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霍奇金淋巴瘤(H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p16、CD44V6表达无差异。p16低表达组完全缓解(CR)率低于p16高表达组,CD44V6低表达组CR率高于高表达组。p16高表达组与p16低表达组生存率无差异,CD44V6低表达组生存率高于CD44V6高表达组(P<0.01)。结论:p16、CD44V6表达水平可作为淋巴瘤的预后指标。
- 张彦芳包萃华张彦华
- 关键词:淋巴瘤P16CD44V6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TPO受体激动剂在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大多数ITP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后,病情得以缓解,出血风险低,生活质量尚可。然而,仍存在小部分难以管理且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即难治性ITP)。这大大增加了出血风险并且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通常糖皮质激素作为ITP的一线治疗药物,起效迅速,可以及时防止或中断出血事件,但其作用短暂并且长期使用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新型TPO受体激动剂(罗米司亭、艾曲泊帕、阿伐曲泊帕等)的出现为ITP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本文主要针对TPO受体激动剂在难治性ITP中的应用及针对不同作用靶点进行的联合治疗进行总结归纳,旨为优化难治性ITP的管理提供选择依据。
- 马丽包萃华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难治性ITP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
- 2002年
- 目的:提高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的认 识。方法:复习国内外有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的文献,作一初步总结、综述。结果 :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通过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其治疗应积极寻找病因,溶血性贫血可 望纠正,早期足量的皮质激素是首选方法。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对激素、人血丙种球蛋白和切 脾无效病例可获完全缓解。结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自身免疫性溶血 性贫血的治疗,。[
- 包萃华任晓云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