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伯高
- 作品数:36 被引量:262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穴位埋线对大鼠运动疲劳缓解机制的推测及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足三里为主穴,对大鼠进行穴位埋线干预8周训练,观察干预前后训练SOD、MDA、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穴位埋线组大鼠血清SOD活力显著增强,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较非埋线训练组显著上升。结论:足三里穴位埋线是一种较好的抗机体氧化方式,这种刺激能有效提升机体的体重,对递增负荷机体自由基代谢有调节作用,能缓解主要免疫性器官胸腺和脾脏的萎缩,进而缓解运动性疲劳。
- 卞伯高范春刘刚
- 关键词:穴位埋线
- 不同中药补剂对耐力运动项目不同阶段运动疲劳恢复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针对耐力运动项目不同阶段下选用不同的中药补剂进行实验研究,以期找出耐力运动项目具有针对性的中药补剂来更好的消除疲劳。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为期四周,每天5000m的训练,对照组训练期、比赛期、赛后期每次训练完毕口服300ml六味地黄汤;实验组训练期每天口服300ml六味地黄汤,比赛前10天和比赛期间每天口服300ml益寿回春汤,赛后10天每天口服300ml补脾益气汤。分别对对照组、实验组训练期结束、比赛期结束、赛后十天进行肘静脉抽血和指端采血。结论:耐力运动项目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六味地黄汤、益寿回春汤、补脾益肾汤运动补剂对运动疲劳恢复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采用六味地黄汤运动补剂的效果。
- 卞伯高
- 关键词:中药补剂
- 竞技篮球投篮负荷与效率匹配评定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基于投篮效率与投篮负荷边际递减规律,利用对角线偏离原则,构建一种单指标分布算法的投篮负荷与效率匹配性评定模型。利用该算法对天津荣钢各队员的投篮负荷与效率进行了应用研究,以期对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科学化、数据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应用途径。
- 刘刚臧卫国卞伯高魏俊峰
- 关键词:篮球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体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运用文献资料、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2008、2009三年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近三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的体质总体呈每年下降趋势比女生快;2007年台阶测试指数总本明显优于2008和2009年。对策:加大经费投入,适当增加体育场馆设施;适当调整体育课时数;加大宣传,引导学生健康生活习惯。
- 卞伯高杨麟魏俊峰李嘉鸿马少辉
- 关键词:中医体质
- 对近3年上海男排主动得分水平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采用录像观察与统计法,对全国甲A男排联赛上海男排2001、2002年的主动得分能力与2003年主动得分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上海男排一攻命中率有显著性提高;发球命中率和拦网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 卞伯高孟范生
- 关键词:男子排球男排
- 走文化自觉之路——读陶克祥博士《体育课程文化发展论》
- 2018年
- 陶克祥博士的《体育课程文化发展论》,引领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本书出版价值表现在利用哲学体系当中的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基础理论,结合多学科内容并实现跨学科研究,借助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对现阶段体育课程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研究。
- 卞伯高
- 关键词:课程文化发展论跨学科研究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
-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3
- 2010年
-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八段锦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八段锦锻炼,身体价值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和PMOS指数等指标在实验前后差异显著,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起到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 杨麟卞伯高
- 关键词:健身气功八段锦大学生心理健康
- 我国男子排球队主动得分水平的诊断与评定被引量:17
- 2004年
-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确定我国男子排球队主动得分水平诊断的评价指标,即一攻命中率和再攻命中率为进攻水平的评价指标;发球命中率、破攻率为发球水平的评价指标;拦网命中率、有效拦网率为拦网水平的评价指标。建立诊断指标等级评价量表;并进行实例验证与分析。
- 孟范生卢玲吴平卞伯高
- 关键词:评价指标
- 创建中医特色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现状进行研究。指出目前所遇到的困难: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实验设施条件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课程改革方案:重新修订培养目标,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化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完善实验设施;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 卞伯高冯毅翀
- 关键词:中医体育教育课程
- 人参皂甙Rg1和Rb1抗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和Rb1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和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探讨人参皂甙Rg1和Rb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人参皂甙Rg1组(50 mg/kg)、Rb1组(50 mg/kg)、模型组(0.1ml/kgN.S.)和空白组(0.1ml/kgN.S.),给药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灌胃1 h后进行中等运动强度的水平跑台运动,速度为15 m/min,坡度0°,跑台20 min,间歇40 min,在跑台20 min,每天1次,连续14天。末次运动后即刻处死大鼠,迅速取下丘脑,色谱法测5-HT、GABA、DA和Ach含量。结果:人参皂甙Rg1和Rb1均能有效降低下丘脑5-HT和GABA的含量,提高DA和Ach的含量。和人参皂甙Rg1比较,人参皂甙Rb1在降低5-HT和GAGB含量、提高DA含量方面效果更优,但在提高Ach含量方面效果相对较差。结论:人参皂甙Rg1和Rb1均能改善运动性疲劳状态下中枢神经递质紊乱的情况,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达到抗中枢疲劳的效应,但人参皂甙Rb1的效果相对更优。
- 冯毅翀潘华山卞伯高赵自明陈楚杰
- 关键词:人参皂甙RG1人参皂甙RB1运动性中枢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