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纪奎
- 作品数:33 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 法官与有效辩护被引量:4
- 2013年
- 作为程序监护人,法官有义务确保被告人有效辩护权的实现。为了确保被告人有效辩护权的实现,法官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地为辩护律师的积极辩护行为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则应对辩护律师的不称职行为进行适度干预。为了督促法官积极履行对有效辩护的保障职责,应对法官侵害被告人有效辩护权的行为确立相应的制裁措施。
- 吴纪奎刘文升钱志刚
- 关键词:有效辩护干预制裁
- 论警讯录音录像证据
-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警讯录音录像制度.如何科学理解、切实贯彻落实这一制度是摆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科学理解警讯录音录像制度方面,对'犯罪嫌疑人'应做实质性解释,对'可能'的界定应以法定最高...
- 吴纪奎
-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证明力
- 文献传递
- 口供供需失衡与刑讯逼供被引量:27
- 2010年
- 口供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在几乎所有的国家它依然扮演着"证据之王"的角色。在我国,如果说其他证据的低供给造就了警方对口供的过度依赖,那么刑法的主观主义倾向以及过高的证明模式则更进一步造就了警方对口供的畸形依赖。从本质上说,刑讯逼供只不过是在常规证明方法无法奏效的情况下,解决证明不能的一种本能反应而已。因此,破解刑讯逼供屡禁不止难题的治本之策,在于调整证据的供需关系。
- 吴纪奎
- 关键词:刑讯逼供供需失衡
- 论刑事公诉权之制约
- 随着犯罪率的提高和刑罚目的的转变以及受司法资源有限性的限制,我国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越来越大。起诉裁量权的客观必然性和法理合理性以及可能被滥用的倾向性,使得对检察机关公诉权的制约成为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检察机关公诉权运...
- 吴纪奎何军
- 关键词:起诉法定原则预审程序刑事公诉权起诉裁量权公诉权制约
- 文献传递
- 对抗式刑事诉讼改革与有效辩护被引量:38
- 2011年
- 1996年以来,我国一系列的刑事司法改革导致了检察官的过度当事人化、法官对被告关照能力的下降以及刑事诉讼的更加技术化,而这又进一步增强了被告对有效辩护的需求。然而,与对有效辩护的高需求极不相称的是,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刑事辩护的参与率与刑事辩护质量下降的现象。这一现象是由进行有效辩护的阻力过大的外因与动力不足的内因共同造成的。因此,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对无效辩护的制裁体系,并实现由固定收费模式向计时收费模式的转变。
- 吴纪奎
- 关键词:对抗式诉讼有效辩护
- 论我国警察权权能结构整合及运行优化被引量:6
- 2005年
- 我国的警察权主要包括公安行政管理和刑事侦查两大部分。这种权能结构基本上符合警察权的运行规律,对发挥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职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警察权的权能结构及运行方面,都还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了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警察权滥用现象屡屡发生。警察权权能的整合及运行的优化,既是警察权不断规范的过程, 也是不断提高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效率、实现社会正义和保障最大多数人利益的过程。
- 吕雪梅吴纪奎
- 关键词:警察权权能结构
- 许诺在讯问中的容许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许诺作为侦查讯问中获得被讯问人供述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纵观世界各国的立法以及司法实践,我们发现大多数国家对于许诺均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容许性。对于许诺的容许范围,我们必须采取排除虚假供述与比例原则相结合的审查标准。
- 吴纪奎
- 关键词:许诺容许性虚假供述意志自由比例原则
- 信息化条件下侦查策略转变论被引量:3
- 2006年
- 在传统的思维观念里,通常认为侦查与犯罪就是“猫捉老鼠”的关系,犯罪势头越猛,越需要我们加大打击力度,以遏止犯罪上升的势头,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就产生了被动反应型侦查策略,但这却只能是一个追求短期效益的“舍本逐末”。由被动反应向主动进攻的转变,既包含观念的转变,也包含工作重点的转移,还包含工作机制的调整。
- 吕雪梅吴纪奎
- 关键词:侦查策略主动进攻
- 侦查秘密原则初步研究被引量:21
- 2006年
- 侦查秘密原则作为规范侦查程序的一项法律原则,在两大法系都有明确的体现。侦查秘密原则具有法理依据与内在机理,其内在构成包括范围与内容、适用时段、适用对象、保障措施。侦查秘密原则是相对的,其例外情形正是该原则的适用边界,侦查公开仅仅是侦查秘密原则的例外。
- 程雷吴纪奎
- 关键词:侦查公开
- 犯罪论体系与刑事诉讼模式被引量:12
- 2009年
- 大陆法系的阶层式犯罪论体系是职权式诉讼模式的必然要求,其最为核心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法官的思维来实现对法官定罪过程的规制。英美法系的对抗式诉讼模式本身便可以有效实现对法官定罪过程的规制,因此,其对犯罪论体系的研究毫无兴致而对辩护制度的研究则情有独钟。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平面封闭式的犯罪论体系与职权式诉讼模式相结合,导致了犯罪论体系不仅没有实现对法官定罪过程的控制,而且还加重了控方的证明负担并限缩了辩方的实体辩护空间。
- 吴纪奎
- 关键词:犯罪论体系诉讼模式