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琼 作品数:33 被引量:140 H指数:7 供职机构: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温热水浸浴辅以水中抚触促初生婴儿早期感冒提前转愈的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寻求一种能促进初生婴儿早期感冒症状提前改善至消失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出生时或出生后因受寒冷刺激时间过长诱发,以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为主要症状,不合并其它疾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见症状后即给予热水浸浴并在水中给予先清洗后抚融,持续时间20~25分钟,浴后采取特别方法保暖。对照组见症状后只给子注意保暖。其它护理两组相同,而且在试验期间均不给予药物干预。结果:实验组感冒症状改善至消失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结论:温热水浸浴并在水中辅以抚触可促进初生婴儿早期惑冒症状提前改善至消失,达到提前转愈。 郑彩霞 涂晋梅 魏晓芳 吴伟琼 郑雪珍关键词:初生婴儿 水中抚触 电子数字化远程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电子数字化远程管理的应用策略以及对其糖脂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用电子数字化远程管理,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时和随访3个月的血糖水平、C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ADL评分和糖尿病自我管理2-SCS评分。结果3个月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以及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月后采用电子数字化远程管理的研究组患者其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2-SCS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数字化远程管理应用策略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 赖菲菲 李枢 吴伟琼 李玉 李慧芳 张小娜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糖 血脂 糖尿病管理 社区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占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足部护理现况、健康指导需求情况。方法对社区159例糖尿病患者测足部压力觉和震动觉来筛查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同时应用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ontrol status score of diabetes,CSSD70)、发放自制调查问卷、病史回顾等方法了解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患者目前足部自我护理状况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等情况。结果159例患者中78例(49.1%)为高危者,81例(50.9%)为低危者。压力觉与振动觉得分与糖化血糖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患者普遍对足部护理知识欠缺,尤其是对每天检查双脚(38.2%)、穿鞋前检查鞋内异物(27.5%)、不赤脚(21.0%)、不穿有破洞、打补丁的袜子(26.0%)等知识欠缺。结论社区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了解不够,需要加强健康教育。 郗奉菊 滕蓬霞 吴伟琼关键词:糖尿病足 健康教育 心电监护预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后再灌注评价初探 1997年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技术对早期预测急性心肌梗塞(AMI)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AMI患者使用监护仪连续监测溶栓治疗时ST段变化及心律改变情况。结果:35例(53.8%)ST段迅速回降,37例(56.9%)出现心律改变。符合冠状动脉再通的34例中29例(85.3%)出现ST段迅速回降30例(88.2%),出现心律改变28例(82.4%),监测到两项心电变化指标。不符合再通条件的31例中6例(19.4%)出现ST段迅速回降,7例(22.6%)出现心律改变。结论:应用心电监护技术仅以单一心电变化指标预测冠状动脉再通特异性差;以两项指标组合预测再灌注的敏感性为82.4%,临床上可以此作为早期间接预测冠状动脉再通的重要手段之一。 曾润才 申源生 张加奎 侯文振 吴伟琼关键词:心肌梗塞 溶栓疗法 心电监护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纤维蛋白原的关系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AD)与血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PAD组(PAD组,144例)及无PAD的2型糖尿病组(T2DM组,70例),另选取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其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吸烟史、血压、体重指数(BMI),测定其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FIB,比较三组间临床、生化指标及FIB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PAD危险因素。结果 ①PAD组及T2DM组BMI、收缩压(SBP)、Hb A1c、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A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AD组糖尿病病程、Hb A1c、FPG、TC、LDL-C水平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PAD组FIB水平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PAD危险因素有:Hb A1c、FIB、糖尿病病程(OR=1.729、1.471、1.097,P〈0.05)。结论血FIB升高与2型糖尿病PAD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PAD的危险因素之一。 黄晓敏 向薇 吴伟琼关键词: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纤维蛋白原 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生命质量的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SF-36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别对T2DM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结果 T2DM并发抑郁的发生率32.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X2=7.61,P<0.01);T2DM组生存质量8个维度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T2DM未并发抑郁组(除PF外),生存质量7个维度积分均高于T2DM并发抑郁组(P<0.01).结论 并发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较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低. 吴伟琼关键词:2型糖尿病 抑郁症 SF-36量表 生命质量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降糖达标状况调查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门诊仅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降糖达标现状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门诊仅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的T2DM病例401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血糖、HbA1c值、血压、血脂、自我管理信息、治疗方案、合并症及慢性并发症等情况,评估HbA1c≤6.5%的达标现状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血糖控制现状调查显示HbA1c≤6.5%的达标率为17.5%;HbA1c>6.5%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并发症的比率明显高于HbA1c≤6.5%组;36.9%患者血糖监测频率≥4次每月,13.7%患者HbA1c监测频率≥4次每年;患者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的比例分别为74.6%、51.6%;大多数患者应用2种及以上降糖药物治疗。结论门诊仅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血糖控制不良与糖尿病合并症、慢性并发症相关。 夏晓英 吴伟琼 王月娥关键词:2型糖尿病 门诊 糖化血红蛋白 达标率 NT-ProBNP、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胱抑素C(Cys-C)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20μg/min 吴伟琼 向薇 夏晓英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社区医疗机构干预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及预后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所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地宣传、提供咨询等干预手段,使此类人群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危害、治疗手段等方面,以分析通过面向社区采取有效的干预是否能够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方法选取我院下属的十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接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及运动疗法等综合疗法,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情况及自我认知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认知率和自我管理水平。 赵锦 梁成竹 谢昌辉 沈柳艳 吴伟琼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老年 综合疗法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病变程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分析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583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下肢血管病变,将检测结果分为无下肢血管病变组(无PVD组)、有下肢血管病变组(PVD组),根据下肢血管病变程度,PVD组内又分为3个亚组:轻度病变组(Ⅰ组)、中度病变组(Ⅱ组)、重度病变组(Ⅲ组),同时观察分析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病变的危险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的超声检查显示有下肢血管病变者占28.30%。年龄、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比例在PVD组中均显著增高(P〈0.01)。总胆固醇、LDL-C水平在各不同病变组(Ⅰ、Ⅱ、Ⅲ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病程、LDL—C,LDL—C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刘伟芳 吴伟琼 陈利强 杨伟平 温红关键词: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