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淑娟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星形
  • 4篇星形细胞
  • 4篇星形细胞瘤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3篇人脑
  • 3篇人脑星形细胞...
  • 3篇肿瘤
  • 3篇脑星形细胞
  • 3篇脑星形细胞瘤
  • 3篇基因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脑肿瘤
  • 2篇P16
  • 2篇P16基因
  • 2篇GFAP
  • 1篇蛋白
  • 1篇抑制基因
  • 1篇原位杂交检测

机构

  • 4篇苏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夏春林
  • 4篇杨仲昆
  • 4篇原淑娟
  • 2篇黄强

传媒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脑星形细胞瘤p16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与星形(胶质)细胞瘤分化程度有关,其与常规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反比关系并不完全反映星形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P16蛋白是抑癌蛋白,广泛而高频率地表达于人类肿瘤中。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观察了42例星形细胞瘤标本的GFAP和P16表达。结果显示:GFAP表达水平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的升高而下降,P16有着相同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本文对这种关系进行了讨论。
夏春林原淑娟杨仲昆黄强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肿瘤抑制基因GFAP
人脑星形细胞瘤p16基因表达研究
1999年
应用生物素标记的p16cRNA探针、p16单克隆抗体,对42例人脑星形细胞瘤Ⅰ、Ⅱ、Ⅲ-Ⅳ级组织标本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p16mRNA原位杂交阳性信号呈蓝色或紫蓝色细颗粒状,位于胞浆内。Ⅰ、Ⅱ级杂交阳性细胞密度显著高于Ⅲ-Ⅳ级(P<0.001),阳性细胞反应强度明显大于Ⅲ-Ⅳ级阳性强度。P16免疫组化阳性反应信号为棕黄色;Ⅰ和Ⅱ级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大于Ⅲ-Ⅳ级,(P<0.005,P<0.01)。p16原位杂交与P16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二者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P16对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具有负向调节作用;p16在星形细胞瘤的恶性转化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原淑娟夏春林杨仲昆
关键词:脑肿瘤星形细胞瘤原位杂交P16基因
人脑星形细胞瘤中GFAP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应用抗GFAP多抗对42例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阳性反应信号位于胞浆;阳性反应细胞密度和反应强度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下降,Ⅰ级、Ⅱ级与Ⅲ一Ⅳ级肿瘤标本平阳性细胞密度有显著差异(P<0.05)。
原淑娟杨仲昆夏春林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GFAP脑肿瘤
RNA-RNA原位杂交检测星形细胞瘤p16基因表达
1998年
p16基因及其表达变化与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在观察42例星形细胞瘤p16蛋白表达的基础上,采用RNA-RNA原位杂交检测星形细胞瘤p16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Ⅰ、Ⅱ级肿瘤p16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Ⅲ~Ⅳ级病例,其与p16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提示p16的失活或/和低表达极有可能发生在从低级向高级恶性转化的星形细胞瘤进展期中,p16的应用在肿瘤治疗学方面将具有重要意义。
夏春林原淑娟杨仲昆黄强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基因表达P16原位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