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进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溶栓、抗凝、扩容治疗效果。方法报告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资料及溶栓、抗凝治疗后疗效、随访其预后。结果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主要累及顶、额叶,可表现为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多发生在产褥期。MRV磁共振静脉造影可有特异性表现。早期溶栓、抗凝、扩容治疗后很快康复。随访半年无症状复发。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于多种原因的血液高凝状态而引起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MRV可帮助明确诊断。溶栓、抗凝、扩容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早期治疗预后好。
- 刘颖卢进田为中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MRV溶栓治疗
-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应用舒血宁静滴治疗急性脑梗塞56例,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静滴治疗48例作为对照。结果:舒血宁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6.7%与45.8%(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6.7%与66.7%(P<0.05),舒血宁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初步认为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有较肯定疗效,此方法安全易行。
- 刘颖王荣富周年根卢进
- 关键词:舒血宁急性脑梗塞
- 醒后卒中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选择模式被引量:1
- 2020年
-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再发率均高,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加剧,脑血管病的危害在逐渐上升。虽然静脉使用阿替普酶及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低治疗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发病时间不能确定或就诊时间的延误造成的。醒后卒中患者因发病时间无法界定,因而无法行再灌注治疗。随着一些重要研究的开展及成功,使我们重新思考简单按时序表达的“时间窗”概念,认识到即使在超过指南推荐的时间窗,仍有可能存在可挽救有梗死风险的脑组织,逐渐形成了“组织窗”的治疗理念。这一转变,离不开先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项技术的发展,使得临床医师可以根据临床评估及影像成像来判断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可挽救组织的存在,可能会使更多的卒中患者获得再灌注治疗的益处。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试图通过影像学和临床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寻找缺血半暗带存在的证据。在这篇综述中,将探讨目前接受再灌注治疗的醒后卒中患者的选择模式。
- 方敏黄晶刘颖卢进陈雪叶军
- 关键词:再灌注发病时间
- 急性脑血管病高渗状态临床分析
- 2008年
- 王荣富卢进刘颖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高渗状态重症脑血管病脑血管病病人常见并发症血浆
- 血清BNP及D-二聚体检测对非瓣膜性房颤脑栓塞型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BNP和D-二聚体对瓣膜性房颤(NVAF)脑栓塞型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方法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286例,其中NVAF脑栓塞120例(41.9%)、动脉粥样硬化74例(25.9%)、小动脉闭塞81例(28.3%)、不明原因11例(3.9%)。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发病24 h内检测患者血清BNP和D-二聚体,并比较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VAF脑栓塞型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用ROC评估血清BNP和D-二聚体对NVAF脑栓塞型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度。结果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入院NIHSS评分、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D-二聚体、红细胞计数、BNP比较,P均<0.05;NVAF脑栓塞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及血清D-二聚体、BNP值高于其他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P均<0.05)。血清BNP及D-二聚体是NVAF脑栓塞型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清BNP和D-二聚体最佳cutoff值为105.9 pg/mL、595μg/L时,对诊断NVAF脑栓塞型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准确度(AUC 0.899,95%CI 0.863~0.935,P<0.001;AUC 0.887,95%CI 0.846~0.927,P<0.001)。与血清BNP和D-二聚体单独检测比较,血清D-二聚体和BNP联合检测诊断NVAF脑栓塞型急性脑梗死准确度更高(AUC 0.922,95%CI 0.89~0.954,P<0.001),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6%、阳性预测值为80.6%、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性为91.4%。结论血清BNP及D-二聚体检测诊断NVAF脑栓塞有较高准确度,二者联合检测准确度更高。
- 方敏卢进叶军刘颖黄晶
- 关键词:D-二聚体脑利钠肽
- 脑血管疾病后继发癫痫7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30例住院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随访。结果: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72例,其中脑出血后癫痫的发生率为10.4%(38/365),脑梗死为6.4%(24/377),蛛网膜下腔出血为11.4%(10/88);97.2%(70/72)的癫痫在2周内发作。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者病死率30.6%明显高于未发生率癫痫者(17.9%)(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多在2周内发生,且其病死率较高。
- 卢进
- 关键词:脑血管病癫痫继发
-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刘颖王荣富周年根卢进
- 关键词:舒血宁银杏脑梗死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