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科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CpFBA基因的多样性及其对低温处理的响应被引量:1
- 2012年
- 叶绿体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chloroplast fructose-1,6-biphosphate aldolase,CpFBA)是Calvin循环碳固定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该酶在光合作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在一些非生物胁迫响应中也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用RT-PCR、RACE方法从小麦返白系中克隆到三个小麦CpFBA(TaCpFBA)的cDNA序列,预测其中两个编码388AA、另一个编码309AA;在对照矮变1号中克隆到两个TaCpFBA的cDNA序列,预测分别编码388AA和373AA。两个材料中得到的388AA序列完全一致,预测1-37位氨基酸残基是叶绿体定位导肽序列。根据cDNA全长序列设计引物,从返白系和矮变1号中分别扩增得到TaCpFBA的基因组DNA序列,两个序列均包含六个外显子。构建TaCpFBA-eGFP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对基因表达产物进行了亚细胞定位,证明TaCpFBA基因表达产物定位于叶绿体中。用Real TimePCR对小麦CpFBA在低温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矮变1号中CpFBA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而在低温敏感的小麦返白系中,CpFBA的表达先降低后逐渐升高,揭示了小麦CpFBA在不同的低温响应机制中的表达差异。
- 刘迎团吕科候典云黄文达花庆刘小刚刘振兰王军卫徐虹
- 关键词:小麦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
- 低温条件下小麦返白系中叶绿体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初步研究
- 小麦返白系是在研究冬小麦矮变1号时发现的叶片白化自然突变体,对低温敏感,在冬春季节表现叶片白化现象,是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特殊遗传材料。目前,已从遗传学、生理生化、叶绿体发育、细胞学等方面对小麦返白系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
- 吕科
- 关键词:小麦返白系酶活性测定基因表达
- 文献传递
- 小麦叶绿体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及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高等植物中的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高效表达,可逆催化卡尔文循环中果糖-1,6-二磷酸(FBP)和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SuBP)的合成反应,在各种非生物胁迫的逆境条件下,FBA会表现出不同的响应。为了测定小麦叶绿体FBA(CpFBA)的活性,进一步研究小麦中CpFBA的功能,本研究比较了两种酶活性测定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FBA催化FBP分解的过程中NADH转化为NAD+的量来确定FBA的活性;另一种是利用谢利万诺夫试剂(Sediwanoff reagent)与酮糖FBP作用生成鲜红色复合物,根据OD520的变化测定FBA的活性。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两个小麦材料在4℃低温处理过程中CpFBA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谢利万诺夫试剂法对于测定小麦叶绿体FBA活性较为可行。CpFBA酶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在35d内两个材料的FBA酶活都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交替变化,相比较而言,对低温不敏感的小麦矮变1号相对稳定,对低温敏感的返白系小麦出现先升高后又逐渐降低的趋势。
- 吕科刘富兵花庆张兆龙郭蔼光徐虹
- 关键词:小麦叶绿体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酶活性测定NA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