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军 作品数:13 被引量:2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 济宁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XperCT成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应用 目的 探讨XperCT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lizatio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首次进行TACE病例110例,分为传统... 赵中庆 马云通 卓军 张翔 任莎莎关键词:TACE 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细胞因子水平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细胞因子水平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PCCI)患者斑块形成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PCCI患者100例,依据椎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方法分为不稳定性斑块组(UP组,n=30)、稳定性斑块组(SP组,n=50)、无斑块组(NP组,n=20)。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神经细胞因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神经功能、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症状、后循环缺血及预后情况。结果UP组患者的血清YKL-40、VCAM-1、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SP组、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P组患者的血清GFAP、NSE、S100-β水平均显著高于SP组、NP组,血清BDNF水平显著低于SP组、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P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高于SP组、NP组,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低于SP组、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P组患者的头晕、双肢乏力发生率均显著高于SP组、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P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脑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SP组、NP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显著高于SP组、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椎动脉斑块不稳定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增高。 张俊湖 卓军 巩利 张立攀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 炎性因子 斑块形成 斑块稳定性 表现为内分水岭梗死的自发性颈内动脉夹层: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3年 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eAD)是指颈部动脉内膜因各种原因撕裂,血液流入血管壁导致壁内血肿或动脉瘤样扩张,继而引起管腔狭窄的一类疾病,可分为颈内动脉夹层(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ICAD)和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VAD)[1]。其中,ICAD的年发病率为(1.5~3.0)/10万[2],是引起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病情凶险,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干预治疗至关重要。外伤性ICAD多有明确外伤史,而自发性ICAD(下文中ICAD均指自发性ICAD)的病因较为隐匿,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结缔组织疾病、高血压、咳嗽等后天性疾病以及茎突过长、颈动脉蹼等解剖结构异常[3,4,5]。ICAD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头颈部疼痛、霍纳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搏动性耳鸣等[6],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占70%以上,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7]。ICAD导致的管腔狭窄可影响远端血流,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基础上,夹层内的血肿/血栓脱落可导致动脉–动脉栓塞性缺血性卒中,这是ICAD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机制[8]。ICAD患者通常预后良好,再发卒中、再发夹层或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在校正年龄和其他因素后,ICAD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在功能转归方面与其他病因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无显著差异[1,3]。目前针对有症状ICAD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血管内治疗和外科手术,但最佳治疗策略尚不完全明确,尤其是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3]。现报道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确诊并完成随访的1例表现为内分水岭梗死的自发性ICAD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陈杨慧 武喆 卓军 张俊湖关键词:血流动力学障碍 结缔组织疾病 动脉栓塞 茎突过长 神经肽Y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神经肽Y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急诊绿色通道行PCI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148例,根据PCI中是否发生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32例和正常血流组116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PCI前神经肽Y和内皮素1水平。PCI后6个月行心脏彩超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神经肽Y是否与心脏功能改变具有相关性。结果无复流组置入支架直径、发病时间、肌钙蛋白I、神经肽Y、内皮素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流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肽Y水平、发病时间是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神经肽Y预测无复流发生的曲下面积为0.790(95%CI:0.709~0.871)。PCI后6个月无复流组LVEDD高于正常血流组[(57.07±8.23)mmvs(52.25±7.92)mm,P<0.01],LVEF低于正常血流组[(43.90±7.27)%vs(47.64±7.35)%,P<0.05]。神经肽Y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378,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366,P<0.01)。结论神经肽Y对急性STEMI患者PCI中发生无复流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其水平升高与PCI后6个月左心室增大、LVEF降低具有相关性。 张宗雷 孟凡华 郭道通 许朕 蔺跃栋 卓军 程云涛关键词: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数据相关性 双容积重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DVRT)技术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程度评价的作用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单中心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27枚动脉瘤)。随机分为常规评估组和DVRT评估组,每组56例。常规评估组在术前血管造影和麻醉后3D重建基础上选择最佳工作角度行动脉瘤介入栓塞,2D-DSA评估为致密栓塞后完成手术;DVRT评估组在2D-DSA评估致密栓塞后行3D采集和DVRT,评估为非致密栓塞继续介入干预,评估为致密栓塞完成手术。对比两组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剂量,术后出血复发率及手术费用等情况。结果DVRT评估组未出现出血复发,常规评估组出血复发率为5.36%(3/56)(P<0.05)。两组患者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剂量及手术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全脑血管DSA复查显示,DVRT评估组、常规评估组血栓形成分别为1例(1.8%)、7例(12.5%),动脉瘤复发分别为0例、6例(10.7%),脑梗死分别为0例、5例(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46、6.340、5.234,P<0.05)。结论DVRT技术可有效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栓塞程度,对手术策略选择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并显著降低非致密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卓军 王琳 赵中庆 董燕 张翔 宋国红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 基于LASSO回归对冠心病相关血脂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利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血脂指标。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30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2427)和对照组(n=635)。统计分析用R语言。建立冠心病相关血脂指标的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评估模型多重共线性的严重程度。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冠心病预测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血脂指标。结果研究对象共入选患者3062例,其中冠心病组2427例,对照组635例。将血脂指标同时纳入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后导致了模型较严重的共线性,逐步回归(stepwise)只能够在部分地减少共线性的严重程度,而LASSO回归模型显著减少了共线性的严重程度。经过LASSO回归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non-HDL-C)是预测冠心病的代表性的血脂指标。结论LASSO回归在处理多重共线性的样本数据时有优势。LASSO回归发现LDL-C、HDL-C和non-HDL-C是预测冠心病的代表性的血脂指标。 张韶辉 苏强 赵永亮 卓军 刘立新 杨国良 陈雪英 戴雯关键词:冠心病 血脂指标 R语言 多重共线性 自发性基底动脉夹层一例 2022年 本研究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1216。患者女,2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5 h”入院。患者入院前5 h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法行走,左上肢抬起不能,伴头晕,无意识不清,无抽搐,无发热,在当地医院急查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转我院进一步诊治。家属诉患者近来经常熬夜。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药物滥用史,否认家族类似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26/78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言语欠流利,双眼向左侧凝视,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4级。 张俊湖 张婧 田文静 张国荣 卓军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卒中 冠状动脉造影旋转采集技术对患者的防护评价 2013年 冠心病介入(PCI)治疗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微创、效果明显等特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同时,由于需要X射线的介导,具有曝光量大、时间长、需要床边近台操作,患者和术者接受的辐射量都比较大,患者发生放射性损伤率较高。因此,加强冠心病介入中的放射防护工作十分必要。笔者通过采用冠状动脉旋转采集技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赵中庆 王琳 马云通 卓军 张翔 任莎莎关键词:冠心病介入 放射性损伤 X射线综合干预和阈值剂量控制在冠心病介入中的应用研究 赵中庆 乔元岗 孔秀真 李晓剑 郑庆华 马云通 卓军 王琳 仇雪华 冠心病是严重危及病人健康的疾病,介入治疗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该研究通过对416例病人进行X射线综合干预和阈值剂量控制措施,结果显示应用此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及术者的吸收剂量,降低放射损伤发生,提高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关键词:关键词:冠心病 介入治疗 X射线诊断 X射线剂量 支架置入术治疗有症状椎动脉V2段狭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4年 椎动脉一般起源于锁骨下动脉近中段,可分为颈段(V1)、椎间段(V2)、枕段(V3)和颅内段(V4),其中V1段又可细分出V0段(起始部)[1]。由于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原因,V0段是椎动脉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研究显示,9%~33%的后循环缺血是V0段狭窄或闭塞所致[2]。相比之下,椎动脉V2段狭窄鲜有报道,可能是其特殊解剖结构导致狭窄少见或易漏诊,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架置入术[3]。现报道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1例支架置入术治疗有症状椎动脉V2段狭窄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王靖茹 陈杨慧 于继鑫 杨家怡 卓军 张俊湖 蔡高梅关键词:支架置入术 锁骨下动脉 后循环缺血 血流动力学紊乱 颈段 椎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